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汉武帝穿越曹操 >第415章 荀彧叔侄的算计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15章 荀彧叔侄的算计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族叔,看来你之前和魏公果然没有猜错。”

  此时的许都城内,荀彧、荀攸叔侄二人正在府中饮茶。

  “刚收到前线送回来的消息。

  孙策最终还是向魏公低头了。”

  荀攸把玩着手里的茶杯,一脸凝重道:

  “族叔,如今天下太平已成定局。

  各方的斗争恐怕要转入地下了。

  对于魏公府里那几位公子,你是怎么看的?”

  荀彧抿了口茶,叹口气道:

  “明公晋升魏公那一刻,就已经在担心后院起火了。

  这才有意把三位最有可能继承爵位的公子留在了许都。

  经过观察,我也确实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这事不是偶然,魏公可是有自己封地、公国、属官一整套建制的。

  加上魏公这些年的经营,他的魏公国实力几乎凌驾与朝廷之上。

  如此大的权利和利益,难免不遭人惦记。

  最可怕的是,魏公已经年过半百。

  权利如何过渡还未定下来。

  这点可着实让人担心。”

  荀彧点点头,起身在屋里踱起步来。

  荀攸知道这是族叔在整理思绪,很识趣的没有打扰。

  如今虽然天下太平已成定局。

  但还有三件要紧的事没有落听。

  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公一直挂在嘴边的“还政陛下”。

  这个“还政”是把魏公以及麾下从属的势力打破重组一并归还。

  还是只还魏公国以外的势力?

  第二件大事,就是目前还挂着帝号的弘农王遗孤。

  到底是按照当今陛下的意愿干脆不认,然后除掉。

  还是魏公另有说法?

  第三件比起这两件就比较真实且近在眼前。

  那就是孙策归降之后,魏公必须要一定的时间来收拢、安抚江东残余。

  短时间内肯定是回不来。

  但这段时间,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间。

  比如说世子之争会不会在明面爆发。

  还有当今陛下会不会因为惧怕魏公不还政而做出什么自救的措施?

  如今包括袁绍、刘表等早先被魏公收降的大佬们,可都在外边呢。

  许都能管事镇场子的,也就剩下他们叔侄俩了。

  好多事,他们必须谨慎在谨慎。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动荡。

  “公达,我思来想去,觉得世子之争的事情应该不难解决。

  只不过需要好好谋划。”

  荀彧的话语打断了荀攸的思绪。

  荀攸起身来到荀彧身边,小声道:

  “莫非族叔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关键?”

  “嗯。”

  荀彧点点头,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自从明公晋升魏公以来,杨修就活跃了起来。

  不再像之前那般,蛰伏在丞相府主簿的位置上。

  而且根据他之前偶尔做出的一些奇怪事。

  魏公和我也都猜测出他应该是有什么谋划的。”

  “难道说,杨修想以一己之力,左右世子之争?”

  “倒没那么邪乎。

  假如我是他的话,我肯定不会去主动挑起争端。

  而是会三家下注,把三位公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等世子之争摆上明面,就选择最好控制的那位加以辅佐。

  到最后,最少也是个世子挚友。

  操作得当的话,当个二代魏公的王佐心腹也不是不可以。”

  “杨修已经是陛下心腹,还在丞相府当主簿。

  按说这地位已经很厉害了。

  他为什么还要在世子身上下注?”

  荀攸只迷茫了片刻,就反应了过来。

  “难不成他想让陛下跟魏公比寿命?

  二代魏公掌权的时候,才是他助陛下真正拿回权利的时候?”

  “不错!所以说不能让他得逞。

  一旦魏公国的权柄被杨修掌握。

  那保不齐天下又会生出乱子。

  陛下就更不可能拿回权利了。

  魏公府最少两代之内,都是大汉朝廷的护身符。”

  荀彧丝毫不避讳自己对魏公的看法和敬重。

  身为跟着魏公从兖州刺史一路走过来的战友。

  荀彧深知魏公对整个大汉的重要。

  只要魏公一天不明着篡位,那他就一直是大汉的忠臣。

  有魏公在,风雨飘摇的汉室朝廷才算朝廷。

  假如没有魏公,说不定当今陛下和朝廷早就被那些野心勃勃之辈挫骨扬灰了!

  号称汉室忠臣的那些人,说到底还不是想行董卓之事?

  甚至如孙策这种胆大包天的,甚至都想取而代之。

  要没有魏公多年来的威压,真不是天下有几人称王、称帝。

  汉室江山早晚被乱世吞没。

  荀攸对荀彧的看法深信不疑。

  “正如族叔所说,最少在出现下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陛下之前。

  大汉江山还真的依仗魏公来稳定。

  也就是说,杨修的事既然咱们发现了,那就必须得管。

  不但管,还要尽心尽力彻彻底底的清除这个隐患!”

  荀彧拍了拍荀攸的肩膀,然后来到桌案前。

  “公达,你速去校事府,找几个靠得住的人。

  让他们悄悄来府里见我。

  我要让他们帮我送几封密信,再办点事情。”

  ……

  “奉孝,这是文若刚送来的密信。

  这会就咱们两人在,我希望你看完之后说说你的看法。”

  临湘城内,已经开始收拢整合江东残余势力的刘彻,正拿着一封密信。

  “让我先猜猜。”

  郭嘉接过了密信,但没有打开。

  “如今天下太平,异族都忙着托关系向朝廷表忠心。

  信中说的事应该跟战事无关。”

  刘彻嘴角一扬,微微点头。

  “文若替主公守着许都少说也有十几年了。

  一般朝中或者后方的事情,他自己就能处理妥当。

  能让文若这么紧急送来密信的事,大体上跑不了陛下、或者他不敢轻易决断的朝堂之争。”

  见刘彻没有反驳的意思,郭嘉笑着打开了密信。

  “看来真的和咱们预料的一样。

  天下太平不过是新斗争的开端。”

  看完信后,郭嘉愣了片刻,然后把信交还给刘彻。

  “这么说来,司马懿和文若所说的事情也有关系了?”

  “不错,刘备投降之后,司马懿只跟着秒才在益州呆了两月。

  随后就托病申请回了河内。

  年后病好的时候,咱们光顾着讨伐孙策了。

  也没关心司马懿的去向。

  如今他正在许都朝中闲赋,等着我给他派新任务呢。”

  “乖乖,就这么几天没留意他,他就真的有所行动了?

  看来这把文若确实遇到了头疼事啊!”
  http://www.hlys.cc/16237/3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