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统一战线:晋绥军、中央军为江晨挥师北上,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
在下潘凤,字无双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红楼群芳谱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权倾天下,皇帝也怕我三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大唐秦公子
我也是皇叔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江晨的独立纵队秣兵历马的时候。另一边。
闫老西的大帅府里。
年过五旬的闫老西怒吼着:“娘的!江小子能拿太原,咱晋绥军难道是吃干饭的?”
他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三道红痕:“传我命令,34军、61军还有中央军的14军。”
“就近找小鬼子的据点打!咱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
“是,司令!”
……
此时,山城黄山官邸内。
常凯申正对着电报眉头紧锁。
“太原既克,山西日军必乱。”
他指尖在电报上重重一点,对着参谋总长说道:“电令晋南中央军14军,晋西晋绥军34军、61军。”
“即刻对当面日军发起攻势,牵制其增援太原的兵力。”
“记住,要让世人看看,国军主力尚在,绝非只能依靠地方部队!”
“是,委座!”
……
很快,两道命令顺着电线传向山西各地时,军队早已厉兵秣马。
此时晋绥军在山西的部署呈“品”字形分布:34军驻守晋西柳林、离石一带,防范日军从汾阳西进。
61军布防晋南洪洞、赵城一线,扼守同蒲铁路南段。
中央军14军则驻扎在晋东南长治、潞城地区,与日军第36师团主力对峙。
而日军在山西的兵力部署已显颓势。
第1军下辖的第36、41师团及独立混成第3、4旅团分散在各交通线。
太原失守后,驻汾阳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临汾的第41师团一部、长治的第36师团支队正准备北上增援。
却不知一场恶战已在眼前。
晋绥军34军115师是闫老西麾下的老牌部队。
虽说是“师”级编制。
实则满编不足7000人,下辖3个步兵团、1个山炮营。
装备更是参差不齐,士兵大多使用汉阳造步枪,每连只有3挺捷克式轻机枪,山炮营仅有4门75毫米山炮,炮弹还不足百发。
师长郭宗汾是山西讲武堂出身,打了二十年仗,最擅长利用地形打伏击。
他们的对手是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第12大队,下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小队,总兵力约800人。
日军装备有92式重机枪6挺、92式步兵炮4门,每个中队配备12挺歪把子轻机枪。
士兵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还携带了20具掷弹筒。
此时,这支队伍原本奉命从汾阳出发。
沿汾离公路北上增援太原,却一头撞进了115师的埋伏圈。
10月18日拂晓,汾阳西岭的山坳里弥漫着浓雾。
115师343团的士兵们趴在冰冷的岩石后,手指扣着扳机,枪托抵着肩膀。
郭宗汾站在山头上的观察哨里,望远镜里隐约能看到公路尽头扬起的尘土。
日军车队来了。
“传我命令,等鬼子先头部队过了隘口,再打信号枪。”
郭宗汾放下望远镜,声音压得很低。
他知道,日军的先头部队必定警惕性高,要等大部队进入伏击圈,才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七点整,日军先头的摩托车队慢悠悠地驶进隘口。
车上的鬼子端着枪四处张望,却没发现岩石后黑洞洞的枪口。
紧随其后的是十辆卡车,车厢里挤满了日军士兵。
有的还在啃着饭团,有的靠在车厢板上打盹。
当最后一辆载着山炮的卡车驶进隘口时,郭宗汾猛地举起手。
一枚红色信号弹“嗖”地窜上天空。
“打!”
随着一声令下,山坳两侧的山坡上顿时枪声大作。
343团的士兵们将手榴弹捆成束,朝着日军卡车扔去。
“轰隆”一声巨响。
最前面的两辆卡车瞬间被火焰吞没。
日军士兵从车厢里跳出来,还没站稳就被机枪扫倒。
“八嘎!!!”
日军大队长松井少佐反应极快。
他拔出指挥刀,嘶吼着命令部队展开反击。
哒哒哒……
机枪中队的士兵迅速架起92式重机枪。
对着山坡疯狂扫射,子弹打在岩石上迸出火星。
郭宗汾见状,立刻命令山炮营开火。
蹭蹭蹭……轰轰轰……
轰隆隆……轰隆隆……
4门山炮朝着日军机枪阵地猛轰。
虽然炮弹不多,但每一发都精准地落在鬼子阵地上,炸得日军血肉横飞。
战斗从拂晓打到中午,日军多次试图冲出隘口,都被115师的士兵打了回去。
藤原少佐眼看突围无望,便想派人回汾阳求援。
可通讯兵刚跑出没几步,就被埋伏在路边的狙击手一枪爆头。
到了下午。
日军的弹药快打光了,士兵们开始抢夺同伴的枪支弹药。
有的甚至端着刺刀冲向山坡,想要和115师士兵拼白刃。
343团团长刘墉见状,拔出腰间的大刀,高喊:“弟兄们,跟小鬼子拼了!”
