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九时墟 >第152章 我的确有意让他们误会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52章 我的确有意让他们误会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还是找金魏要的入场券,两张。

  金魏挺热情,揣着两张入场券亲自开车来了小院,跟护送圣旨似的。

  “乔老师不但人长得好看,在专业领域上又能做到一枝独秀,还这么努力,真叫人望尘莫及啊。”

  恭恭敬敬奉上两张入场券。

  等金魏走了,陶姜甩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这夸人夸得也太低情商了吧。”

  乔如意看着入场券,笑说,“最初见行临的时候就是金魏做的马前卒,结果行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陶姜叹说,“能理解行临了。”

  “金魏做惯了研究的人,是不善言辞。”乔如意也能理解。

  没提前跟行临和沈确打招呼,乔如意自有考量。

  “咱们就过去瞧一眼,别弄得像是有多特殊似的。”

  陶姜抿唇笑,“说不定有人就希望特殊点呢?”

  乔如意不紧不慢反将一军,“谁啊,沈确?”

  陶姜挑眉,“别装啊。”

  “先别说我,我倒是好奇你。”乔如意拿回话题主动权,“现在你跟沈确成相亲对象了,你怎么想的?”

  “也……没怎么想,顺其自然呗。”

  乔如意看出了她的心思,“还行,至少不排斥跟他的这种方式。”

  陶姜懒洋洋的,“我呢,对沈确这个人是有好感,可好感跟最终走一起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男女感情这种事不受控,我也不想把期待值拉得太高。”

  乔如意点头,每个人对感情都有不同的看法,凡事不能强求。

  “你呢?这么急着去看行临是怎么想的?”陶姜取笑她。

  乔如意悠哉哉地指了指院落里的拓片,“我啊,初衷可单纯了,跟专家好好了解一下西夏文化,方便我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

  陶姜呵呵笑了两声。

  我信你个鬼。

  -

  乔如意来西安工作一个月有余,网红打卡地很少走,交大也是头回来。

  两人驱车抵达时不到两点,讲座在两点半。停好车,乔如意和陶姜就顺便把校园逛了。

  午后的交大慵懒又学术气息纯粹。梧桐大道上洒满碎金,梧桐的虬枝在头顶交织成拱,钱学森图书馆的玻璃幕墙上折射耀眼的光亮,腾飞塔前的樱花虽已谢尽,但紫藤花廊正当花期。

  工程馆的红墙爬满锦,胭脂坡的石阶被岁月磨得温润,三三俩俩的学子坐在百年苏铁树下交流探讨,手边的草稿纸被风不经意吹进了喷水池。

  讲座的课题随处可见——

  《西夏文书的释读:从黑水城出土文献谈起》

  乔如意站在宣传语下,一扭头就能看见被扔在垃圾桶里的宣传单。

  她啧啧摇头,“光是看这名字我也不想去。”

  就连宣传单都做得枯燥。

  陶姜双臂交叉环抱胸前,站住乔如意身边,跟她一样抬头盯着讲座课题。“怎么没把行临的照片印上去?”

  乔如意明白她的意思,行临的脸就跟招牌似的,只要亮相,那些宣传单保证不会被扔进垃圾桶。

  “感觉去听讲座的人不多啊。”陶姜摇头。

  乔如意嗯了一声。

  这宣传做得等于没做,充其量就是个通知,怪不得金魏都不清楚这场讲座的情况。

  “这人啊也是挺逗。”乔如意感叹,“照片被网上转发得沸沸扬扬,只放个名字就不认得了。”

  宣传上写有——

  主讲人:行临

  一个枯燥的课题,没任何宣传噱头,除非专业对口的,否则都没人再去关注主讲人是谁这一环节了。

  陶姜哈哈笑,“那这些莘莘学子可就少了眼福了。”

  讲座是在宪梓堂内举行。

  快到时间,乔如意和陶姜也到了礼堂门口,往里进的学生们果然不多。

  陶姜叹了口气,“幸亏咱俩来了,要不然都没啥人气。”

