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逛博物院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这是西周时期的玉柄铁剑。

  是的,咱们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人工冶铁工艺。

  我们可以看到,这柄剑由铁质剑身,铜质柄芯和玉质剑柄嵌接组合而成。

  经科学鉴定,这是我国目前最早的人工冶炼实物。

  从出土痕迹看,原剑身以丝织物包裹,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

  他们的历史这么宏伟吗?

  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冶铁工艺。

  他们真牛。

  “这是汉朝的‘四神云气图’。

  是华夏发现的年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

  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很好。

  时间来到了他们汉朝。

  刘彻不语,只是一味沉默。

  最好不要让他看到他的生活用品和陪葬品。

  想到汉墓十室九空。

  穷葬......不可能!

  要不,他也学始皇帝?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无异于这个长有双翼的应龙。

  我们可以看到,它呈现“S”形弯曲。

  龙的身形更是占据了画面的中央。

  我们把目光移到龙头上。

  可以看见,画面中,龙舌卷住了一个怪兽的尾部,龙身覆盖着鳞纹,背部生有双翼,足踏云气和长枝花朵等。

  而被龙舌卷住的怪兽长着鸭嘴、长颈和鱼身,身上覆盖着鱼鳞纹,背部长有羽翼。

  下方的白虎前爪攀附在仙山上,口衔着一枝长花。

  直至今日,我们也无法了解到我们的祖先究竟有没有见到龙。

  或者,龙究竟是祖先们臆想出来的。

  还是他们把一些动物的特征组合起来,由此产生出我们华夏的图腾,龙!”

  赵一清也十分好奇,“所以,你们有没有见过龙?”

  她没停,开始给大家介绍起另一种猜测,“或者,龙其实是我们把一些动物的特征组合在了一起?

  感觉这个比较靠谱一点。”

  还未放弃修仙梦的刘彻:......

  这话说出来后,一点修仙的欲望都没有了。

  龙啊!

  那可是能呼风唤雨的龙啊!

  怎么可能是臆想出来的。

  “在这幅画上,我们更是可以看到华夏古代四大神兽。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上方的朱雀长喙啄住了龙首上的一只长角,雀尾长长的飘扬在空中。

  壁画四周装饰着直线穿璧纹和云气纹等。”

  “古代真的有四大神兽和龙吗?”

  正当大家看的时候,听到了一旁小女生的问题。

  而她的妈妈则笑眯眯地讲,“当然有,要不然咱们的祖先们是怎么画出龙和神兽来的。”

  祖先们:!!!

  别问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啊!

  是前朝流传下来的。

  前朝:???

  还能这样吗?

  就是能这样。

  就算不是节假日,博物院的人数也不少。

  尤其是镇馆之宝,金缕衣前更是围满了密密麻麻的人。

  赵一清好不容易才挤进去。

  “这是一件来自汉朝的金缕玉衣,复原后由2008片玉片组成。

  也是咱们的镇馆之宝。

  经考古证实,它是西汉晚期某位梁王的金缕玉衣。”

  其他王爷:哈哈哈,放心了。

  历代梁王:......

  不是,能不能说清楚,是哪位梁王?

  刘启:......

  应该不会是他弟弟吧!

  刘武:......

  肯定不会是他吧!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使用的殓服。

  在汉代文献中,玉衣又称“ 玉匣”、“玉柙”。

  根据文献记载玉衣的使用是分等级的。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

  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

  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

  很好,介绍的很详细。

  不用介绍了。

  刘彻对自己的陵墓表示百分百的忧虑。

  有时候,祖父的话是对的。

  薄葬也是一种保护。

  可......谁不想跟始皇帝一样,死后也有自己的地下军团和无尽的财富!

  “我们也能从金缕玉衣中,看出在华夏玉文化发展进程中,两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玉器的礼制性作用在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商周的发展之后达到了巅峰。

  而汉玉的一大特色是走向极端迷信化的葬玉。

  这之后的玉器,佩玉逐渐融入了现实生活,葬玉逐渐消失。

  从此之后,进入了中国玉器发展的新阶段——世俗化发展阶段。

  因此可以说汉代是葬玉的黄金时代。

  所谓葬玉即指是为下葬而做的、用于殓尸的玉器,其起源甚早,有学者认为可以追溯至良渚文化时期。

  而金缕玉衣作为殓服。

  也反映出时人对生死的观念和态度。

  远古时代,由于人类生产技术的原始与落后,头脑的愚昧与单纯,对人之生老病死不能合理解释,于是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虚拟的‘神’的信仰。

  这种迷信思想长期统治、禁锢于人。”

  秦始皇:......

  刘彻:......

  虽然没提他们,可好像什么都说了。

  想到以前他们做过的事情。

  沉默。

  “我们可以在史书中看到很多迷信思想。

  《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日魄, 既生魄, 阳曰魂。”

  《礼记?郊特牲》,“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意思就是说,人生在世有魄附于形体之上,人死之后,附魄之尸葬埋于地,而魂则化气升天。

  可以看出,当时的主流思想便是魂归于天。

  就是当时的皇帝都无法避免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他们寄希望于术士。

  迫切地希望对方炼制出仙丹,以此突破天地的限制。

  但我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刘彻:......

  他是否得感谢没提他的名字?

  “由于受西汉前期道教文化的影响及追捧。

  他们认为天然的玉石凝结了天地精华。

  只要把玉器覆盖在尸体的表面便可以保护尸身不朽,使魂魄化气升天。

  因此,他们不仅生前热衷佩带玉器, 死后还要口含玉片,用玉石制作殓衣,厚葬之风空前绝后。

  但我们也知道,汉墓十室九空。

  在国家富足强盛之际,汉墓可以得到保全。

  但在汉末动乱之时,这些玉石却成了祸源。

  很多汉玉都是出自如今的和田玉。

  价值昂贵。

  所以,墓室的珍宝引来了盗墓者的垂涎,原本期待用玉衣来保护尸体不朽的墓主,结果却骸骨无存。

  长生不老的美梦更是粉身碎骨。”
  http://www.hlys.cc/14464/3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