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藩王的责任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我的灵魂也是承乾,轮回过后的承乾。”杜荷摇摇头,意味深长的说:“殿下,你们有很多的经历都不一样,就是同一个灵魂,也是不同的人。
我的承乾殿下,我可以猜的出来,他的下场不会好,而我跟着他,我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只是我不后悔。”
李承乾听罢,心中很是失落,说不出的难受,士为知己者死,他不是杜荷的知己而已。
“殿下,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杜荷,倘若只是为了这副血肉之躯,你才留在长安。那么我可以成全你离开长安,去大展身手。我爱着我的妻子儿女,不会伤害这副血肉之躯的。”
李承乾说完,翻身上马往长安城内去。
李象离开了,李承乾面上看不出什么,心情却实在说不上好。
李觉原本也要去送兄长,可他发了高热,只能留在显德殿养病。
“阿兄走了,阿耶不开心。”
烧了半日,李觉嗓子沙哑,脸色潮红,看着满是憔悴,李承乾心疼儿子,赶紧拉了被子将人裹住。
“小心些,你还病着,别弄得病情加重。”
“阿耶舍不得阿兄,为何不将阿兄留下?”
李承乾叹了口气,有些话不必他说,等李觉大了,自己就明白了。
“你阿兄到了年纪,去封地守土就藩,这是他的责任,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
“那我将来长大了,是不是也要去就藩?”
李承乾轻笑:“你是太孙,不在诸王之列,你可以一直留在长安,不用去就藩。”
“为什么诸王一定要出京,留在长安不好吗?”
“穆穆,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能明白,诸王为何不能留在京城。”
其实这个不绝对,李隆基上位之后,对藩王严防死守,把藩王留在长安。不过,不能说李隆基这个策略错了,从大唐立国之后,藩王没赢过,但也没停过。
到了李隆基时期,均田制已经到达了崩坏的边缘,门阀大族兼并土地,势力不是初唐能比的。
这些藩王要是离开长安,得到门阀大族的支持,是能够拥有反抗长安的能力。
李觉凑到父亲耳畔,小声说:“阿耶,我知道,阿翁不喜欢阿兄留在长安,所以你必须送走阿兄。你放心,等我长大了,我就把阿兄接回来。”
这么一动作,李觉肩膀上的被子掉了,又给冻着了,李承乾再一次把儿子裹起来。
“你阿兄的梦想在山川万里,让他去玩儿吧!”
“可是,我希望阿耶开心,每天都很开心。”
李承乾看着被裹成粽子的儿子,叹气道:“阿耶只希望你平安健康的长大,无病无灾。”
“阿翁说,等阿弟他们再大一些,就给他们封王,阿弟长大了,是不是也要去就藩?”
李承乾点头,理论上是这样的。
“阿弟那么可爱,我舍不得,阿耶舍得吗?”
“穆穆,等你大些,我再告诉你,你阿兄阿弟为何要去就藩。舍得与否,他们都必须去,守土靖边,这是藩王的责任。”
===========
李隆基圈养宗室亲王,我一开始不理解,只以为他藩王进宫,所以忌讳藩王,后来查了很多历史资料,我发现不能怪李隆基。
李隆基那个时候,社会贫富分化已经很严重了,虽然从诗作里面看,普通老百姓家家有存粮,底层老百姓相当富裕,但这恰恰说明,上层更富。
唐代在唐德宗之后采用两税法,唐德宗之前收的人头税,一个大族几百几千口,根本收不了几个钱,收税的主体是自耕农。
李隆基在位中期之后,税收已经跟不上了,说明自耕农少了,已经支撑不了国家财政了,反映的问题,就是土地大部分都被门阀大族兼并了。
所以,李隆基才会把税收下放到节度使手里,节度使手里面有兵,让节度使去收税,讲不清道理,那就讲物理。
唐代的藩王,到底有没有兵权,没查到官方史料,可以从唐代几次有迹可循的谋反去推一下。
贞观时期李祐谋反,武则天时期的李贞谋反,李元嘉谋反,这些谋反都是朝廷出动大军平叛,按照这些叛乱的规模看,可以推测出唐代的藩王手上有兵权,能调兵,实权职衔,跟后面王朝那群吉祥物不一样。
这个时候的藩王,如果这不在长安,可能产生的问题就是,这一片区某个大族不满李隆基的统治,就直接扶持一个藩王跟朝廷干一架。
藩王如果赢了,他们是从龙之功。藩王如果输了,朝廷追究下来,这些大族完全可以说,藩王手里有兵,把自己绑了,抢了自己的家产,自己的某个侄子或者叔叔伯伯,还因为反抗叛逆被杀了,自己完全就是受害者。
不管内情如何,明面上看,人家就是为了维护你李唐,死了人了,你这个时候把人家给杀了,抄没了人家的家产,下一次再有谋反,其他各地的大族可能就一起支持谋反了。
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出发,李隆基将藩王集中在长安的策略,没有任何问题。
http://www.hlys.cc/13628/5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