  深褐色木质讲台被灯光照得温润,可容纳五百人的扇形阶梯教室,来听讲座的学生零星而坐。

  跟乔如意想的情况相差甚多。

  她原以为一堂讲座下来座无虚席,那么她来这就鸟悄地择个角落听听罢了,主打一个不惊扰。

  眼下这情况,不管她坐哪都能成为焦点吧。

  临近两点半,整个教室看下来也就十来个人,散在能容下五百人的空间里,显得格外凄凉。

  乔如意干脆就坐前排了,反倒是陶姜,心有顾虑的,“这种情况下咱们坐前面,会不会让他挺尴尬?”

  “越是这个时候,我们才越要大大方方坐前。”乔如意说。

  要让他知道,这场讲座是有人支持的。

  不过话说回来,她觉得行临那个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尴尬吧,如果真在乎这些就不会任由宣传做得那么拉垮了。

  半点,行临准时出现了。

  跟他一起出现在教室里的还有沈确。

  这一刻也不知道是不是幻觉,乔如意就觉像是一束光打进了阶梯教室里,映得台上男子恍似天人般不真实了。

  不同于在照片里一身户外装备的模样,今日的行临穿得十分正式,修身黑西装的面料在灯光下泛着冷冽青光。

  肩线如刀锋般利落,收紧的腰身勾勒出充满爆发力的倒三角轮廓。

  又禁欲又野,说得就是他。

  而沈确呢,自是不逊色,同样一身订制西服,身形修长流畅。

  他与行临完全是两种风格,他的商务感更强,这也跟他本身从事商业活动有关。

  乔如意就听见为数不多的学生们都发出惊叹声,还有女生的暗呼和惊叫声。

  就连身边的陶姜都忍不住犯了花痴,凑近她,“他俩也太帅了!我以为他俩穿古装已经是颜值巅峰了!没想到!”

  乔如意觉得耳膜都跟着疼。

  不过也是真心赞同陶姜的话,这俩穿西装着手叫人移不开眼。

  行临是在校方领导的陪同下进的宪梓堂,上了台,他就一眼看见了台下的乔如意。

  光亮如跃进他眸里,有片刻怔愣,但很快,浅淡笑意从他眼里倾泻于薄唇上。

  他微微一点头权当打了招呼,乔如意也没表现太过明显,四目相对时笑靥如花。

  倒是沈确看到她俩来了十分惊喜,干脆就窜到她俩这排来了。

  见了面十分热情,“你俩怎么来了?”

  陶姜忍笑,“有人等不及了呗。”

  乔如意暗自掐了一下她,对沈确说,“过来学习学习。”

  沈确看了台上一眼,投影已经开始了,课题明晃晃的打在屏幕上。

  “那你可有的学了,他就是一本活历史书。”

  乔如意看得出行临对历史很了解,只是没想到他都能到讲座的级别,之前也没听他说提到过。

  沈确笑说,“一直就有不少大学找他做讲座,只是他嫌麻烦能推就推了,西安这场是他主动应下的。”

  乔如意听了这番话,心底隐隐泛起一种感觉来,但又不想往深了想。

  陶姜听出些意思来,故意说,“主动来西安讲座,又没有大张旗鼓的打算,感觉讲座只是个幌子呢?”

  “可说不是呢。”沈确抿唇笑,眼睛却在看着乔如意。

  乔如意哪是能任他俩拿捏的主儿,故作恍悟,“哎呀我才想起来,你俩现在是相亲对象啊,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巧的事?”

