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厂卫地震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朱慈炅回到御书房时,李实早就“滚”过来了,跪伏在地,很是惶恐,至少看起来是。

  不过,朱慈炅的火气已经消退了很多,看了李实一眼,稍微想了一下,转身又吩咐王坤。

  “刘应坤,邱致中,刘元斌,还有巩驸马,楚王朱华奎一起招来。”

  朱慈炅也不理李实,随手拿起一本书,就坐在御座软垫上“认真”看起来。

  谭进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房袖甚至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二人都没看出异样。偷偷抬头的李实,心里想说“小皇爷,您书拿反了”,却不敢出声。

  他紧紧握着袖中早上刚得到的玉佩,不知道这事会不会害他失掉这枚玉佩,因为,上海的事,东厂下面的确没有人禀报他,他觉得自己千古奇冤。

  第二个到的是梁凤鸣,收到消息时他就在南京锦衣卫,不过梁凤鸣太扣了,他没有给传令太监红包,连发生了啥事都不知道。

  不过,他觉得自己没有犯啥错,以为是皇帝有任务分配,恭恭敬敬的行礼。“末将梁凤鸣拜见陛下。”

  朱慈炅鼻孔哼了一下,但用力太小了,没有发生声音。

  梁凤鸣没有得到指示,有点慌,看到李实指了下地板,只好也跪在李实身边,眼神询问,但眼神可不会回答。

  刚招的刘应坤和刘元斌反而先到,两人都在大内,这两人倒没有罚跪,只得到了两个字。

  “候着。”

  随后来的是巩永固,邱致中,巩永固得到了一句“姑父坐!”

  邱致中也不差,至少朱慈炅问了一句“在忙啥?”

  邱致中舔着笑脸,“奴婢跟钦天监的李祖白找到一本《远镜说》,是西洋人汤氏所著,李祖白翻译的,竟然和陛下所授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朱慈炅不为所动,再无后话,依然倒着看书,神思天外。

  高文采来得太慢了,但骆养性也来了。高同知正在给骆同知接风呢,两个人都舍得花小钱的,得知消息大吃一惊,急急忙忙的进宫,很自觉的跪在了李实、梁凤鸣身后。

  高文采把常延龄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诅咒他死在四川,上海锦衣卫的探、监居然都是这王八蛋安排的,他以前安排的人升职了。

  骆养性最冤,他根本就是刚到南京,还等朱慈炅空了召见呢。结果就碰到锦衣卫出事,他认真想了一下,一起跪吧,有没有错不重要,态度更重要。

  楚王朱华奎都坐了好一会了,在城外的孙进才满头大汗的跑来,孙进根本不用花钱,就有小太监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

  孙进很认真的想了想,这事跟自己关系不大,这是李实的锅。李实为了抓顾三麻子,把苏松两地地方安排的挡头暗探全调动了,上海可能根本没人了。

  当然他也很自觉的跪在最后,反正五个人,个个都觉得跟自己无关,自己冤得很。

  人虽然齐了,但朱慈炅依然在倒着看书,其实都知道朱慈炅是在想事情,没有人敢出声打扰。可是越是安静,越让人不安,连有座位的朱华奎和巩永固都不停的磨屁股。

  许久之后,朱慈炅才将手中的道具书扔到桌面,吸了口气。

  “给朕一个解释吧。”

  李实立即磕头,

  “是奴婢的错!奴婢安排失当。”

  高文采也当机立断。

  “末将刚刚查过了,上海锦衣卫的两个负责人都是常侯安排的。”

  朱慈炅嘴角抽了抽,有些苦笑的表情。

  “孙进。”

  跪在最后的孙进连忙开口。

  “奴婢失职,奴婢关注的重点是士绅和皇民的纠纷,对于勋贵、豪商有所失察。”

  “梁凤鸣。”

  梁凤鸣一脸懵。

  “陛下,末将不知道发生何事。”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一个情报头子,居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朱慈炅也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梁凤鸣,看得梁佥事心里有些发毛。

  不过朱慈炅的目光很快又看向骆养性。

  “太如也来了啊,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你也跪着?”

  骆养性口中发苦,高梁二人太拉垮了,梁凤鸣自己跪半天居然不知道因为啥,这东西让整个锦衣卫都显得无用加废物。

  高文采直接指向常延龄实在不是锦衣卫指挥同知的水平,就算常延龄还在,从职务上也是你的下属,何况人家离开很久了,就算他安排有问题,你不能调整吗?

  “回陛下,末将是今天刚到的,建奴还算老实。上海失察,是整个锦衣卫的耻辱,锦衣卫上下,人人有罪,末将也不能例外。”

  骆养性的回话让巩永固都有点怀疑人生,难道我也有罪?那我是不是也该一起跪着。

  朱慈炅笑了。

  “好了,都起来吧!”

  五个人连忙谢恩起身,可朱慈炅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肉跳,腿不麻了,膝盖也不痛了。

  “朕刚刚一直在想,朕养着厂卫有什么用?”

  朱慈炅看了下御书房内神色紧张的众人,按在御案边缘,指肚轻击桌面。

  “朕继位不到一年,厂卫的开销竟然逼近两百万,如果不算装备更换,你们居然堪比整个新六卫。

  除了蓟州粮案和伪官药案你们发挥了一点作用,还有拿得出手的案子吗?人倒是越来越多了,可全是一帮聋瞽之徒。”

  李实很想反驳,东厂有很多大案,是小皇爷你往小了办的。比如反诗案,本可以将苏州士绅一网打尽的,你就处理了几个小书生。

  骆养性也在心里吐槽,锦衣卫有很多证据,朝中好多人都逃不了。比如黄立极,一个贪污受贿绝对妥妥的,可是陛下你却要留着他。

  但两个人都低着头,不发一语。上海这事确实太操蛋了,给了皇帝一个借口。

  东厂锦衣卫怕过谁啊,居然能被勋贵就压下来了,压下来如果风平浪静也没啥,结果搞得人尽皆知,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文官不报,昭武卫、操江有人回南京也会报的。

  骆养性在后面对高梁二人暗自摇头,幸臣就是少点底蕴,南边这帮人太菜了。

  北京其实也有类似的案子,什么能压什么不能压他们就处理得很好。比如冉驸马家公子指使杀人,他们就直接上报的。瑞王发怒失手打死家奴,这种传不出风声的小事,他们就能压。

  朱慈炅继续开口。

  “今天,朕跟朝臣们讨论了南北问题。地分南北,人也分南北,连朝堂机构也分南北,还好没把朕也分成两半。

  厂卫只有一个,别搞什么南北了。叫卫时忠、刘若愚他们南下吧。”

  高文采松了一口气,有卫时忠在,他听令行事,几乎没出过什么问题,单独主管南边事务,他压力太大了。

  李实却是怅然若失,东厂真正的老大刘若愚来了,他能排老几,头上有个爹,大权在握的感觉瞬间消失。

  李实后悔不已,自己只盯着大案要案,结果被一件小事掀翻。是的,在李副督眼里,上海死了几十个平民,不过是件小事。

  朱慈炅仰望着乾清宫崭新的横梁,确实比古老的柔仪殿鲜艳。

  “朕想好了,厂卫不能再这样无限扩张了,越大越没用。朕要拆分重整东厂锦衣卫。”
  http://www.hlys.cc/12403/4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