士兵们纷纷跳出掩体,举着大刀、端着刺刀冲了下去。
山坡上顿时响起了兵刃碰撞的“叮叮当当”声。
还有士兵们的呐喊声、鬼子的惨叫声。
刘墉一刀劈倒一个鬼子。
刚想喘口气,又有一个鬼子从背后扑来。
他猛地转身,用刀柄顶住鬼子的胸口,再一刀刺进鬼子的小腹。
战斗异常的激烈。
傍晚时分,战斗终于结束。
山坳里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烧毁的卡车。
115师的士兵们疲惫地坐在地上,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在清点战利品。
郭宗汾走到松井少佐的尸体旁,看着他手里还紧握着的指挥刀,冷哼一声:“想增援太原?”
“先问问老子的刀答应不答应!”
此役,晋绥军115师伤亡1200余人,其中阵亡580人,伤620人。
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第12大队几乎全军覆没,800人中阵亡650人,被俘120人,仅有30余人侥幸逃脱。
115师不仅缴获了日军的4门步兵炮、6挺重机枪。
还截获了日军运往太原的大批弹药和粮食,彻底粉碎了日军从汾阳增援太原的计划。
“弟兄们,打扫战场!”
……
此时,另一边。
中央军14军85师是嫡系部队,满编1.2万人,下辖3个步兵团、1个野炮营、1个工兵营。
装备在国军中算得上精良。
士兵大多使用中正式步枪,每个连配备6挺捷克式轻机枪。
每个营有1个重机枪连(配备4挺马克沁重机枪),野炮营拥有6门75毫米野炮。
还有1个迫击炮连,配备12门82毫米迫击炮。
师长王仲廉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曾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作战经验丰富。
而他们的对手是日军第36师团第223联队第1大队,驻守在长治外围的张庄据点。
该大队下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中队。
总兵力约1000人,装备有92式重机枪8挺、94式山炮6门、掷弹筒30具。
还在张庄外围修建了三道防御工事。
第一道是铁丝网,第二道是鹿砦,第三道是碉堡群。
每个碉堡都配备了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
这支部队原本计划从长治出发,沿邯长公路北上,却被85师拦在了张庄。
10月20日清晨。
长治外围的张庄据点笼罩在薄雾中。
85师253团的士兵们趴在距离据点500米的麦田里,看着前方的铁丝网和碉堡,手里的步枪早已上膛。
王仲廉站在指挥部里,对着地图对各团团长说:“张庄是长治的门户,拿下张庄,就能卡住日军北上的通道。”
“253团从正面进攻,254团绕到据点后方,切断鬼子的退路,255团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
八点整,王仲廉下达了进攻命令。
野炮营的6门野炮首先开火,炮弹呼啸着飞向张庄据点,碉堡群顿时被烟雾笼罩。
253团团长李守正挥舞着驳壳枪,高喊:“冲啊!”
士兵们从麦田里跃起,朝着据点冲去。
可刚冲到铁丝网前,日军的机枪就响了。
碉堡里的重机枪喷出火舌,子弹像雨点般落在士兵们身边,不少士兵倒在了血泊中。
李守正见状,立刻命令迫击炮连开火。
12门迫击炮朝着碉堡群猛轰,虽然没能彻底摧毁碉堡,但也压制住了日军的火力。
工兵营的士兵们抱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冲到铁丝网前,将炸药包放在铁丝网上。
“轰隆”一声。
铁丝网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冲过去!”
李守正大喊,士兵们顺着缺口冲了进去,却又遭到了鹿砦后的日军射击。
日军士兵躲在鹿砦后,用掷弹筒朝着253团士兵发射榴弹,不少士兵被炸伤。
李守正心急如焚。
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突破鹿砦,部队的伤亡会越来越大。
就在这时,254团传来消息。
他们已经绕到了张庄据点后方,正在攻击日军的补给站。
日军大队长小林中佐得知后路被断,顿时慌了神。
他命令炮兵中队朝着后方开火,想要阻止254团的进攻。
可这样一来,正面的火力就减弱了。
王仲廉抓住这个机会,命令253团全力进攻。
同时让野炮营将炮火转向日军的炮兵阵地。
很快。
253团的士兵们趁机冲过鹿砦,朝着碉堡群发起冲锋。
有的士兵抱着炸药包,冲到碉堡下,拉开引线后迅速撤离,碉堡瞬间被炸毁。
有的士兵则爬上碉堡,朝着里面扔手榴弹,碉堡里的日军惨叫声不断。
小林中佐见大势已去。
便组织残余兵力,想要从据点西侧突围,却遭到了255团的伏击。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张庄据点终于被85师攻克。
当士兵们将青天白日旗插在据点的炮楼上时。
王仲廉站在炮楼前,看着满地的尸体和武器,感慨道:“这一仗,打得值!”
