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 >第705章 我们华夏工程师,一样可以领先于全世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05章 我们华夏工程师,一样可以领先于全世界!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孟玉兰的发言,从“直流无刷电机”的理论基础讲起,逐渐深入到她设想的“电子换向”技术路径。

  她的声音清脆,但语速极快。

  显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十几页的报告,她几乎没有看稿,各种专业术语和数据信手拈来。

  会议室里很安静。

  只能听到孟玉兰的讲述声,和偶尔响起的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在场的大学生们,无一不是国内最顶尖的天才。

  即便是像林继先和谢国政这样,专业并不完全对口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虽然听不懂那些复杂的电路和控制逻辑,但他们能听懂孟玉兰描述中的兴奋。

  这项技术一旦实现,将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更别提同为哈工大电机系毕业的刘德海了。

  他坐在下面,听着自己这位老同学的发言,内心早已是震惊不已。

  变化太大了!

  若是在学校的时候,他们断然不敢交出这样一份天马行空的研究报告。

  而来到红星研究所之后,孟玉兰在短短三天拿出的东西,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

  这里有很多大胆的设想,甚至是他都不敢轻易尝试的方向。

  孟玉兰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陈宇凡坐在主位上,始终保持着平静。

  他偶尔翻看一下孟玉兰提交的报告,或是在说到重点时微微点头,但没有表露出更多的情绪。

  这一讲,就足足持续了四十分钟。

  当孟玉兰讲完最后一个字,合上报告,微微鞠躬时。

  她自己都有些惊讶,居然一口气说了这么久。

  短暂的安静后。

  哗啦啦——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无比的掌声。

  这掌声是打心眼里的。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份报告里的专业深度和大胆设想所镇住了。

  掌声渐渐停了下来。

  会议室里的气氛,非但没有轻松下来,反而变得更加凝重。

  所有人的目光,在这一刻齐刷刷的聚到了陈宇凡的身上。

  孟玉兰站在原地,双手紧紧的攥着报告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都有些发白。

  她紧张的抿着嘴唇,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其他人也都屏住了呼吸。

  这不仅仅是对孟玉兰一份报告的评价。

  这更是陈所长,对他们这批大学生的第一次检阅!

  是肯定?

  还是批评?

  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既渴望得到陈宇凡的认可,又害怕自己的研究成功在这位天才所长面前过于小儿科,会遭到毫不留情的否认。

  整个会议室,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着陈宇凡,等待他开口。

  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

  陈宇凡脸上的平静终于有了一丝变化。

  他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很是温和。

  随即,陈宇凡伸出手指,轻轻的敲了敲桌上的那份报告。

  “非常不错。”

  他开口说道。

  声音不大,但在这安静的会议室里,却无比清晰。

  “孟玉兰同志...还有电机组的同志们,你们这三天的成果,超出了我的预期。”

  “你们在报告中提出的大胆设想,特别是关于‘电子换向’的几种可能路径分析,都做的非常扎实,非常有价值。”

  “不愧是国内顶尖学府的高材生,非常不错。”

  当陈宇凡这句溢美之词说出口的时候。

  孟玉兰只觉得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瞬间一松。

  成了!

  所长的第一关,通过了!

  她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心中的激动和喜悦几乎要溢出来。

  刘德海坐在下面,也重重的松了口气。

  虽然这份报告不是他做的,但孟玉兰毕竟是他的同窗,来自于同样的学校和专业。

  孟玉兰得到了肯定,就代表他们哈工大电机系,在所长面前露了脸。

  其他小组的人,也都露出了钦佩和羡慕的神色。

  能在第一次的研讨会上,就得到这位传奇所长“超出预期”的评价,这可太牛了!

  林继先和谢国政对视一眼,心中都暗暗鼓劲,等会儿自己小组发言时,一定也不能输给电机组!

  然而。

  就在会议室的气氛因为陈宇凡的肯定而变得轻松活跃起来的瞬间。

  陈宇凡的下一句话,却让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但是......”

  他拉长了音调。

  这个转折词一出来,孟玉兰刚刚放下的心,又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刘德海的后背也猛的挺直。

  果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陈宇凡环视了一圈,将所有人错愕、紧张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这才缓缓的说出了后半句话。

  “你们的报告虽然不错,但还是不够大胆。”

  什么!

  还是不够...大胆?

  孟玉兰彻底愣住了。

  她这份报告里提出的,已经是她能想象到的......最前沿、最激进的方案了。

  这是“直流无刷电机”啊!

  是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成熟应用的技术!

  这还不够大胆?

  那...那什么才叫大胆?

  刘德海也是一脸的懵。

  他实在想不出来,在“直流无刷电机”这个课题上,还能有什么更大胆的方向。

  会议室里,雅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陈宇凡这句“不够大胆”给砸蒙了。

  陈宇凡没有理会学生们的错愕。

  他看向孟玉兰,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孟同志,你刚才提到,实现‘电子换向’需要一套精确的控制逻辑。你设想中的控制核心,是什么?”

  孟玉兰虽然紧张,但专业问题还是让她迅速冷静下来。

  她下意识的回答道:“我设想的是...是使用晶体管和逻辑门电路,来搭建一个时序控制器。通过...通过在电机轴上安装位置传感器,来获取转子信号......”

  “用霍尔元件,还是光电编码器?”陈宇凡追问。

  “这...我还在论证。霍尔元件的精度可能不够,光电编码器又太复杂......”

