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重合?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张嵩出生于西部广义市的一个山中小村。

  童年时,在山中放牛走失过。

  当地派出了大量的警员和救援人员,去山里搜寻。

  最终,几名警员发现又冷又饿、躲在树洞里的他。

  一名警员背他下山。

  当时,张嵩心里就对警察这个职业产生了特别的情愫。

  他当时还小,倒也没想过长大后一定要做警察什么的。

  只不过在今后的人生选择里,还是有一些影响。

  尤其是高考报专业的时候,没有过多考虑,就报考了警察大学。

  进入大学之后,张嵩的目标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成为“刑侦九杰”那样的传奇调查员。

  只不过,任何行业都是讲究天赋的。

  调查员也不例外!

  在学习过程中,张嵩发现,自己其实没什么侦查天赋。

  对于案件中的细节和疑点,敏感度也不够高。

  死记硬背没问题,但很多需要活学活用的考试,他经常垫底。

  为此,他经常陷入自我怀疑。

  但凭着热忱和勤奋,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的辅导员也多次安慰他,刑侦天赋是天赋,而努力未尝不是一种天赋。

  在后续的学习中,他发现自己虽然不具备血迹分析需要的空间感,也没有犯罪剖绘所需要的对罪犯心理的敏锐捕捉,但他对一项很冷门的技巧,非常得心应手。

  这技巧,自然就是犯罪地理剖绘!

  可能是得益于童年贫困生活,所导致的敏感性格。

  再加上在荒山野外奔跑,赋予他的对地形的独特感知力。

  在进行地理剖绘时,他经常能准确地圈定出嫌疑人的活动范围。

  他的研究生学习方向,自然也确定为犯罪地理剖绘的研究。

  这个过程中,他也建立了自己的数学模型。

  毕业后,在多起系列案中,他的数学模型都圈定出了还算准确的嫌疑人活动区域,对案件侦破贡献巨大。

  也因此,几年之后,才能有幸加入蒋道庆老师的团队。

  张嵩自认刑侦天赋的确不怎么样,他能成长到如今的水平,几乎全靠着后天的努力。

  完成最初的理想,成为“刑侦九杰”一样的人物,他自认一点机会都没有。

  能成为蒋道庆团队里的一员,张嵩已经足够荣幸。

  不过,他其实也很好奇,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蒋道庆这样,被国家表彰的“刑侦九杰”?

  为此,他前段时间和蒋道庆闲聊时,刚刚请教过这个问题。

  而蒋道庆的回答很简单——

  像沈庭那样的调查员!

  当时,沈庭已经连续侦破几起重案,声名渐起。

  而蒋道庆看了案件卷宗后,明显非常看重沈庭。

  张嵩跟了蒋道庆几年时间,从没见到他那么惊喜地查看一名后辈的资料。

  张嵩清晰地记得,蒋道庆略显浑浊的双眼,当时几乎可以说爆出精光。

  蒋道庆甚至和上面提出过,如果有机会,希望沈庭能加入他的团队。

  还说自己会专门培养沈庭,如果有可能,会将他培养成下一代的“刑侦九杰”。

  甚至,培养成“刑侦第十杰”。

  从那时起,张嵩就很好奇,沈庭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质,能让蒋道庆这么赞不绝口。

  而这次到宝乐市,张嵩终于有机会见到沈庭本人。

  怎么说呢?

  初看,他其实有些失望。

  因为沈庭看起来太普通了。

  除了有些小帅之外,粗看之下,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张嵩之前幻想的年轻神探身上可能具有的,冷峻的气质、敏锐的思维、个性的锋芒,甚至可能拥有的小怪癖,比如乖戾的性格等等,沈庭身上几乎全都没有。

  他的双眼,很像网络上现在流行的形容词,清澈得像大学生。

  似乎没怎么经历案件的毒打,和各种疑点的困扰。

  和同事相处起来,也很亲切自然。

  甚至,手下打趣他、和他开玩笑,他也无所谓。

  就好像是邻居家的好朋友一样。

  也因此,张嵩对沈庭更加好奇。

  他有些不理解,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沈庭,是怎么侦破那些困难重重、他看着都有些头皮发麻的案件的。

  直到此刻!

  沈庭在地图上圈出高概率区,张嵩疑惑的同时,心中也多出几分不可思议。

  “怎么会?

  沈组长圈出的热点区,怎么会和我圈出的区域完全不一样?

  一点重合的地方都没有?”

  周围其他警员,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尤其是蒋道庆的团队成员。

  他们知道张嵩的水平。

  之前四五年,凡是系列案,且涉案信息里有大量地点,都会让张嵩帮忙圈定嫌疑区域。

  事后证明,大多数时候都是准确的。

  就算有偏差,凶手的活动区域,也都在张嵩圈定的范围不远处。

  所以!

  大家对张嵩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可这次!

  沈庭圈出的热点区,和张嵩圈出的区域相差实在太大了。

  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不说,连和十三个涉案地的关系也完全不同。

  张嵩圈定的嫌疑区域,比较符合普通警员的认知。

  基本在十三个涉案地的中央区域。

  大家原本以为,沈庭圈出的红点区就算和张嵩有区别,应该也在偏中央的范围内。

  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沈庭圈出的区域,跳出了十三个涉案地,甚至跳出了宝乐市的整个市区,圈在西北部的太行山范围内。

  “这……”

  “差别这么大?”

  “怎么回事?”

  “圈定区域和涉案地点看起来,完全不相关,这正常吗?”

  张嵩微微皱眉:

  “倒也不能说不正常。

  大家回想自己侦破的案子,肯定会发现,涉案地和凶手生活区域看起来完全没关系的情况。

  而且不是个例!

  因为有的凶手会有意避开自己生活的区域作案,从而避免被轻易确定身份。

  这被称为缓冲区效应。

  不过,这是现实情况!

  对剖绘师来说,要完全脱离涉案地,准确地圈定凶手活动区域,这太难了。

  需要对凶手的各种心理,有精准的理解才行。

  这就需要大量有关凶手的线索。

  可这些,在本案里并不具备。

  沈组长,是这样的吧?”

  “没错!”

  沈庭点头,但没有多解释。

  因为这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复杂了。

  最核心的,的确是对凶手犯罪心理的解析。

  沈庭之前就学习过犯罪剖绘,所以对这方面自然格外精通。

  只不过,由于致死手法等剖绘依据现在并不清晰。

  所以沈庭对凶手,也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印象。

  说人话就是,让他解释,他现在其实也解释不出来。

  他靠的,也只是非常模糊的印象。

  这种模糊的印象说出来,反而可能误导现场的警员。

  沈庭没有说话,直接拿起蓝色的标记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中概率区。

  最后,又拿出绿色标记笔,圈出四个低概率区。

  至此!

  地理剖绘报告算是彻底完成了。

  而警员们看着沈庭最后圈出的一个低概率区,脸上再次出现几分震惊。

  因为那区域,和张嵩之前圈出的热点区,几乎能重合……
  http://www.hlys.cc/12426/3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