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无敌杀伐 >第742章 最后的底牌,四大宗师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42章 最后的底牌,四大宗师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龙椅上的唐世成默默听着,脸色变幻不定。他何尝不知两者皆要害?但资源有限,必须有所取舍。

  他目光扫过一直沉默的左相施元恒:“施爱卿,你意下如何?”

  施元恒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沉声道:“陛下,老臣以为,秦大将军与武尚书所言,更为迫切。

  妖族之祸,迫在眉睫,关乎亿万生民性命,亦关乎我大乾国格。若任由妖族肆虐,即便日后平定内乱,失去的民心与土地,亦难挽回。且……”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八大藩王虽势大,但各有算计,并非铁板一块。其所谓‘勤王’,更多是借势施压,意在逼迫陛下改立太子,未必真敢即刻背负造反恶名,悍然攻打京城。此乃政治讹诈,或可缓图之。”

  这时,唐玉宣也上前一步,清越的声音响彻大殿:“父皇,左相与大将军所言极是。儿臣亦认为,当以拯救边境百姓,抵御外辱为第一要务!内乱可徐徐图之,而外患刻不容缓!更何况……”

  她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与睿智,“若我大乾能迅速击退妖族,展现雷霆之力,不仅能凝聚民心士气,亦能震慑宵小,让那些心怀不轨的藩王和伺机而动的楚国,好好掂量掂量!”

  女儿的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在了唐世成的心上。他闭上眼,脑海中仿佛看到了边境烽火,百姓哀嚎,也看到了朝堂的争斗,儿子的野心……

  良久,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决断。作为帝王,他必须做出最残酷,也最必要的选择。

  “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金銮殿中。

  “着,皇室四大宗师,‘烈阳掌’宇文烈,即刻前往西境,相助西线兵马,务必击溃沙貂、血蟒妖族,收复失地!”

  “着,‘玄冰指’寒千剑,即刻前往北境,协助北境都督府,抵挡幽狼、影虎、巨蝎联军,稳住防线,伺机反攻!”

  “着,‘磐岳’石破天,留守京城,与禁军统领王如山共同负责京畿防务,严加戒备,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着,‘追风箭’风无痕,与镇国大将军秦毅,持朕节钺,率领三万中央精锐,前往晋州方向,震慑八王!不必急于交战,以宣示天威,分化瓦解为主!若有不从……准其临机决断!”

  旨意一下,满殿皆惊,随即又感到一种理所当然的沉重。

  皇帝动用了最后的底牌——四大宗师!

  这四位宗师级强者,是皇室世代培养、只效忠于当代皇帝的最强武力,不涉党争,不问内政,是皇权最直接的扞卫者。

  如今,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危机,皇帝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派了出去,只留一人守卫京城。

  这是将帝国的命运,押在了边境战场,也押在了对藩王的威慑之上!

  “臣等领旨!”被点名的秦毅、王如山等人立刻躬身应命。

  无形的杀伐之气,开始在金銮殿上凝聚。

  “退朝!”唐世成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起身,走向后殿。

  那背影,在空旷的大殿衬托下,显得如此孤寂,却又如此决绝。

  ……

  偏殿内,皇帝唐世成半靠在软榻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鹰,扫过刚刚进殿的唐玉宣和李长风。左相施元恒与镇国大将军秦毅也已在此,显然是被紧急召来的。

  “都坐吧。”皇帝的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却不容置疑。

  几人行礼后落座。

  殿内气氛压抑,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皇帝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李长风身上,那眼神复杂难明,有审视,有忌惮,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利用之意。

  “李长风,”皇帝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斟酌过,“今日朝议,北境西境之事已有定论,唯余南疆……楚国陈兵百万,意图不明。你,可知晓了?”

