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三月的广东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三月的广东,空气已带着几分湿热,

  总督府后堂议事厅虽四角置了冰盆,丝丝凉意却也压不住在场几位广东大员鬓角渗出的汗珠和心底的焦灼。

  两广总督胡应台端坐主位左侧,广东左布政使汪起蛟、按察使李乔仑、广州知府李恕等一众广东地方核心大员分坐两旁,正襟危坐,屏气凝神。

  他们的目光,无一例外都聚焦在主位右侧那位身着绯色麒麟补服、气度沉凝如山的中年人身上——天津水师提督、现在的广东水陆军务总兵官,胡泽明。

  胡泽明手中,轻轻捻着一份刚从京师加急送抵的厚实邸报。

  他面带玩味的笑容,目光扫过略显局促的众人,将那还散发着油墨气息的邸报轻轻推到桌子中央,指尖在头版头条醒目的《天启大阅!北郊校场整兵待御观》标题上敲了敲,发出清脆的笃笃声。

  “诸位大人,今日送达的邸报想必都看过了吧?”胡泽明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心头微凛的穿透力,

  “陛下雄才伟略,不日将于京师北郊校场,点阅新军!三十万虎贲,铁甲铮铮,军容鼎盛,这可是我大明百年来前所未有之盛事!”

  胡应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胡军门,我等均已拜读。陛下神武,天兵雄壮,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他身后的汪起蛟、李恕等人也连忙附和,语气恭敬,却难掩那份深入骨髓的震撼与……惶恐。

  三十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三十万新军!这可不是缺饷少械的卫所兵,而是天子亲军!

  这股力量掌握在年轻而锐意进取的皇帝手中,其威势足以让任何地方势力、任何心存侥幸者感到窒息。

  凭借着这个消息,这位胡总兵哪怕在广东行事再猖狂,如果没有陛下的旨意,他们也不敢公然违背。

  胡泽明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他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话锋一转,带着一丝遗憾:

  “可惜啊,如此盛事,我天津水师竟未能参与,实乃我水师数万儿郎生平一大憾事。”

  “本官麾下数万儿郎,枕戈待旦,浴血巡海,自登莱南下靖清海氛,破浪数千余里。

  论战力、论功勋、论陛下亲兵嫡系之分…本应列阵于天子驾前,一展英姿,受天下瞻仰!如今却只能在这岭南一隅……扼腕南海,徒呼奈何啊!”

  这番话,表面上是感叹,实则每一句都像一把隐形的巴掌,狠狠地扇在在座广东诸人的脸上,基本就是指着他们的脸骂他们无能了!

  胡应台感觉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烫,他端起手边的青瓷盖碗,借着低头喝茶的动作,极快地掩饰住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与暗恼。

  这位胡军门,是深谙诛心之道啊!天津水师不能参与阅兵成了“憾事”,那潜台词是什么?

  岂不是明指他胡泽明和他麾下的水师是因为在广东“收拾烂摊子”,才失去了这份无上荣光?

  这“扼腕南海”四个字,更直接将广东这“烂摊子”的责任,无声地扣在了他们这些主政地方的大员头上!

  他定了定神,放下茶盏,努力挤出几分理解和宽慰的笑容:“胡军门拳拳报国之心,忠君之念,本督感同身受。然事有轻重缓急!

  天津水师奉旨南下,肩负陛下扫清海氛、安定南疆之重托,千里驰援,屡立战功,此乃不世之功勋!”

  “陛下慧眼如炬,遣军门至粤,实乃信赖有加,倚为海疆柱石。能在天子脚下受阅固然荣光,然于国朝危难之际,替陛下分忧,镇守门户,剿灭奸宄,此责之重,此行之荣,又何尝逊于受阅?

  胡军门不必过谦,广东上下,皆感恩戴德!”

  胡应台这番话,姿态摆得极低,言词恳切,将胡泽明的“遗憾”捧成了“替陛下分忧”的荣誉,试图缓和气氛,并将双方置于“共同为国”的层面。

  胡泽明微眯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他利用陛下阅兵之事震慑地方官员的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必再多费口舌。

  他放下茶盏,目光陡然变得锐利,扫视全场:“不过,陛下北伐,犁庭扫穴,乃国之大事!我等身为臣子,虽不能亲赴北疆杀敌,但亦当为陛下分忧,为大明开疆拓土,涤荡海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濠镜!蕞尔小岛,盘踞西夷(葡萄牙人)多年,名为租居,实同割据!

  私设炮台,拥兵自重,藐视天朝法度,更与海寇勾连,祸乱我海疆!此等毒瘤,岂容久存?”

  “陛下阅兵,扬我国威!上次军议所定一月之期已到,本督便以收复濠镜,涤荡海氛,作为献与陛下的北伐贺礼!”

  此言一出,胡应台等人心头剧震!来了,终于来了,掌控广东军务一月以来,整个广东都在调兵遣将,严阵以待。只待拿下濠镜,整顿海防,伺机进取南洋诸国。

  一月以来,胡泽明雷厉风行,一方面督促广东布政使司当局全力准备军用物资与粮秣,

  另一方面,他调拨广州左卫、广州右卫、广州前卫、南海卫、清远卫五卫精壮士兵,共计两万余人,于广州城外新辟的大校场集结。

  在天津水师强大威势和充足粮饷的保障下,这支原本松散懈怠的队伍,整整训练了一个月,如今已焕然一新。

  胡泽明更是将其中的基层军官,或替换为有能力者,或直接安插天津水师的精锐骨干,彻底掌控了这支新军的指挥权。

  训练场上,号角嘹亮,杀声震天。新式燧发枪的射击声此起彼伏,经过改良的佛郎机炮被推上临时炮台,瞄准着远处的靶标。

  士兵们在那些来自天津水师的教官的严厉督导下,反复演练着队列、射击、冲锋。虽然缺了几分杀气,但也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而在另一处,胡泽明利用其提督军务的身份,在广东总兵何斌臣的主动配合下,开始整合广东水师力量。

  利用他带来的天津水师部分骨干,开始对广东水师的战船进行检修,对水兵进行训练,毕竟想要靠着天津水师的一万多人,征战南洋,还是远远不足。

  整个广州城,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胡泽明坐镇总督府,运筹帷幄,一道道命令如同无形的网,悄然收紧。

  pS:感谢大家的支持,看到大家的评论,反思之后觉得自从上班以来,小说的内容也染上了‘班味’,我反思我改正,后期加快进度,争取保持质量的同时爽起来!
  http://www.hlys.cc/13341/2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