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802章 培训结业,入欧计划(五)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02章 培训结业,入欧计划(五)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个人装备也配得十分齐全。

  每人常备两支短铳,这短铳只有五寸长,三寸是铳管,口径六分,压根没专门的把手——

  把手的功能直接由弹匣替代,扳机和击针都跟铳管铸为一体,握在手里轻便灵活,有效射程能到三十步,近战防身再合适不过。

  除此之外,还配了一支改良型十二轮转铳当长铳用。

  这长铳要是卸了把手,看着更像一柄长刺,三棱型的刺头磨得锋利异常,棱脊亮得能反光,刚好能当准星;

  全长七尺,用的是榫卯结构,拆开来能变成四尺长的短铳射击,有效射程能达一百二十步,远能瞄准打,近能当刺捅,远攻近战都不含糊。

  除了单兵火器,访问团还带了改良型手持火炮。

  整门炮长三尺,口径两寸五分,搭配的弹筒长五寸,弹头足有三寸长,算下来弹体总长七寸;

  炮身上还能加装远望筒,千米外的目标也能看清,瞄准方便多了。

  这款炮特意压缩了射程,有效射程定在两千步,重点改了弹头设计:

  里面装了近半的铅砂,一旦引爆,铅砂会呈扇形炸开,专门用来对付密集人群,破杀效果极强;

  同时弹头外壳加了硬度更高的合金,就是为了应对欧洲贵族常用的“罐头型”铁甲,避免子弹打在铁甲上被弹飞,打不穿敌人。

  手雷也做了优化,体积比之前小了一圈,掌心就能握住,更方便揣在怀里或挂在腰上。

  原来的拉锁式引信改成了按压式燧发,按下去“咔嗒”一声就能触发,不用再费劲扯拉绳,紧急时反应更快;

  雷体换成了爆破片结构,减少了无差别杀伤范围,却大大提升了单体伤害——

  碎片会集中朝着前方飞溅,既能精准打敌人,又能避免误伤身边的同伴,实战时更安全。

  随身武器里,变化最大的要数连弩。

  它被工匠巧妙改装在了马靴底部,靠簧片回弹触发,平时就藏在靴底的凹槽里,靴面缝线和凹槽严丝合缝,不蹲下来仔细摸,根本发现不了异常。

  弩箭装在一个巴掌大的扁平盒子里,每个盒子只装五枚弩箭,有效射程也只有十步,而且左右马靴底各藏了一具连弩,算下来总共能发射十支弩箭。

  光看这射程就知道,它不是用来常规作战的,专门应对突发的近身危机——

  比如被敌人逼到身前、手里的火器来不及上膛时,脚尖悄悄一勾靴底机关,弩箭就能突然射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马靴筒里也藏着玄机,靴筒内侧缝了个暗袋,里面塞着折叠好的野外生存工具:

  三寸长的小刀能削木、割绳,打火石用皮革包着防受潮,细麻绳绕成线团不占地方,还有几小块指甲盖大的高压缩燃料片——

  这燃料片遇火就着,而且耐烧持久,一小块就能烧上半个时辰,足够在野外煮水、加热干粮。

  最让人叫绝的是行军锅的设计,它竟藏在帽子里:

  原本大明锦衣卫的“飞碟头盔”,经过改良后变成了高碟笠型,红底绣着金丝云纹,内衬是沉稳的墨蓝色,戴在头上既威风又精致,半点看不出破绽。

  关键是这头盔能翻转——

  把盔体轻轻翻过来,内衬朝上,瞬间就变成了一口巴掌大的小巧行军锅,锅底还做了防滑纹,架在火上能煮水、能热干粮;

  喝完水再翻回去,扣在头上又成了头盔,要是把云纹遮住,还能伪装成欧洲贵族常用的高顶礼帽,混在人群里一点也不突兀。

  朱有建站在校场边,看着眼前这支一百六十人的队伍,眼里满是信心——

  论装备,他们有改良火炮、靴底连弩和特制短铳,连生存工具都藏得恰到好处;

  论训练,个个是快应队里熬出来的精英,拳脚、火器样样精通,以一当十都不在话下。

  他拉着高宇顺走到一旁,低声说:

  “凭这支队伍的实力,打下一座欧洲伯爵的城堡,绰绰有余。

  当然,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要是能用贸易利益拉拢,让对方主动跟咱们合作,既省力气又能长久,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在此之前,朱有建早已让人仔细研究过欧洲各国的殖民情况,发现北欧势力在南洋和其他大洲的扩张中,明显比西欧各国弱势——

  他们既没抢占到肥沃的殖民地,也没打通稳定的贸易渠道。

  这让他敏锐地察觉到商机:

  “北欧贵族要想拿到大明的瓷器、丝绸这些紧俏商品,肯定得花比西欧贵族更高的价钱,说不定还得付出额外利益,比如开放港口、提供矿产,才能拿到长期购买权。”

  这么一来,瑞典沿海地区,自然就成了走私团重点瞄准的方向——

  那里对大明商品的需求更迫切,愿意合作的筹码也更多,合作空间远比西欧大。

  经过多方查证资料、反复讨论利弊,乾德皇帝最终给了具体的登陆建议:

  “去丹麦沿海,费里斯伯爵领和奥尔登伯爵领是不错的选择。”

  这两个地方的命运堪称“悲剧”:

  原本是独立的小公国,后来被普鲁士和丹麦联手瓜分,各占一半,硬生生从公国降成了伯爵领;

  没安稳几年,又被荷兰人全盘占领,接着是瑞典人派兵入驻,最后又落到普鲁士人手里。

  一百多年里,费里斯家族的势力一步步萎缩,连逃离这里的念头都有过,可无奈这地方是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是更强的势力,根本没地方可逃,只能在各国夹缝里苟延残喘。

  “这样的家族,最适合合作。”

  朱有建指尖点在舆图上费里斯伯爵领的位置,语气笃定地分析道,

  “他们已经难到不能再难了,手里没什么可失去的筹码。

  只要我们抛出足够的诱饵——

  比如长期稳定的大明商品供应,让他们能靠贸易翻身,或是在其他势力来犯时帮他们抵御侵扰,保住最后这点领地,他们没有理由不答应。”

  毕竟对费里斯家族来说,眼下能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哪怕要付出些代价,也远比在绝境里坐以待毙强。
  http://www.hlys.cc/14005/8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