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真假难辨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那怎么行。”韩云逸从兜里掏出一百块,“我买下来。”

  “太多了。”

  “不多。手艺值这个价。”

  老板推辞不过,收下了钱,把斧子包好递给韩云逸。

  拿到钱后,韩云逸直接去了建材市场,订了十块大理石台面和配件。又联系了几家供应商,把台球杆、记分牌、灯具这些都订齐了。

  忙完这些,已经是傍晚了。

  他骑车回家,路过菜市场时,看见一群人围在一个摊位前。

  “假的!这东西绝对是假的!”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很尖锐。

  韩云逸好奇,停下车挤进人群。

  原来是个卖古董的摊子,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摊上摆着些瓶瓶罐罐。那个中年女人正拿着一个瓷碗跟老头理论。

  “我花五百买的,你现在说是假的?”女人涨红了脸,“你开古董摊的,卖假货骗人!”

  “我说了是老货,可没说是官窑。”老头也不示弱,“你自己非要按官窑的价买,怪得了谁?”

  “你就是骗子!”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韩云逸看了看那个碗,确实是民窑货,最多值五十块。不过从包浆和釉色来看,年代倒是不假,应该是清末的东西。

  “大姐,这碗确实是老的,只是不值那么多钱。”他劝了一句。

  “你懂什么?”女人瞪了他一眼。

  韩云逸也不生气,转身准备走。

  “小伙子等等。”老头突然叫住他,“看你挺懂行,帮我看看这个。”

  他从摊子下面拿出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躺着一块玉璧。

  韩云逸接过来仔细看。玉璧呈青白色,中间有个圆孔,表面雕刻着谷纹。他用手摸了摸,玉质温润,分量也对。

  “汉代的?”他问。

  “你真有眼力。”老头笑了,“这是我前几天从农村收来的,人家说是祖上传下来的。”

  “多少钱收的?”

  “八百。”

  韩云逸心里一动。汉代玉璧存世量不少,但这块成色这么好的不多见。如果是真的,至少值两三万。

  “老爷子,这块玉你打算卖多少?”

  “三千。”老头伸出三根手指,“我也不多要,赚点辛苦钱就行。”

  韩云逸知道老头在试探他。如果他真懂行,就该知道这玉远不止三千。但如果他不懂,可能会觉得太贵。

  “两千五,卖不卖?”他开口还价。

  老头眼睛一亮:“成交!”

  韩云逸心里暗笑。老头这么痛快答应,说明他自己也拿不准这玉的真假,能卖出去就是赚。

  他数了两千五的现金,拿过玉璧。

  “小伙子,你还真挺会砍价。”老头收起钱,“不过我得提醒你,这玉我也吃不准是真是假,买了可别后悔。”

  “不后悔。”韩云逸把玉璧装进包里,“谢谢老爷子提醒。”

  回到家,他立刻拿出紫外线灯检查。玉璧在紫光下显出淡淡的荧光,这是古玉的特征。他又仔细观察雕工和沁色,基本可以确定是汉代真品。

  这趟真是赚大了。

  接下来几天,韩云逸一直在忙台球厅的事。老赵那边进展很快,十张台子已经做了七张。韩云逸又找了个临街的门面,签了三年合同。

  装修的时候,他特意去了趟省城,参观了几家生意好的台球厅,把人家的布局和经营模式都记下来。

  回来后,他按照省城的样子重新设计了店面。除了台球桌,还设了个小卖部,卖饮料和零食。又在墙上贴了些台球明星的海报,营造氛围。

  忙活了半个月,台球厅终于开业了。

  开业第一天,韩云逸请了几个台球高手来表演。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都想看看这新鲜玩意儿。

  “一小时五块,不限人数。”韩云逸在门口喊,“第一天开业,前十桌打八折!”

  很快就有人进来尝试。开始大家都不太会打,经常把球打飞。但玩了一会儿就上瘾了,纷纷表示下次还来。

  第一天就收了三百多块。

  老赵高兴得合不拢嘴:“云逸,你这眼光真准!照这样下去,半年就能回本了。”

  “别高兴得太早。”韩云逸说,“现在是新鲜劲儿,过段时间人可能会少。咱们得想办法留住客人。”

  “怎么留?”

  “搞会员制,充值有优惠。再组织些比赛,发奖品。”韩云逸早就想好了,“对了,还可以跟学校合作,给学生打折。”

  老赵连连点头:“还是你脑子活。”

  台球厅的生意越来越好。一个月后,每天的营业额稳定在五六百块。韩云逸和老赵商量,打算再开一家分店。

  就在这时,德兴当的老板打来电话。

  “小韩,有件事想请你帮忙。”老板的声音有些急,“今天来了个客人,拿了幅画要当。我看不出真假,能不能麻烦你过来一趟?”

  “现在吗?”

  “对,人就在店里等着。”

  韩云逸看了看表,还不到中午:“行,我马上过去。”

  他骑车赶到德兴当,老板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在楼上雅间。”老板压低声音说,“那人说这画是明代的,要当五万块。我实在拿不准。”

  两人上楼,推开雅间的门。

  房间里坐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考究,气质不俗。看见韩云逸进来,男人站起身打招呼。

  “这位就是我说的鉴定专家。”老板介绍。

  “您好。”男人伸出手,“我姓林。”

  韩云逸跟他握了握手,目光落在桌上的画轴上。

  画轴用黄绫包着,保存得很好。男人小心地打开,露出里面的画。

  这是一幅山水画,画面上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笔法苍劲有力,意境深远。

  韩云逸凑近仔细看。画的左下角有款识:“嘉靖二十年春,文徵明”。

  他心里一惊。文徵明是明代四大家之一,这要是真的,可就了不得了。

  “能拿到外面看看吗?”他问。

  “当然。”林先生很配合。

  韩云逸把画拿到窗边,借着自然光检查纸张和墨色。纸是明代的竹纸,墨色也符合年代特征。他又仔细观察笔法和印章。

  看了十几分钟,他基本有了判断。

  韩云逸把画放回桌上,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http://www.hlys.cc/15644/5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