  李长风神色平静,起身拱手:“回陛下,草民已听闻。”

  “嗯。”皇帝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软榻的扶手,“你的身世,朕已知晓。段书琴之子,楚皇南山玉的血脉……此事,你瞒得朕好苦。”

  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但话语中的压力却如山般压下。

  唐玉宣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袖中的手悄然握紧。

  李长风却依旧坦然:“陛下明鉴,身世之事,亦是长风近期方知。此前并非有意隐瞒,实乃自身亦处于迷雾之中。”

  皇帝不置可否,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冰冷而现实:“如今楚国大军压境,其心叵测。你这个‘楚国皇子’的身份,于此刻,于我大乾,倒是有了用处!”

  唐玉宣禁不住神色一凛,表情顿时紧张起来。

  皇帝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李长风:“朝中已有大臣提议,将你扣下,作为人质,以挟楚皇,令其投鼠忌器,不敢妄动!”

  “父皇!”唐玉宣失声惊呼,猛地站起身,脸上血色尽褪,“此事万万不可!”

  她急急说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李长风虽为楚皇血脉,但自幼长于大乾,从未与楚国皇室相认!

  楚国是否承认他这个皇子尚且两说,若贸然以其为质,非但不能胁迫楚国,反而会彻底激怒楚皇,令其找到开战的借口!届时南疆战火一起,我大乾三面受敌,危矣!”

  她看向皇帝,眼中充满了恳切与焦急:“更何况,李长风于父皇有救命之恩,于朝堂有揭露郑党、稳定局势之功!若如此对待功臣,天下人会如何看父皇?如何看我大乾?岂不令忠臣义士寒心?”

  皇帝沉默着,目光盯在激动不已的女儿脸上,又游离到依旧平静的李长风脸上:“朕也觉得此计不妥。倒是另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派你为使,前往楚国,凭你这层身份,斡旋调停。楚皇念及父子之情,或许多少会给些情面。”

  李长风迎上皇帝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

  他心中清楚,皇帝此刻提出这两个选择,本质上都是在利用他的身份,为人质是利用其“价值”,为使者则是利用其“关系”。

  而他,没有退缩的余地。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清晰:“陛下,无论为人质,或是为使,长风皆无怨言,听凭陛下决断。然,若问长风本心,愿请命为使,前往楚国,一试斡旋。”

  他顿了顿,继续道:“正如公主所言,以长风为质,风险巨大,极易激化矛盾。而若为使,长风虽未与楚皇相认,然血脉牵连乃是事实。

  楚皇当年能与母亲……段书琴相知,或非全然无情冷酷之辈。长风可借此身份,尝试接近,陈说利害。”

  “哦?陈说利害?”皇帝挑眉,“你说说看,有何利害可陈?”

  李长风思路清晰,侃侃而谈:“其一,陈兵百万,消耗巨大,楚国国力虽强,亦难长久支撑。若久攻不下,或我军击退妖族后回援,楚国恐难收场。

  其二,妖族势大,非人族之福。若大乾因此次危机而衰败,人族力量内耗,妖族坐大,届时楚国亦难独善其身。此乃唇亡齿寒之理。其三……”

  他目光微闪,带着一丝锐利:“长风可暗示,若楚国愿此时退兵,或保持中立,我大乾度过此次危机后,愿在边境贸易、乃至某些争议领土上,做出适当让步,以为酬谢。此乃利诱。”

  他最后总结道:“软硬兼施,情理并重,或可有一线机会,令楚国暂缓兵锋,为我大乾争取喘息之机。”

  一番话语,条理分明,既分析了局势,也提出了具体的策略,甚至连谈判的筹码都想到了。

  施元恒在一旁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秦毅也摸了摸下巴,觉得此子确实有些门道。

  皇帝听完,久久不语,只是深深地看着李长风,仿佛要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殿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皇帝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唐玉宣紧张地看着父皇,又看向李长风,心中五味杂陈。

  她既希望李长风能接下这个重任,为大乾解围,又无比担忧他此去的安危。

  楚国朝堂并非善地,他这“皇子”身份是护身符,也可能成为催命符。
  http://www.hlys.cc/13756/7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