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扩大生产,周团长成了“技术顾问”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苏晓晓捏着那本薄薄却又分量十足的存折,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灯光下,周毅的眼神炙热又坚定,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四个大字——为你撑腰。
苏晓晓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又不争气地掉下来。
她猛地吸了吸鼻子,硬生生把眼泪憋了回去,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她扬起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周团长,有你这句话,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有了周毅在政委办公室那番“激情陈词”,再加上政委亲自下到家属院进行的明察暗访,那封匿名举报信掀起的风波,很快就平息了。
政委经过调查,发现苏晓晓不仅没有搞什么“资本主义”,反而还团结了军嫂,解决了部分家属的就业问题。
这极大地丰富了军营的后方生活,家庭矛盾都因此少了好几起。
这哪是坏事?
这分明是大好事啊!
于是,组织上不仅没有批评,反而还在军区内部的小范围会议上,对这种“军嫂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给予了口头表扬。
虽然没有明着点名,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说的不就是周团长家那个能干的媳妇儿嘛!
有了官方的“默许”和自家男人的鼎力支持,苏晓晓的胆子,一下子就肥了。
她不再满足于之前那种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模式,而是正式牵头,成立了一个响当当的组织——“军嫂美食互助小组”!
名字虽然有点土,但意义非凡。
这标志着,她们从“个体户”,正式升级为了“正规军”!
小组分工明确:
赵雪琴嫂子因为文化水平高,心思缜密,被苏晓晓推举为“小组会计”,负责记账和管钱。
王嫂性格爽朗,嗓门大,人缘好,成了“销售组长”,负责每天统计订单和收款。
另外几个手脚麻利的军嫂,则成了第一批“生产骨干”。
而苏晓晓自己,自然就是当之无愧的组长兼“首席技术官”。
小组成立的第一天,苏晓晓就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姐妹们!”
苏晓晓站在小院中间,手里拿着个本子,颇有几分领导的架势。
“咱们小组今天就算正式成立了!咱们的目标是——”
她故意拉了个长音。
“没有蛀牙!”王嫂快人快语地接了一句后世的广告词,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苏晓晓也乐了:“王嫂说得对!牙口好,才能吃嘛嘛香!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军区的同志和家属们,都能吃上我们做的、比供销社还好吃的零食!”
“好!”军嫂们热情高涨,齐声应和。
“现在,我宣布一下我们小组目前的主打产品!”苏晓晓清了清嗓子,郑重宣布道,“除了雪花酥,我们还要增加三大王牌产品——五香牛肉干、香酥小麻花、还有秘制芝麻糖!”
她每说一个,都引来一阵小小的惊呼。
这些东西,光听名字,就让人流口水。
人手多了,产品线也丰富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效率问题。
以前苏晓晓一个人,一天最多也就做个十来斤雪花酥。现在五六个人一起上阵,厨房里顿时就乱成了一锅粥。
“哎呀!晓晓,你快来看看,我这糖是不是熬过火了?”
“晓晓,牛肉干的料你再给我念叨一遍,我给忘了!”
“我的天!王嫂,你和面怎么把面粉撒我一身!”
苏晓晓一个人恨不得长出八只手来,既要当技术指导,又要当生产调度,还要当质量监督,忙得是脚不沾地,晕头转向。
周毅一连几天回来,看到的都是自家媳妇累得满头大汗,腰都直不起来的模样。
他嘴上不说,心里却疼得不行。
这天晚上,苏晓晓累瘫在床上,一边捶着后腰,一边唉声叹气。
“不行不行,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人多手杂,效率太低了,还浪费材料。我得想个法子……”
她正自言自语,周毅却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纸和笔。
“你过来。”他冲她招了招手。
“干嘛?”苏晓晓有气无力地爬过去。
周毅把一张画得满满当当的纸铺在桌上,指着上面对苏晓晓说:“我这几天看了看你们那个……小组的工作流程,太乱了。”
苏晓晓凑过去一看,瞬间惊呆了。
那张纸上,赫然是一张简易的“流水线操作图”!
周毅用他那当兵的严谨和逻辑,把制作雪花酥的整个流程,拆分成了好几个独立的步骤。
“你看,”他指着图,声音低沉又有条理,“可以把人分成几个组。”
“备料组,专门负责称量奶粉、饼干、切坚果。”
“熬糖组,就只负责熬糖。”
“混合组,负责把所有材料搅拌在一起。”
“整形切割组,负责把成品压平、切块。”
“最后的包装组,负责打包和称重。”
“每个人,只负责自己那一道工序,做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这样一来,不仅速度快,出错率低,质量也更能保证。”
苏晓晓听得目瞪口呆。
我的天!
流水线作业!
这可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核心理念啊!
她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都还没来得及想到这一层,倒被她这个八零年代的兵哥哥给抢先了!
果然,优秀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思维都是相通的。
“周毅!”苏晓晓激动得一把抱住他的胳膊,眼睛里闪着崇拜的小星星,“你简直是个天才!你怎么会懂这些的?”
周毅被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有些不自在,耳朵又悄悄地红了。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平静地说道:“带兵打仗也是一个道理。集团军作战,炮兵、步兵、工兵,各司其职,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你们这个也差不多。”
苏晓晓简直爱死他这副明明很得意,却偏要装作云淡风轻的傲娇模样了。
“周顾问!您说得太对了!”她笑嘻嘻地给他起了个新外号,“那您看,咱们这切割和整形,总是弄不均匀,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个简单。”
周毅说完,转身就进了储物间。不一会儿,只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第二天一早,苏晓晓起床时,就发现厨房里多了几样新鲜出炉的“神器”。
一个用厚木板做的、带着刻度的方形模具,大小刚好适合整形。
一把用薄铁皮磨得锃亮的长条切割刀,刀身上还用红漆画上了一厘米一个的标记。
甚至还有一个用木头和铁丝做的、专门用来搅拌糖浆的搅拌器!
苏晓晓拿着这些凝聚了自家男人智慧和心血的“高科技工具”,感动得一塌糊涂。
有了周团长这个“技术顾问”的加盟,“军嫂美食互助小组”的生产力,直接实现了质的飞跃。
军嫂们按照周毅画的流水线图,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备料的备料,熬糖的熬糖,切割的切割……
整个小院,就像一个高效运转的小型工厂,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生产效率,直接翻了三倍不止!
周团长也因此在小组里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每天他一回来,军嫂们就热情地围上去。
“周团长!您快给看看,我们这个牛肉干的晾晒架,怎么搭才最通风?”
“周团长!您那个切割神器太好用了!能不能再给我们做一个切麻花的?”
周毅虽然还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对这些问题,却总是有问必答,耐心指点。
他成了小组里名副其实的“技术总顾问”和“后勤保障部部长”。
夫妻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负责技术创新,一个负责生产管理,配合得天衣无缝。
“晓晓牌”美食的名声,也很快就传出了家属院,甚至传遍了整个军区。
这天下午,苏晓晓正在院子里指导大家包装新出炉的牛肉干,一个穿着干部服的陌生男人,在哨兵的带领下,找到了她家。
“请问,哪位是苏晓晓同志?”男人客气地问道。
http://www.hlys.cc/13611/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