  孟玉兰的声音低了下去。

  这确实是她报告里的一个弱项,她还没有彻底想好。

  “都不用。”陈宇凡平静的说道。

  “啊?”孟玉兰一愣。

  陈宇凡淡淡的说道:“无论是霍尔元件还是光电编码器,都是有刷电机的老思路。我们既然要做全新的‘直流无刷’,为什么还要在电机上额外增加这些复杂的、易损的传感器?”

  “这不仅会大幅增加成本,更会严重降低电机的可靠性。”

  刘德海忍不住站了起来,急急的问道:“陈所长......如果不用传感器,我们怎么知道转子的位置?不知道位置,怎么给线圈通电换向?”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电机专业学生的心声。

  是啊!

  控制电机,必须知道转子在哪!

  这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就像开车,你必须知道方向盘在哪一样。

  陈宇凡赞许的看了刘德海一眼。

  “问得好。”

  “谁说一定要用传感器来获知位置?”

  “电机在转动时,本身就会产生一个信号,这个信号里就蕴含了转子位置的全部信息。”

  孟玉兰和刘德海的脑子,飞快的转动。

  电机转动时...产生的信号...

  忽然。

  两人如同被闪电击中,同时失声惊呼:

  “反电动势!”

  没错!

  就是反电动势。

  这是电机学里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

  可是......

  用反电动势来确定转子位置?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他们自己给否决了。

  “不...不可能!”

  刘德海的脸色都有些涨红,他激动的摆着手。

  “陈所长,反电动势的信号非常微弱。而且它是在电机启动之后才有的,启动瞬间根本没有这个信号!更别提它还夹杂着大量的谐波和噪声!”

  “用它来做控制...这...这根本无法实现啊!”

  孟玉兰也紧跟着补充道:“是的,所长。反电动势的检测和处理,在理论上就...就太困难了。我们现有的技术,根本无法从那么驳杂的信号里,精确的提取出转子位置......”

  “而且......”

  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据我所知,目前全世界的科研期刊上,都...都没有任何一篇,是关于利用反电动势进行电机控制的。”

  “全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人这样研究过!”

  她这句话,落入了会议室之中。

  陈宇凡说的这个方向,已经不是大胆了......

  这是凭空捏造,是空中楼阁。

  是在一片连地基都没有的荒地上,妄图直接建造一栋摩天大楼。

  会议室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林继先和谢国政,虽然听不懂那些“反电动势”、“谐波”之类的术语。

  但是他们听懂了孟玉兰的最后一句话——

  全世界的期刊,一篇都没有......

  从未有人研究过这些!

  这句话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

  这说明,陈所长提出的这个设想,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区!

  这...这真的可行吗?

  是不是太过于大胆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陈宇凡的身上。

  他们想看看,面对这样的质疑,陈所长会如何回应。

  孟玉兰在说完那句话后,就有些后悔了。

  她感觉自己像是在公开质疑所长,顶撞领导。

  她紧张的低着头,声音也变得支支吾吾:

  “陈所长...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只是觉得...连...连国外的那些科研机构都还没有做到...”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现在就想一步到位,做到这种程度......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她的话,代表了在场所有学生的心声。

  我们承认你陈所长是天才。

  可我们面对的,是客观的科学规律!

  我们连“有传感器”的直流无刷都还没搞明白,你就要我们去搞“无传感器”的?

  这步子是不是扯的太大了?

  面对孟玉兰近乎绝望的质疑,和满屋子学生的困惑与不解。

  陈宇凡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依旧那么平静。

  他等到孟玉兰彻底说不下去,才缓缓开口。

  “孟玉兰同志,你的担忧我完全理解。”

  “你说的也没错,这的确很难。而且,国外也确实没有人做过。”

  他的声音很平稳,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但是。”

  他又说出了这个“但是”。

  可这次,在这个词里,却带上了一股说不出的锋芒和力量。

  “我们搞科研的,一定不能墨守成规!”

  “什么叫墨守成规?”

  “就是国外期刊上有的,我们才敢去想。国外期刊上没有的,我们就觉得那是不可能的,是错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如何进步?”

  “那我们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别人嚼过的东西,又有什么区别!”

  陈宇凡的声音陡然提高,目光变得锐利无比。

  “如果我们所有的研究,都局限在已经有的成果之中,那我们永远都只是一个追赶者!”

  “我们这个研究所,还有成立的必要吗!”

  一句句的质问,如同重锤,狠狠的砸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上。

  孟玉兰的脸刷的一下,变得苍白。

  刘德海的呼吸也跟着停滞了。

  陈宇凡站了起来。

  他走到会议室的最前方,目光扫过每一个低着头的年轻脸庞。

  “反电动势控制,很难吗?”

  “很难!”

  “但是,难,就代表我们不能做吗?”

  “那些发达国家没有做到,又怎样呢?”

  “他们没有做到,不代表他们不想做,也不代表这个方向是错的!”

  “只能代表,他们也遇到了困难,他们也没有攻克!”

  “这说明什么?”

  陈宇凡伸出一根手指。

  “说明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我们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

  “他们没有做到,我们去做!”

  “他们没有攻克,我们去攻克!”

  “我们未必一定要落后于人!”

  “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只要我们一步步的去研究、去克服困难,我们就可以成功?”

  陈宇凡的声音响彻整个会议室,也震荡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我们!华夏的工程师!”

  “也一样可以领先于全世界!”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http://www.hlys.cc/14437/7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