1499历史惯性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马里奥不解其实很正常,这年头东西方都只有旱厕,旱厕臭气熏天,如果设计在建筑物里,简直不敢相信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已有解决之法,只需各层同一位置设计厕所,上下用管道相连,直入地下。

  地下挖一个池子储存粪便,定期让粪夫运走即可。”

  魏广德开口说道。

  魏府内院就是在院墙边建的厕所,化粪池一头伸出院墙。

  定期有粪夫将粪便运走,外院也是一样,而且厕所集中,还为了不影响府里,就在旁边开了一个角门,供粪夫运出粪便而不走其他各门。

  “这臭味”

  马里奥还是不能理解,其他的他都想得明白,可臭味却是不容易解决的。

  “这个你不用担心,自然是有办法的。”

  魏广德来到大明这么久,自然早就把生活上的一些不便问题解决了,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秘而不宣。

  说到底,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要是传出是他魏阁老设计的,怕就有于是弹劾他不务正业了。

  接下来,魏广德就把“S”型陶管的设计和马里奥说了,用水冲洗隔臭。

  “咦,这设计还真是巧妙。”

  马里奥听后也是一阵惊喜又一阵感叹,不过他最后还是说道:“魏大人,这样把厕所建在室内,真的好吗?”

  毕竟以前没有过,马里奥也不敢想象这么建成后是个什么样子。

  虽然他惊叹“S”型管的绝妙设计,但终究挑战以往的设计思想。

  欧洲此时还没有建筑师这样设计,他马里奥本身也缺乏想象力,也就是没有多少设计天赋,做事都是中规中矩,这也是虽然老师名声很大,但他却有些默默无闻的原因。

  “那你们欧罗巴是如何设计厕所的?”

  魏广德好奇问道。

  “魏大人,我一开始设计的建筑就是‘凹’型五层建筑,所以我最先考虑的就是在院子里单独建一个建筑做为厕所

  之后因为魏大人的要求,不设计院子,所以我就考虑按照欧洲城堡流行的办法,在靠内墙壁各层建造独立小屋,用管道连同地面做为厕所”

  马里奥开始说他最初的设计,都是参照此时欧洲流行的设计风格,城堡里各层配备专门用于大小便的房间,人们称其为私室。

  这种简陋的私室是一个小房间,有通往护城河或公共粪池的滑道,排泄物顺着滑道漂走或漂浮在城堡周围。

  “嗯”

  魏广德听后,倒是觉得很有意思,不由得想到后世看到欧洲一些古堡外面,在不起眼的方向好像就是有凸出的小房间,还有管道连通地面沟渠。

  那个小房间,现在听马里奥的意思,可能就是私室,也就是厕所。

  “洋楼四、五层我计划做成客栈,就是旅店,里面靠内侧的客房,倒是可以建造你说的这种私室。”

  魏广德忽然提道。

  按照最初设想是给客房准备马桶,这也是此时大明客栈常用做法,厕所往往都在客栈偏僻之地。

  既然打算搞一幢标新立异的洋楼,魏广德自然打算好好琢磨一番,各方面都要与众不同,让南来北往的客商和权贵看看。

  由他们,再去影响其他人,进而把一些事儿推广开。

  变革,从小处入手,一步步来。

  “对了,戏楼你是怎么设计的?”

  说完高层部份厕所,魏广德想到一开始他要的其他功能区。

  “已经按照大人的意思,这里,这部分一二层构成一个整体,二层就是戏院的包房雅座,可以看得更清楚。”

  马里奥指着设计图一处介绍,按照魏广德的要求,一楼临街肯定是作为底商,但会留出两个位置,一是客栈的接待大厅,而是一个戏台。

  此时没有电影院,但魏广德既然参考万达广场设计的这处场地,自然要在建筑里包含诸如娱乐、购物和餐饮的元素。

  没有电影院,那就是戏院,单层建筑做戏院当然不行,所以部分区域一二层就要合并。

  这对于擅长大跨度挑高空间的西洋建筑来说解决自然不在话下,很容易就按照魏广德的意思修改出来。

  底商加二三楼的餐饮和娱乐,四五层就是旅店,魏广德自认为已经可以算是很好的设计了。

  一些穿越者搞出商业步行街赚钱,他则是直接把万达广场搬到大明来,也是不遑多让。

  “还有就是,魏大人,建筑占地面积巨大,一开始说两年怕是有些困难。”

  把最新的设计图给魏广德一一详细介绍后,马里奥又说道。

  “哦,需要多长时间?”

