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章 三征高句丽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任小天缓了缓继续说道:“再说急功近利。

  刚才我就说过,杨广在位的时候搞了许多大工程。

  在封建王朝时期,可没有后世那般多的工程器械。

  无论是开凿河道还是修筑城池都得靠最为原始的人力。

  如果只是完成一个工程那还好说。

  可大运河、洛阳城乃至于修建长城这些可都是劳时费力的浩大工程。

  其中需要的劳动力自然就是海量的。

  为此杨广不惜抽调两千万人次的劳役来建设这些工程。

  且不说这已经占了隋朝近一半的人口。

  这些劳役还都是壮年成年男子。

  他们这么一走家里的地谁来种?家人又要谁来养?

  就算劳役也有工资可拿,可离家数年,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也顾不上。

  更不用说在劳役期间病死、累死的人了。

  当初秦时不就因为征发劳役引起陈胜吴广起义吗?

  百姓被逼的没有活路,哪能不揭竿而起呢?”

  众人听的连连点头。

  曹昂也是深以为然。

  黄巾起义为什么能够席卷天下?

  还不是百姓被逼的没有路走?只能从贼以换取生计。

  搏一把或许会死,但总比慢性死亡强的多。

  他父亲曹操又为何要设立屯田令?也是为了帮助流离失所的百姓能够活下去。

  (屯田令推行于196年,曹昂死于197年)

  这个杨广如此的劳民伤财,如何不引起百姓的反抗?

  如果说他真的是在乎民计民生的皇帝,那又岂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疯狂搞建设呢?

  难道他不明白与民休息的道理吗?

  “无非是杨广想要超越之前的皇帝,做出一份前人所没有的功绩来。

  所以我才会说他急功近利。

  这些需要数代人才能完成的工程,他居然在短短十四年的时间里完成。

  这其中百姓的生活被压榨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至于性格偏激,这一点在三征高句丽上也能看得出来。

  高句丽由于实力提升导致野心迅速膨胀,杨广想要征讨也无可厚非。

  但是他的做法就很不明智了。

  为了打一个偏远的高句丽,他不惜发动全国之力。

  甚至亲自挂帅前往征讨。

  可是隋炀帝打仗的本事一般,第一次由于指挥失当导致惨败。”

  赵煦嗤笑一声:“没有那个本事还学人御驾亲征。”

  这话一出朱见深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毕竟他父皇朱祁镇还不如杨广呢。

  杨广好歹全身而退,朱祁镇却被迫留学瓦剌。

  刘启不解道:“朕记得杨广是会打仗的啊?之前灭亡南陈不是挺顺利的吗?”

  任小天笑着解释道:“南陈和高句丽的情况可不一样。

  当时已经日薄西山的南陈军事实力和高句丽不能相提并论。

  何况高句丽的环境也远比南陈那般江南之地要更为艰苦。

  再者杨广灭南陈时虽然是名义上的主帅,但却没有直接承担进攻的重任。

  换言之灭南陈的人应当是韩擒虎和贺若弼。

  杨广此人虽然也算是知兵,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军事将领。

  打不过崛起的高句丽其实很正常。

  本来杨广只需要派遣一员大将前往即可。

  就算是战事不利,也不会影响大局。

  可杨广当时为了证明自己,非要自己带兵前往,最后落了个大败的下场。”

  当时韩擒虎和贺若弼虽然已死,但隋朝也并非无人可用。

  无论是张须陀、周法尚还是来护儿,完全都可以担任大军的主帅。

  “本来一次战败也无妨,毕竟隋朝的底子在那里摆着呢。

  可杨广这个人性格十分的偏激,吃一堑不知道长一智。

  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结果双方正在僵持的时候,后方杨玄感掀起了叛乱。

  杨广迫于无奈只能回师平叛,高句丽趁乱掩杀,杀死隋军数万人。

  等平定杨玄感之后,杨广力排众议第三次征讨高句丽。

  这个时候隋朝国内已经起义四起,然而高句丽国中也早已困顿。

  最终高句丽王被迫请降,本来已经支撑不下去的杨广也干脆回师。

  结果就是起义已经成燎原之势,想要镇压十分困难。

  可以说就为了这么一个高句丽,杨广是把整个隋朝都给搭进去了。”

  刘恒举手问道:“当初朕看到这段历史就觉得奇怪。

  那高句丽明明占地不算广,为何杨广倾尽全国之力都拿不下呢?”

  任小天失笑道:“先前我说了,高句丽位于辽东之地。

  气候本就不利于长期作战。

  杨广也不是傻瓜,于是选择夏秋之际进攻高句丽。

  然而那会气候虽然不冷,但却赶上了雨季。

  道路泥泞不堪,极大影响了进攻速度和物资转运。

  再加上杨广不肯放权给下面的将军,遇事都需要向杨广请示后才可进军。

  诸位想来都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就这么一层层请示下来,战机都被耽误了。

  而且杨广大军虽众,但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

  水陆两军将领争权导致爆发内讧,最终导致平壤战役失败。”

  刘恒微微摇头。

  内部都乱成这样,那焉有不败之理?

  “仅仅是第一次东征,杨广就发动了仅一百二十万大军。

  为了维持大军的用度,杨广又征召了二百余万民夫转运辎重。

  而且为了建造战船,船匠日夜都泡在水里赶工。

  等到战船建好后,许多人下半身都已经腐烂生蛆。

  近乎一半的工匠都因此感染而死。

  若再加上死于转运辎重的劳役民夫,那不下于数十万之巨。

  其中耗费的粮草和辎重更是不计其数。”

  曹昂听的咋舌不已。

  自己父亲要是有这么富裕的家底,怕是早就把乱世统一了吧?

  (曹昂还不知道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败)

  李世民看向刘恒说道:“汉文帝可莫要小瞧了高句丽。

  他们人虽比我们少,但却极为善战。

  加上他们占据地势之利,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世民征讨高句丽虽有几胜,但却一直没能彻底消灭。

  直到唐高宗李治时才趁着高句丽内乱之机将高句丽彻底灭亡。

  连李世民都没能做到的事情,杨广就更难了。
  http://www.hlys.cc/15721/16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