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728章 中南政策,西域乱像(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28章 中南政策,西域乱像(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没过多久,引水队就试着用了这法子,据说效果远超预期。

  其实前人也不是没琢磨过类似的思路,可偏偏卡在了“密封圈”上——

  没有弹性好的橡胶来密封罐口,一产生负压就漏气,实验次次失败。

  如今有了合适的橡胶件,魏焘的法子总算派上了用场。

  后来魏焘跟爷爷魏德藻说:

  “爷爷,您跟着圣皇好好干,以后我一定给咱们家挣一块光宗耀祖的功勋碑,让您能青史留名!”

  这话听得魏德藻老泪纵横——

  他这辈子虽在朝堂混了个阁老的名头,却总被人暗讽是“纸糊的”,如今孙子有这般志向,还如此信赖皇帝,他当即打定主意,要做最坚定的保皇派,甚至主动提出要当皇帝打入朝臣中的密探,帮着盯朝堂的动向。

  朱有建知道这事后,实在哭笑不得,连连摆手说“不至于”——

  他本没想着搞这些弯弯绕,没成想倒让魏德藻彻底铁了心。

  不管怎么说,魏德藻这下算是跟皇帝深度绑定了。

  他还特意找来《乾坤圣德经》潜心钻研,别看他先前在朝堂上不算顶尖,却是读书人里的聪明人,没多久竟也混上了传教士的身份,走到哪儿都不忘提两句“圣皇之德”,比好些老传教士还积极。

  高宇顺歇了三天,把这次南行的经历一笔一画记下来,整理成奏折递了上去——

  里头的事说得详尽极了,哪天到了哪个州府、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甚至地方上指路人的神色都写了进去,活像一本带公务的日记。

  乾德皇帝看过之后,特意在奏折上批了句:

  “高爱卿这般详尽记事方式,朕心甚慰!”

  旁人或许不解皇帝为何偏爱这啰嗦的写法,朱有建心里却清楚:

  古人说话办事讲究含蓄,写奏折也多是简略带过,哪像后世大白话那样直白。

  若是记的不详细,藏在字里行间的细节——

  比如地方官说“粮价平稳”时眼神躲闪,或是商户提“愿为朝廷效力”时语气含糊——

  根本没法察觉。

  他本就对这种晦涩的文风不适应,先前不少奏折看半天都摸不透重点,后来索性懒得看,全交给王承恩:

  让王承恩先逐字读完,再用通俗的话把关键信息重新组织一遍,挑重点汇报给他,省了不少琢磨文字的功夫。

  从高宇顺的奏报里能清楚看到,全地形战车的性能确实优异——

  从皇庄出发到云南,满打满算只用了一个月,比快马赶路还要快上许多,这速度在从前想都不敢想。

  更难得的是它的适应性:

  陆地驱动时,对路面要求不高,哪怕是坑洼的丘陵、陡峭些的山地,车轮碾过去也稳当;

  遇到江河时,车上的涉水装置一展开,便能稳稳浮在水面划行,半点不耽误行程。

  连拖着的车厢也正合适,装下了随行的机械、物资,还没显得拥挤。

  不过,对高宇顺提出“增加车厢数”的想法,朱有建却决定不支持。

  他心里门儿清:

  战车和轨车不一样,轨车能靠惯性省力,可战车全靠自身驱动,若是加了第二节车厢,额外的重量肯定会拖累整车速度,先前那些“快捷、稳当”的优势,怕是要打折扣。

  他对着战车图纸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有了主意:

  不增车厢,改车厢——

  把现有的车厢改成双层结构,在原本的车厢顶上,再加一个半层的小厢体。

  这样一来,装载量虽比不上整节新车厢,却能多装不少轻便物资,更重要的是,整车的灵活度不会受影响,无论是爬坡还是涉水,都还能保持原先的性能。主意定了,他便立刻让人把改装方案递给鲁总监。

  从高宇顺的奏报能看出,云南这边的抵抗痕迹很明显——

  布政司、黔国公府还有巡抚衙门,显然没束手就擒。

  要知道吴兆文素来稳重,黔国公府又有自己的私军,按常理肯定布过防御,双方的战斗本该打得很激烈。

  可现场没留下多少明显尸首,高宇顺据此判断,这些人大概率是“化僵”了,而非单纯战死。

  更关键的是,云南土司各部的反抗并不激烈,这反过来印证了活僵队伍的规模——

  肯定远远超过了当地的抵抗力量,才让土司们没敢全力反扑。

  广西的情况则不同:

  当地土司直接布了十八座联营,摆出了激烈抵抗的架势,单论这份魄力,确实对得起“狼兵”的悍勇名头。

  可即便如此,抵抗效果也并不好。

  这能看出两点:

  一是活僵的攻击力极强,持续作战能力也远超常人;

  二是活僵队伍体量太大,极有可能是分批次轮换进攻,才没给土司军队喘息的机会。

  连安南流民的反应也能佐证这一点——

  他们几乎没组织起有效抵抗,显然是被活僵的攻势彻底压制住了,侧面说明活僵的冲击力,连悍勇的狼兵都难以扛住,更别提毫无章法的流民了。

  高宇顺对广西土司的处置,表面看是中规中矩,实则还有更优的安排:

  完全可以把元江河谷划给他们,在此设立元江府,将原安南都城改建成棱堡,以棱堡为府城中心;

  占婆地区则设为临南府,把占城改名为临南城作为府治,同样以棱堡为核心布局。

  至于田州府土司不擅长垦植的问题,其实可以参照山东的做法,用佃户制来扶持:

  官府给他们提供成熟的垦植方法,配发农具,帮着建造居住房屋,还要兴修蓄塘引水工程,解决远水灌溉难题。

  而元江府和临南府的府城管理也有明确分工:

  城内设置商铺和加工工坊,方便百姓交易、务工;

  府治的官员主要负责民生管理,比如户籍登记、粮价调控、纠纷调解等,做好生活保障支持;

  棱堡的守御任务,则原则上交给当地土司负责,既发挥他们熟悉地形的优势,也让土司有了实际权责。

  考虑到中南半岛已无活人,内廷决定设立“中南司”,首任司长由林有德担任,同时给他配备百名内监,核心职责就是统筹广西、贵州、川东南的土司,安排他们迁入中南半岛划分土地。
  http://www.hlys.cc/14005/7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