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官场智斗 >第867章 一个故事,引出一个产业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67章 一个故事,引出一个产业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晚餐,我带舒展陪五位客人吃饭。桌上有三位不喝酒,特别是曲云华滴酒不沾,所以就只上热豆浆。

  不喝酒,饭就吃得快,一会儿就吃完了,我们就都到郦总房间坐坐。

  舒展给郦总两人开的是一个商务套间。

  大家在客厅坐下,舒展给大家泡了一轮茶,端到茶几上后,就退出房间。

  我说:“一回生,二回熟,景少云同志,你是专家,向郦总、曲总介绍一下蒙达种茶的历史,我和李总,张总旁听。”

  景少云笑道:“书记不是旁听,是我应该向书记和客人们仔细介绍一下情况。”

  他从蒙达种茶的历史说起,说蒙达茶称为【蒙茶】,历史上,蒙茶还是有名气。只是时代变迁,现在就几乎没人种茶了。

  然后,他就谈到了种茶的一些必要条件。茶树是典型的喜酸植物。

  由花岗岩、页岩、片麻岩风化形成的土壤。通常是酸性的。插天峰正是这种土壤。

  茶树不耐涝,积水会使根系缺氧,插天峰山下的梯土,既存水,又不会形成水涝,也符合这一要求。所以,插天峰实在是个种茶的好地方。

  景少云说完,曲总点头道:

  “景先生不愧当过茶叶公司的经理。也是种茶高手。既然插天峰有种茶历史,又有这么好的土质,那明天我们去看看吧。”

  我说:“明天就由景经理带路。我们看完再回这里一起吃饭。”

  景少云说道:“书记,中午不一定回来吃饭。我有个亲戚就住在山脚,干脆中午就到我亲戚家里吃。他也会种茶,郦总、曲总也可以和他交流交流。”

  我说:“行。那我们明天都到接待处吃早餐。”

  次日,景经理就开着一辆半新不旧的小车来了,我陪大家吃过早餐,由景经理带路,出了接待处,一直往东。

  蒙达城不大,七八分钟就出了城,再往前走四五公里,就到了插天峰山脚。

  一会儿就来了一位50多岁的汉子。

  景经理介绍,这是他表弟,姓刘。

  在他表弟的带领下,我们才找到一条路。沿着这一条路,才看到一个缓坡。

  这缓坡上有一坡茶树,是老刘自己种的,他介绍说,自己主要靠这茶山的收入,加上打点猎,维持全家的开支。

  茶树上长出了嫩叶,曲云华摘了几叶到嘴里嚼咀。对我笑道:“书记,是好茶。”

  除了这一片茶地之外,其他地方就没有什么看的了。这些年禁山,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矮树柴木。

  景经理有些遗憾,对我们说:“到我表弟家坐坐,听他讲一讲这茶山的历史。”

  大家下坡,来到山脚刘家。

  刘家倒是打扫得干干净净。他把我们领到客厅请坐。他妻子就泡茶端果品。

  曲云华端起茶品尝了一下,立即称赞:“好茶。”

  我也喝一口,比上次曲云华泡给我的茶更香甜,也许这是新叶吧。

  景少云说:“我表弟叫刘丰,丰收的【丰】,他的祖辈中有一位商人叫刘孟桂,清朝时,孟桂先生是我们蒙达最大的茶商。”

  “哦——”我们一齐惊叹。

  景少云说:“丰老弟,你讲讲你祖先的故事。郝书记特别重视文化,看在这里能不能听到有用的茶文化。”

  刘丰笑道:“没什么故事,就是我祖上的茶叶生意做得特别大,把我们蒙达茶叶做到武汉去了。”

  曲云华说:“就讲讲你祖先在武汉的故事。”

  刘丰想了想,讲起了他祖先的故事。他说,孟桂先生在武汉设点销茶,蒙达附近十来个县都种茶,纷纷把制好的茶,沿水道运至武汉销售。

  有一年,船队到汉口上不了码头。

  大家问:“为什么上不了码头?”

  刘丰解释,码头有帮派,一些有势力的帮派控制了码头,不是船到了就可以卸货,要排队要等候。

  结果那年五月,下了有史以来一场最大的暴雨。

  大家想往岸上搬货避雨,出高价也找不到工人。因为一不小心,人都会吹到长江里喂鱼。

  烤好的干茶被雨一淋,还能销售出去吗?就算晒干也是次等货,没人要了。当时的茶叶主要是出口欧州和俄罗斯,他们很挑剔的。

  这场雨太大,茶商的干茶被泡在水里。有些人自认倒霉,这雨连下四天,干茶都泡发了。

  有些客户就干脆把茶叶往长江里一推,因为船是租的,不把货卸掉,这船费也付不起。

  再说,大太急,船被大水冲走,也赔不起。

  所以,大家纷纷把淋得浇湿的茶叶往长江里丢。

  孟桂先生反其道而行,组织同乡冒雨把茶叶一麻袋一麻袋地往岸上的仓库搬。

  只要付得起价,还是有人来搬的。

  最后,这些湿了的,半干半湿的茶叶全搬到他自己租来的仓库里……

  大家听到这里,忍不住发问:“搬进仓库,等出太阳再晒干?”

  刘丰点点头。

  曲云华说:“再晒干就没有多少茶味了,茶不能两次见水。”

  刘丰说:“孟桂先生自有办法。”

  众人望着他,听他说下去。

  刘丰说,孟桂大人等出太阳时,再把这些茶叶摊开晒干,又收购一些香草菊花,也晒干,采购了当时外国进口的花洋布,制成枕头。

  再把干茶叶、干香草、干菊花塞进去,制成当时非常有名的【茶枕】。

  宣称安神催眠,补脑益智,明目皓齿。那销路是好得不得了。比原来卖干茶还赚钱……

  没等他说完,众人拍腿、拍桌、拍椅。

  李旭日拍大腿:“你祖上在哪个朝代都可发财致富。”

  曲云华端起茶杯又放下:“我们也可以学你祖上,不要下大雨,就把一些次等茶叶做成【茶枕】。”

  我说:“这是个启迪思维的好故事。这山上有金银花,野茶花,各种各样的花,都可以晒干,与次等茶叶混合,制成各种【药枕】、【茶枕】。”

  大家一听,思路大开,围绕着山里的花草,想出无数花草枕头的名称。

  我说:“今天来得相当好。我们一定要种茶吗?要种。但我们还可以开发出其他产品,像大家所说的药枕、香草枕、茶枕……”

  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各人提建议,连一向只说办个茶馆的曲云华也说:

  “不来蒙达,我只想办个茶馆。来了蒙达,我对枕头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嘛,我有些睡不觉,看制个什么药枕,把失眠治好。”

  旭哥再拍大腿,说:“我到这儿来种药。既卖药也卖药枕。”

  大家就坐在老刘家商讨开发以茶叶,药枕为主的产业来,谈得热火朝天。

  我说:“反正公家不办企业,现在是私企的天下,要办,你们几个人联合办,但一定要加上景经理,老刘。你们认真讨论,仔细商量,地委行署绝对支持你们。”

  曲云华表示,他们不住接待处了,就到老刘家住几天,再仔细了解插天峰的情况。

  李旭日说:“张总回去管农庄,我也到这儿住几天。”

  中午,就在老刘家吃饭。大家频频碰杯,十分兴奋。

  李旭日说:“老刘,还有什么故事,下午我们再看一看,晚上接着讲。”

  老刘说:“还有。平时没几个人来我家,你们愿意住到我这儿,也热闹热闹一番,晚上再跟你们讲讲孟桂先生的故事。”
  http://www.hlys.cc/15434/8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