  这次轮到陶姜掐她了。

  沈确摸了摸鼻子略显尴尬,清清嗓子,往台上一指,“开场了,好好学习,别吵吵了。”

  行临的开场很直接,嗓音透过麦克风低低的,雌性好听。

  “今天我们不谈神秘传说,只关注这些真实存在的文书。它们来自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黑水城发现的二千余卷西夏文献。”

  甚至都没有自我介绍,直切主题,却能迅速地将人拉进情境里去。

  乔如意是一下就被吸引了注意力。

  目前她在做跟西夏文化有关的拓画、有些她是知道的,但更多是她不清楚的。

  行临从西夏的文书特有的灰蓝纸材质分析到西夏《军籍文书》中“正军”与“”辅军”的编制细节,再到演示如何处理碳化文书。

  等等细节令人大开眼界。

  行临在投影幕布前转身时,后背肌肉在衬衫下显现出流畅的沟壑。

  深灰色领带被扯松寸许,银质领带夹的位置恰好遮住衬衫第三颗纽扣下的不明凸起。

  袖扣是两枚未经打磨的黑钻,抬手翻动ppt时,小臂肌肉将西装面料撑出危险的弧度。

  举手投足尽是优雅魅力。

  乔如意看得全神贯注,直到陶姜用手捅了她好几下才反应过来。

  “你看。”陶姜的目光朝周围扫了一圈。

  乔如意顺势一瞧,大吃一惊。

  刚刚才不过十来人,这才讲了没多会儿吧,阶梯教室里已坐满一多半了,还有陆续往里进的同学、老师们,看着台上的行临,眼里熠熠生辉的。

  乔如意叹为观止。

  这哪是来听讲座的?

  沈确也瞧见了,低笑说,“看来我给他选的这个场地是英明之举,你们信不信,这里很快就会坐满?甚至是座位不够。”

  乔如意肯定相信。

  因为就在他们说话这一小会儿功夫吧,感觉又涌进来小一百人了。

  行临不为所动。

  他没因人少而怠慢,也没因人多而兴奋。语气从一始终的淡然,好像台下得一切情况都跟他无关。

  除了台下的乔如意。

  行临在讲述过程里,幽深的目光时不时会从乔如意脸上滑过,有时候还会干脆看着她说话。

  渐渐的,就有些女同学开始看乔如意,敏感察觉出行临总看她。

  行临的语速不紧不慢,继续在讲西夏文字骨骼论,依托的资料便是通过对比榆林窟题记与黑水城文书,揭示西夏文字“竖笔为戈,横笔作弦”的军事化构造逻辑。

  而《文海宝韵》的残留笔墨,复原12世纪河西走廊的族群迁徙。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文书,我们正在重建一个真实的西夏,它不在传说里,而在这些墨迹、纸张和制度细节中。”

  台下连连叫好。

  看得出行临是真专业,西夏文化在他眼里就像是真实发生过了一遍似的。

  整场讲座配有西夏文书高清图片、材质样本传阅等资料照片,很枯燥的专业知识被他说出来就格外耐听。

  还不到半场,整个阶梯教室已经座无虚席,后排过道都添了临时折叠凳。

  人多了,事儿就多了,举着手机不停拍照的也不少。

  后来还是沈确出面强调要求,跟大家伙说禁止拍照和录音,作用不大,因为沈确也被连带的上了镜头。

  最后还是院里领导出面,学生们才听了劝。

  显然是大家伙认出了行临。

  台下的热闹和干扰似乎影响不了行临,他讲他的,任由台下掀起惊涛骇浪。

  当然,在狂热过后,不少同学的注意力也被内容所吸引,还有文史系老教授们,当行临引用《天盛律令》条文时,他们纷纷戴上老花镜。

  空调送出适度的凉风,仍压不住满室的热浪窗外的梧桐叶影投在讲台边缘,随着讲解轻轻摇曳。

  乔如意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行临的帅脸上了,他讲解的内容十分有趣,她再次听入神。

  直到行临在台上说了结束语,她才恍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竟觉得是瞬间的事。

  该说不说,行临挺适合当老师的。

  看样子本没安排互动环节,行临讲完后就要往台下走,台下一片声浪,于是就有校领导走上台与行临沟通。

  沈确见状赶忙说,“我先上去处理一下啊,行临那性子,我怕他得罪人。”

  看样子互动环节是少不了了,乔如意和陶姜原本在前排呢,生生就被挤到后面去了。

  乔如意朝台上看了一眼,行临就算想往台下走都难,被围得左三层右三层的。

  她俩决定先撤了,到停车场等他们。

  往外走的时候,台上的行临朝着门口方向看了一眼。

  一般来说,讲座的互动环节会在十五到二十分钟,但乔如意和陶姜在车上等了足足一个小时。

  陶姜大半个身子挂在车窗上,“饿死了,那俩人是掉进盘丝洞里了还不出来?”

