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大明重开科举(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张无忌风尘仆仆地踏入皇宫,步伐急促而坚定,每一步都似乎踏在时间的鼓点上,激起宫廷内一连串隐秘的涟漪。他未及更衣,便直奔议事大厅,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速传李善长、刘伯温二人觐见!”
张无忌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侍从们面面相觑,随即不敢怠慢,分头疾行而去。
不多时,李善长与刘伯温几乎同时抵达,两人步伐稳健,却难掩心中诧异。
他们步入大殿,只见张无忌端坐龙椅之上,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迫感。
“臣李善长,参见陛下!”
李善长率先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臣刘伯温,参见陛下!”
刘伯温紧随其后,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探寻。
张无忌轻轻摆手,示意二人免礼,他的动作虽轻,却仿佛能驱散大殿内的所有疑虑与不安。
“两位先生,不必多礼,请起!”
声音温和而有力,瞬间让气氛缓和了几分。
然而,李善长和刘伯温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不解。
张无忌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正当两人心中暗自揣测时,张无忌已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战鼓初响,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今年,朕打算重开科举,选拔天下英才,共谋大业。不知两位爱卿对此有何高见?”
此言一出,李善长眼中瞬间闪过一抹狂喜,仿佛看到了自己仕途上的新篇章正缓缓展开。
他心中暗想:陛下要重开科举,这简直是天助我也!只要我能拿下主考一职,那么这朝堂之上……
他的思绪飘远,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刘伯温却眉头微蹙,目光如炬地望向张无忌,似要看透这突如其来的决策背后的深意。
他心中暗忖:“科举乃国之重器,若操之过急,恐生弊端。
况且,眼下朝局未稳,贸然开科,只怕……”
他正欲开口,李善长已抢先一步,拱手朗声道:“陛下圣明!科举取士,乃朝廷选贤任能之正道。
臣愿竭尽所能,助陛下广纳英才,共襄盛举!”
声音洪亮,言辞恳切,仿佛满腔赤诚皆系于此。
然而,刘伯温却敏锐地察觉到,李善长眼底掠过的那一丝算计。
张无忌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刘伯温,问道:“刘爱卿,可有异议?”
刘伯温沉吟片刻,终是直言不讳:“陛下,科举一事,关乎社稷根本。臣以为,当先整顿吏治,肃清积弊,再行开科,方能确保公平公正。否则,恐有小人借机结党营私,扰乱朝纲。”
李善长闻言,脸色微变,随即笑道:“刘大人多虑了!陛下英明神武,自有明断。何况,科举乃朝廷百年大计,岂能因噎废食?”
刘伯温不为所动,淡淡道:“正因事关重大,才更需谨慎。若因急于求成而致良莠不齐,反失陛下本意。”
张无忌目光深邃,在二人之间游移片刻,忽而笑道:“两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容后再议,今日暂且到此。”
李善长心中暗恼,却不敢表露,只得躬身称是。
刘伯温则神色坦然,仿佛早已料到这一结果。
二人退下后,张无忌独坐大殿,指尖轻叩龙椅扶手,喃喃自语:“李善长私心太重,刘伯温倒是忠心可鉴……这科举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殿外,李善长快步追上刘伯温,假意关切道:“刘大人方才何必拂逆圣意?陛下既有此心,我等自当竭力促成才是。”
刘伯温驻足回望,目光如寒潭般清冷:“李大人,为国举贤,当以公心为先。若存私念,终将害人害己。”
说罢,他转身离去,衣袂飘飘,背影孤直如松。
李善长盯着他的背影,眼中阴鸷之色一闪而过,低声冷笑道:“好一个清高自许的刘基!我倒要看看,你能坚持到几时!”
殿外暮色渐沉,最后一缕斜阳穿过雕花窗棂,在御书房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
张无忌负手立于窗前,凝视着宫墙外渐次亮起的灯火,眉宇间凝聚着化不开的忧思。
"陛下,刘伯温大人求见。"
王景弘尖细的嗓音打破了沉寂。
"宣。"
张无忌转身时,袖中密折滑落案几,正是锦衣卫刚呈上的李善长夜会六部郎中的密报。
刘伯温踏着月色而来,青袍玉带间悬着那柄从不离身的龟甲罗盘。
他行礼时,罗盘铜针微微颤动,仿佛感应到什么不寻常的气息。
"爱卿来得正好。"张无忌示意内侍看茶,"日间所言科举积弊,朕思之愈觉心惊。历朝历代可有前车之鉴?"
刘伯温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唐会要》,指尖在某页轻轻摩挲:"天宝六载,李林甫任主考,竟无一人及第。"
"竟有此事?"张无忌瞳孔微缩。
"彼时李林甫为排除异己,故意以'野无遗贤'为由废黜全部考生。"
刘伯温将书册展开,墨香混着陈年纸浆味在烛火中弥漫,"实则暗通关节者尽得美官,如杨国忠之流皆由此入仕。"
窗外忽起一阵狂风,吹得烛火明灭不定。张无忌的影子在墙上剧烈摇晃,如同他此刻翻腾的心绪。
他想起日间李善长眼中闪过的贪婪,与密折上那些深夜往来的名单何其相似。
同时,李善长府邸的密室内,五六名官员正围着青铜灯盏窃窃私语。
灯影将他们的面容扭曲成鬼魅般的形状。
"刘基那老匹夫竟敢阻挠科举!"
刑部侍郎王焕之拍案而起,腰间鱼袋撞在案角发出闷响。
李善长把玩着手中的和田玉镇纸,冰凉的玉质映着他森冷的笑意:"明日早朝,尔等需联名上奏。就说..."他忽然压低声音,众人不得不前倾身体,像一群嗅到血腥的豺狼。
御书房内,刘伯温已讲到北宋"南北榜案"。
他蘸着茶水在紫檀案几上画出一道蜿蜒的曲线:"黄河为界,北人进士仅占十之一二。欧阳修主张唯才是举,却遭司马光以'维系纲常'为由反对。"
张无忌突然起身,佩剑撞上案几,茶渍晕开如血。
"所以爱卿认为,科举不公轻则埋没英才,重则动摇国本?"
"陛下明鉴。"刘伯温深深拜下,罗盘铜针突然定定指向东南——正是李善长府邸的方向。他眉头几不可察地一皱,继续道:"臣请先彻查礼部历年卷宗,尤其要注意..."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锦衣卫指挥使跪在门外,汗珠顺着铁面具边缘滴落:"禀陛下,刚截获浙东举子联名血书,控诉有人兜售今科试题!"
张无忌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出爆豆般的脆响。
他望向刘伯温,发现对方罗盘上的铜针正在疯狂旋转,最终颤颤巍巍地停在"凶"字上。
喜欢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http://www.hlys.cc/15076/4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