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灯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这条暂时命名为垄月铁路的线路,涉及到国家安全,涉及到大秦对长安以西万里新并入的疆域的控制,所以是有钱也得弄,没钱也得弄。赵杏儿搞不到钱,张苍就想出来彩票的办法。虽然这手段算不上光明正大。但是在未央宫侧殿的这几个人都有意无意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几个人原则上同意了蒙恬回师的想法。张诚虽然觉得自里海向西,再努努力就能到欧洲部分了,止步于此太可惜。而自里海南下,就是阿拉伯半岛,大量优质的油气能源,是维持一个发达世界最重要的资源。

  有过全球观念的张诚,来到大秦以后,随着跟随扶苏入朝,对疆域的欲望变得越来越强烈。

  虽然高奴县也能开采石油,但是石油品质和储量,显然是没有办法和阿拉伯地区的石油相比。此刻的阿拉伯半岛还是非常荒凉的区域,只有一些苦兮兮的牧羊人,实际上在石油产业出现之前,阿拉伯半岛就是艰苦和贫穷的代名词……

  这个地球上,每一块土地都有其独有的价值。那些贫瘠的土地,只不过是它们的价值尚未被发现。

  对于蒙恬所说,匈奴人去了一块“流着蜂蜜和羊奶的土地”,张诚大约猜到那块地方了。不过那也不算是什么丰腴的土地,犹太人在埃及做奴隶,逃离埃及以后,随便哪块地都会觉得甜美,就抢夺了这块叫做迦南的土地。

  这个民族从最开始就是抢劫者。他们用几千年编了一部经书,经书的主要内容就是给他们抢劫一切提供理论依据。

  犹太人进入迦南地,从一开始就是流着血与泪的征伐,无数当地原住民族都被犹太人灭族,直到两千年后,犹太人在这里做的事情依然是老样子。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作为一个华夏人,张诚对这个所谓的智慧民族并没有什么好感,坦白说,叫并无什么感觉。

  匈奴人到了那里,大概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民族之间相遇,通常会通过战争和联姻的方式进行融合。但是犹太人从来不会融合,而匈奴人从来不会做客。

  从那里再向北一点,就是伊斯坦布尔了。那里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作为一个亚洲人,张诚觉得,如果军队稍微再向东推进一点,得到伊斯坦布尔就好一点。秦是一个亚洲国家,亚洲国家的意思嘛……就是亚洲国家。

  在回去的路上,张诚一直在这么胡思乱想。蒙恬回师,对张诚来说是有一点遗憾的。

  却没注意到赵杏儿今天的心情很坏。等到回到圜阳侯府,坐在书房里面,点起电灯,才发现赵杏儿的表情不对。

  “杏儿?”张诚小心的说。

  “火车的事情真的是有点不妥,国家财计绝对支撑不起这个大项目了。”赵杏儿沉着脸。

  “张相不是已经找到钱了?”

  “张诚,用博彩得到的钱去做这样的大项目,你真的觉得合适吗?这不过是一种变相的税收,你们再怎么矫饰,它本质上也是变相的税收而已!”赵杏儿相当坚持。

  张诚并不否认这个。他能说出来的只有这么一句话:“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倒是也和税收的定义相差不多。

  “此例一开,后患无穷!”赵杏儿说。

  “难道还能比卖官鬻爵危害更大吗?”张诚想了想,却没有说出来。卖爵这事儿,历史上就曾经有过,皇朝缺钱的时候,除了加税赋就是卖官爵。卖爵就源自两汉。反倒是秦对爵位极为重视尊崇,不曾把爵位当做商品售卖。

  “事急从权吧……不过杏儿,你今天在宫中曾经说求皇帝准允,说这个男人你不要了?这是什么意思。”

  “我一时情急,口不择言。”赵杏儿也觉得自己当时太冲动,失言了。

  “一时情急就不要这个男人了?嗯?”

  “我错了……”赵杏儿低着头,在这个问题上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

  “计相也罢、巩侯也罢,都不过是一个工作,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因为工作上遇到困难,就连你男人都不要了吧?”张诚叹息。

  “实在是……一下子你弄出三千里铁路,一大笔钱砸在我头上,我实在是扛不住了……”

  “国家财计,也不是光靠你一个人,赵杏儿,计相计相,说到底,也不过是个管账的,不是真的让你当这个国家的老板。计相只不过是安排钱的用途,不是真的要你去赚钱。”

  张诚站起来在书房里踱着步。赵杏儿在宫中那一句“这个男人我不要了”,还是刺痛了张诚的心的。

  “我辞了这计相吧!这样下去,夫妻不像夫妻,家也不像家,我也不像个女人了。”赵杏儿也轻声说。做了五年的计相,自己越来越像个官,不再像那个长城大学的女班长,诚记商行的女东家,长城学报的女作者了。

  “我来调整一下,反正府邸要扩建,不行我就多在长安住一些……”张诚说。

  “那也不好,侯爷您的事业多在巩邑,在长安您就会闲下来,失去的东西就太多了。”赵杏儿在分析着两个人的得失。

  人走到一定的位置,就处处都是得失,反倒是农夫农妇,只需要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就算是幸福。

  事业误人!

  两人这样在灯下闲聊的时候,却有侍女敲门进来,说侯爷、女侯,舅爷来访,说如果侯爷女侯回来,方便的话,想见一面。

  “舅爷?哪个舅爷?”赵芃惊坐而起。

  “三爷。”侍女说。

  “快请过来!”张诚急急忙忙的说。赵三球也好久不见。特地从张村赶来,莫不是岳父家中有什么事了?

  感谢@用户名 的催更符。

  感谢大家对本书的支持和喜爱。

  今天是我来到番茄平台注册作者的第三百天。过去300个日夜,我一直在认真的写这本书。从未有一天停笔。

  这本书马上就180万字了。

  从张诚在张村开始捏泥人开始,我们陪他一起度过了这么多日夜!谢谢大家!

  欢迎加粉丝、欢迎评论催更,欢迎写书评!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http://www.hlys.cc/14007/9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