  魏广德听出来了,马里奥是需要更多时间完成这栋建筑,于是马上问道。

  “目前看来,怕是四年左右才能完工,毕竟冬季很难建造,这样算起来一年也就大半年时间可以开工。”

  四九城冬季很冷,为了安全考虑,也不可能盲目动工。

  天太冷,对于建筑材料也是一个考验,所以是肯定不能施工的。

  “需要这么长时间?”

  一开始说两年,现在告诉他要四年才可能完成,魏广德眉头就是一皱。

  “提供更多的匠人,时间上就不能缩短吗?”

  魏广德开口提议道。

  “很难,这块地儿够宽敞,但最多也只能容纳这么多人。

  与其增加工匠,倒不是增加石料厂和石料运输的人手,保证材料足额供应。”

  马里奥想想还是摇头说道。

  魏广德要建的楼房还好不是那种要求特别高空间的大型建筑,只是局部要求一二楼空间相连,也不过才三丈高。

  这样的高度,很容易解决。

  像西方大教堂那种,动辄几十米挑高的建筑,修建起来才叫麻烦。

  不是建筑上需要时间,而是修建时需要的附加设施,耗费非常巨大。

  “今年务必把场地清理出来,该做的准备都做起来。

  石料厂那边,你安排人最大限度备足所需砖石材料。”

  魏广德对马里奥叮嘱一番后,回头又对自家管事吩咐道。

  走出工地的时候,魏广德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西洋建筑的建造周期也太长了,如果换成中国传统木楼,一般就是三层的话,材料充足的前提下,一年就可以搭建完成。

  当然,内部装饰只能用很一般来应对。

  比如皇城里的宫殿,也是动辄数年功夫,但不是起建筑的时间,而是内部雕梁画栋。

  皇城许多门楣等地方,或者门窗都是做成一定的造型,有的还会要求画师在上面作画。

  加之皇家建筑,都是要求精益求精,自然颇费周章。

  相反民间建筑就没那么讲究,只要结实赖用,那就很快了。

  民间的两层小楼是建造起来最快的,一般三个月就可以完工交付。三层建筑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半年。

  可见木质结构房屋的建造周期相比砖石结构的建造时间,优势不是一星半点的大。

  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岁尾,朝廷各衙门也开始紧锣密鼓完成当年的各项工作的收尾工作。

  有考成法在,大大小小的差事都得赶着年前完成上报。

  而在内阁值房,今日小皇帝驾临,旁边还跟着冯保,是要看看户部向内阁工作的汇报,知道即将过去的万历九年朝廷各项收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之后才正式上奏,也算是广而告之。

  户部尚书张学颜此时就手拿手札,缓缓读出今年的财政情况。

  “岁入赋税和税收共计折银2310万两有奇,各项支出共计2250万两,太仓结余六十万余万两白银.”

  听到今年财政有了结余,首位上的小皇帝和他身旁的大伴冯保,下手左边的张居正和右边的魏广德脸上都不自觉浮现出一丝笑容。

  后面,张学颜又解释了2300万两白银收入里,粮赋等实物折银高达1870万两,剩余四百余万两则是来自盐铁茶税、关税、铸币收益及换帖银等商税收入。

  二千三百万两财政收入,绝对是大明二百年来最高的一年,而四百万两税银的记录,也是二百年来最高的,都是创纪录的收入。

  虽然相比两宋高达五千万两的财政收入依旧差距巨大,但在大明朝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据了。

  不过欣喜之色也只停留在张居正、魏广德脸上片刻就消散了,他们都知道,数据传出去后,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御史再借机弹劾他们敛财,横征暴敛,与民争利。

  毕竟,但就说商税这一块,就比前些年翻了近乎一倍,而其中关税和换帖银的增长是最主要的项目,而铸币收益也高达二十万两银子。

  在支出方面,兵部的支出占据绝对大头,高达四成多,不仅有九边军镇的庞大军饷开支,还包括和蒙古、女真部族之间的朝贡贸易,朝廷支出达百万两之巨。

  皇室开支和宗室开支,也是接近四成,总支出达到近七百万两白银,其中宫里从户部拉走一百多万两银子,而五百多万两则是宗室的禄米开支。

  “早前宗禄不过百余万两,怎么一下子增加这么多?”