此役,中央军14军85师伤亡2300余人,其中阵亡850人,伤1450人。
日军第36师团第223联队第1大队阵亡780人,被俘150人,仅有70余人突围逃脱。
85师不仅攻克了张庄据点。
还缴获了日军的6门山炮、8挺重机枪、30具掷弹筒,彻底切断了日军从长治北上增援太原的通道。
……
另一边。
晋绥军61军196师驻守在晋南洪洞一带,兵力约8000人,下辖3个步兵团、1个山炮连。
装备比34军稍好一些。
士兵使用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
每个连有4挺捷克式轻机枪,山炮连有2门75毫米山炮。
还有6门82毫米迫击炮。
师长姜玉贞是河北南宫人,性格勇猛,打仗悍不畏死。
曾在忻口会战中率部坚守原平,立下赫赫战功。
他们的对手是日军第41师团第234联队第2大队。
这支队伍约900人。
下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小队,装备有92式重机枪7挺、92式步兵炮3门、掷弹筒25具。
该大队原本从临汾出发,沿同蒲铁路北上,准备增援太原,却在洪洞郊外与196师遭遇。
时间来到10月22日下午。
洪洞郊外的官道上。
196师586团的士兵们正沿着公路行军。
他们接到命令,前往洪洞以北的赵城设防,却没想到在半路遇到了日军。
586团团长张汉民正骑着马走在队伍中间,突然听到前方传来枪声。
他立刻翻身下马,对身边的参谋说:“快,派人去看看怎么回事!”
没过多久,侦察兵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说:“团长,前面遇到小鬼子了。”
“大概有几百人,正朝着咱们这边来!”
张汉民眉头一皱,心想:“不好,这肯定是去增援太原的鬼子。”
他立刻命令部队展开战斗队形。
586团1营在公路左侧设防,2营在右侧设防,3营作为预备队,迫击炮连则在后方架设迫击炮。
很快,日军就出现在了公路尽头。
日军大队长山本三十次郎少佐看到前方的晋绥军,先是一愣。
随即拔出指挥刀,命令部队发起进攻。
日军士兵端着步枪,朝着586团的阵地冲来,机枪中队的士兵则架起重机枪,对着阵地疯狂扫射。
哒哒哒……
张汉民站在阵地后方,沉着地指挥战斗:“迫击炮连,瞄准鬼子的机枪阵地!”
“1营、2营,给我顶住!”
蹭蹭蹭……轰轰轰……
迫击炮连的6门迫击炮同时开火。
炮弹落在日军机枪阵地附近,炸得鬼子东躲西藏。
1营和2营的士兵们趴在战壕里,等鬼子靠近后,再一起开枪,日军士兵纷纷倒地。
“八嘎!!”
山本三十次郎少佐见正面进攻受阻,便命令一部分士兵绕到586团的左侧,想要从侧面偷袭。
张汉民早有防备。
他命令3营1连前去增援左侧阵地。
3营1连连长赵德胜带着士兵们赶到左侧时。
日军已经冲了上来,赵德胜高喊:“弟兄们,跟小鬼子拼了!”
“杀啊!”
“冲啊!”
士兵们举着刺刀,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
赵德胜手持大刀,左劈右砍,一个鬼子朝着他刺来。
他侧身躲过,一刀砍在鬼子的肩膀上,鬼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可就在这时,另一个鬼子从背后偷袭,一刀刺中了赵德胜的腰部。
赵德胜忍着剧痛,转身一刀将鬼子劈死,自己却倒在了地上。
士兵们看到连长牺牲,士气更加高涨,纷纷朝着日军冲去,硬是将日军的偷袭打了回去。
白刃战更加的激烈。
战斗从下午一直打到深夜,双方都伤亡惨重。
山本三十次郎少佐见久攻不下,又担心拖延时间会影响增援太原的任务,便想撤军。
可张汉民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命令部队发起反攻。
“杀啊!”
士兵们从战壕里跃起,朝着日军冲去。
日军士兵早已疲惫不堪,根本抵挡不住586团的进攻,纷纷向后撤退。
“绝不能放走任何一个小鬼子……”
“追……”
张汉民带着士兵们一路追击,直到天亮才停止。
此时,公路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武器。
586团的士兵们也累得坐在地上,有的在哭泣,有的在擦拭武器。
张汉民走到赵德胜的尸体旁,默默地脱下军帽,对着尸体敬了一个军礼:“赵连长,你放心,小鬼子跑不了!”
此役,晋绥军61军196师伤亡1500余人,其中阵亡720人,伤780人。
日军第41师团第234联队第2大队阵亡620人,伤210人,仅有70余人逃脱。
196师虽然伤亡较大,但成功阻滞了日军北上的步伐,为后续部队的部署争取了时间。
……
很快,晋绥军和中央军同时对日军发动进攻的消息传到了江晨的耳朵里。
……
http://www.hlys.cc/15115/4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