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莫名洞穴,溶洞秘境(四)
推荐阅读: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极品帝婿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王朝的腐朽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将白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一开始,众人还疑惑这些图案为何分布得散乱无序,有的贴在屏幕边缘,有的挤在角落,毫无章法可言。没过多久,答案就悄然浮现——
每面琉璃屏的中心,都缓缓亮起一个淡白色的正方形框,框内又用细线条均匀划分出九个小方块,横平竖直,规整得像用尺子量过。
不用旁人解释,所有人都瞬间认出来了:
“是河图九宫格!”
显然,这些散乱的复合符文图案,就是要对应放进这九宫格里。
这么一来,思路就瞬间清晰了——
大抵是要从每面琉璃屏五十多个复合符文中,各挑选出九个填入对应的九宫格,凑齐四组九宫阵。
可关键问题紧跟着就来了:
该选哪九个?
这些纠缠的复合符文图案到底代表数字、方位,还是某种密码?
在场没人能给出答案,破译这些连古文字典籍里都没见过的陌生符文,成了眼下最棘手的难题,连空气都透着焦灼。
“请放入验证码,三次错误启动毁灭攻击!”
“请放入验证码,三次错误启动毁灭攻击!”
“请放入验证码,三次错误启动毁灭攻击!”
冰冷、机械的电音突然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既没有固定的声源,也听不出方向,可每一个字都带着刺骨的警告意味——
只有三次尝试机会,一旦选错,就是毁灭性攻击,半分侥幸的余地都没有。
可文理科的教授们和弟子们,早已一头扎进符文研究里,像着了魔一般,完全没将这致命警告放在心上。
有人蹲在琉璃屏前,手指点着图案低声分析;
更有人直接伸手去触摸屏幕上泛着光的符文,指尖刚碰到两个相邻的图案,那图案就像被激活了似的,自动飘进了九宫格的两个空位里,屏幕还跟着闪了一下淡红色的光。
薛凤祚见状,心脏“咚咚”直往嗓子眼跳——
这群人可是朝中顶尖的学者,真要是折在这里,后续的研究根本没人能接得上,后果不堪设想!
他顾不上多想,赶紧冲上前,对着旁边的护卫队大声指示:
“快!把各位教授架到安全区!千万别让他们再碰琉璃幕!”
护卫队员们赶紧上前,好说歹说,硬是半劝半架地把还在围着符文争论“这个像水纹”“那个似星象”的学者们拉到了通道口,死死拦住,防止他们再冲回去做出冒险举动。
稳住局面后,薛凤祚立刻转身,动手从圆柱碑台的卡槽里往外拔玉牌,指尖都因为着急而微微发颤。
其他人也终于反应过来,纷纷上前帮忙,有人负责掰玉牌,有人负责接,动作快得不敢耽误。
当最后一枚玉牌被从卡槽里取出的瞬间,琉璃屏上的符文图案像被按了开关似的瞬间消失,四壁重新恢复成之前那流光婉转的彩色琉璃模样,连空气都仿佛松了口气,大厅里的紧张气氛才稍稍缓解。
退到第一间大厅后,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一致决定:
“把嵌在方柱卡槽里的玉碑也全部取出来!”
大家七手八脚地动手,将玉碑连同玉牌一起仔细收回背包——
实在是怕文理科的教授们待会儿缓过劲来,又执意要返回地下大厅研究符文,再做出触碰屏幕的冒险举动,只能从源头断了这个念想,让他们想研究也没东西可研究。
王徵其实打心底里不想离开,那个四方平台上的半球型物体,对他这个痴迷机械的人来说,诱惑实在太大。
哪怕符文九宫格暂时没法破译,他也想多围着那物体转几圈、敲敲外壳,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线索,连脚步都透着不情愿。
和他想法一致的,还有许大匠与陈大匠——
三人刚才盯着半球体时,眼睛就没挪开过,连手指都忍不住在裤缝里比划,琢磨着那外壳的弧度和收起的金属腿结构。
唯独刘二卫匠没这份兴致,他靠在通道壁上,一脸了然地摇头——
他早就试过了,那玩意儿根本没法研究。
外壳硬得离谱,上午他偷偷摸出重工坊里最锋利的金刚斫,卯足劲往上面划,结果斫尖都崩了个小口,外壳上却连一道浅痕都没留下。
这种硬度完全超出了当下所有材料的认知,至少目前重工坊里,还没造出能与之抗衡的东西,再围着研究也是白费功夫。
棱堡的搭建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士兵们举着夜灯搬运锁墙桩,锤头敲击的“砰砰”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临时营地则扎在石嘴山东面的平缓地带,避开了坑洼的不平整处。
一千多座行军帐篷在夜色里铺开,像一片低矮的蘑菇,劳累了一整天的远征军士兵早已钻进帐篷,均匀的鼾声在营地间此起彼伏,连守夜的哨兵都忍不住打哈欠。
唯独研究院的大帐篷里依旧灯火通明,烛火映得帐篷布上满是晃动的人影——
这群学者哪里睡得着?
白天地下大厅里的景象还在脑海里盘旋,那些流光婉转的琉璃屏、静静趴着的半球体,尤其是那些含义不明的复合符文图案,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连吃饭时都在争论符文的线条走向。
朱教授趴在桌前,后背几乎弯成了弓,眼睛死死盯着手里的记录板,连烛火晃动映在纸上的影子都没在意。
小桌上摊开的一叠毛边纸上,全是符文的分解草图,线条画得密密麻麻,旁边还标注着“像水纹”“似齿轮”的小字注释。
其实拆解开来的单个符文,他们大多认识——
虽不全是之前通用的电报符文(毕竟电报符文只有三百多个,数量有限),但当初研究院为破译古碑特意研究出的一千多个符文字体,此刻正好派上了用场,不少单个符号都能对应上已知的字义。
可麻烦就出在拆解后的组合上。
这些单个符文像被打乱的拼图,有的代表方位,有的代表数字,还有的是抽象的意象,无论怎么排列组合,都没法凑出完整的句式;
和第一间大厅里那些能拆解的符文含义的图案完全不同,透着一股毫无规律的杂乱,越拼越让人心里发慌。
程教授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指尖在纸上画着圈,纸上已经被圈出了十几个零散的符文,脸上满是无奈——
眼下实在没别的思路,只能先尽可能把拆解出的符文拼凑成完整的字,哪怕暂时连不成句,先弄明白每个碎片的意思,再慢慢琢磨整体逻辑。
http://www.hlys.cc/14005/9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