  张学颜说到皇室开支时,首位上的小皇帝忍不住打断。

  皇宫的开支,已经从国初岁支百万两膨胀到现在每年二、三百万两,不过内廷岁入也是增长不少,只是其中部分节余下来,而故意增大内廷亏空,借此好向外廷要钱。

  就今年内廷就从户部拉走一百五十多万两银子供宫内使用,不过这钱小皇帝或许看过内廷账本,心里有数,所以不关心。

  他更关心的张学颜爆出地方留存部分花在宗室上的银钱数量,怎么一下子增长这么多。

  “陛下,年中朝廷初步定下宗禄永定之法后,臣等就向各省下文清欠历年积欠,同时核定当年实际支出。

  经过户部、礼部核算,宗禄每岁已经超四百万两,而多出部分,则是从留存和起运中分别留下部分,用以弥补早年积欠。”

  张居正起身向小皇帝躬身答道。

  这个事儿,要地方上全额弥补往年积欠,当然是不行的,多少年的账了。

  许多省拖欠的宗禄,时间最长已经超过二十年。

  就算如此,各王府还拿出以前拖欠的条子。

  当时核算时简直就是一地鸡毛,闹得沸沸扬扬。

  为了拿到钱,各王府也召集宗族大会,最后才勉强答应朝廷永定各支宗禄的要求。

  不过也提出,那就是最近二十年的积欠,一定要补上。

  补上多年积欠,地方上一年内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朝廷也拿不出来。

  于是做出分次补给的承诺,而补给部分,则是起运银两和留存中各出一半来解决,相当于朝廷承担了地方上一半的积欠归还额。

  为了达成这项协议,宗室、地方和朝廷可是吵得不可开交。

  同时还划定了各省之间差额调拨的数量,毕竟多省根本无力支付宗禄,因为宗室迁入太多,得从其他省份调拨禄米和税银补差。

  为此,内廷两位太后也承认了新立藩国宗禄最高不超过十五万两的约定,这也是从各支宗室中取的中间数值。

  每年宗禄最高的是周王府,宗禄接近四十万两白银,新立藩国不过数万两,两者差额巨大。

  达成协议,朝廷承认五年内补上所有积欠,而不达成协议,则继续由地方上拖欠禄米。

  此招杀伤力巨大,也是逼得各支宗室最后不得不低头的主要原因。

  四百万多两白银的宗禄,也占到朝廷岁入的两成,压力不可谓不大。

  魏广德对此倒是很满意,至少约束了小皇帝,就算将来历史不变,他依旧不喜欢大儿子而钟情小儿子福王,也不可能无限制给他赏赐。

  因为此次修改宗藩条例对皇帝赏赐给亲王、郡王府邸、田亩都有了约束。

  魏广德虽然不知道万历皇帝到底给了福王多少赏赐,但据说价值上千万两白银,而且据说就是万历皇帝挪用太仆寺常盈库里的战备银弄出来的钱。

  所以在万历后期朝廷无钱出兵平叛建州女真,不得不开始加征辽饷。

  辽饷,也是崇祯时所谓三饷之一,剩余两饷分别是围剿流贼的剿饷和训练新兵的练饷。

  如果万历后期朝廷能一次性拿出千万两白银,砸也砸死努尔哈赤了。

  万历中期的援朝抗倭之战,耗费也不到八百万两白银。

  之所以想到这些,也是因为皇长子朱常洛不可避免的出生了,而皇后王喜姐所生头胎为长公主朱轩媖。

  不得不承认,历史惯性巨大,绝非人力所能挽回。

  对此,魏广德不得不看考虑王喜姐生不出皇嫡子时,该如何劝导小皇帝。
  http://www.hlys.cc/10009/14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