  乔如意在刷手机,跟她说,“这一天还没完事呢,照片不但刷爆了校网站,外网站都沸沸扬扬了。”

  “我要是行临,趁着人气大涨肯定要收割一波流量。”陶姜说。

  乔如意头也没抬,“收割流量做什么?”

  “赚钱啊。”

  “行临好像也不缺钱。”

  陶姜这才想起来,当时他们一行六人在幻境,吃穿用度不都是行临的吗?

  “你说,九时墟店主是拿薪水还是分红?”

  乔如意,“作为九时墟店主我不清楚,作为咖啡厅老板的话,显然很多时候都是沈确做那个冤大头。”

  陶姜笑了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呗。”

  金魏打来了电话。

  挺激动的,“乔老师,原来这次讲座的主讲人是行老师啊,早知道我也去了。”

  他这一声“行老师”叫的,乔如意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还有两天呢,你想来随时来。”

  等结束通话,陶姜问,“金魏兴奋什么?”

  乔如意一愣,对啊,主讲人是行临,他金魏兴奋什么?搞得像是两人挺熟似的。

  “谢天谢地,终于结束了。”陶姜长长松了口气。

  乔如意顺势看去,“你确定结束了?”

  是行临和沈确走过来了不假,但身后跟着一帮同学,七嘴八舌的,其中女同学居多。

  陶姜咂舌,“你说这种情况,咱是跟他俩打招呼呢,还是假装不认识?”

  乔如意决定装不认识,反正沈确肯定也开车了,行临会上他的车。

  但算盘没打好。

  就见行临远远地朝着这边抬手打了个招呼,脸上带着笑意。

  乔如意心叹,此等妖孽为何要来长安城呢?

  陶姜坐在副驾驶,双臂交叉环抱一起,哼笑,“故意的吧他。”

  肯定是故意的。

  说话间行临和沈确已经走上前了,也是巧了,沈确的车就停在旁边不远。

  行临没上沈确的车,径直走到乔如意车前,众目睽睽之下对她说,“还是我来开吧。”

  再自然不过的口吻。

  乔如意微微一怔,想起在瓜州的日子。她点了点头,开门下了车。

  陶姜识时务者为俊杰,像耗子似的噌地一下钻上了沈确的车,她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沈确坐在驾驶位上笑,“英明之举。”

  这厢,行临一手搭在副驾车门上,一手似有似无地轻搭乔如意的肩膀,将她护送上车。

  这行为举止要说暧昧还谈不上,可要说这俩人是纯纯的友情又绝对不像。

  有大胆的女同学,高声问,“行老师,这位是您女朋友吗?”

  跟着就有迎合的。

  行临只是笑了笑,目光落过来,“大家请回吧。”

  话毕绕到了驾驶位,上了车。

  关上车门的瞬间,有议论声钻进了车内——

  “都没否认,那肯定就是女朋友了。”

  “应该是吧,讲座的时候行老师的目光总在她身上……”

  车门一关,阻隔了外面的议论声。

  乔如意装没听见,将脸扭到一边。

  沈确的车已经一骑绝尘了,行临发动车子,紧跟其后。在乔如意眼里,这俩人就跟亡命徒似的,都不敢在校园里多待一分钟。

  想想还真想笑。

  “如意,对不起。”不料行临开车后的第一句是先跟她道歉。

  乔如意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扭头看他,“为什么道歉?”

  行临一手控着方向盘,低声说,“刚刚,我的确有意让他们误会。”
  http://www.hlys.cc/10283/1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