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流水线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扶苏听得眼前一亮,这法子听起来确实巧妙,化繁为简,集腋成裘。张苍也捻着胡须,若有所思。

  然而,相里子听完,却先是眉头微蹙,随即又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囊中,取出几件精致的青铜构件,正是弩机上用的悬刀、望山和钩牙。

  “苏先生此法,确有独到之处。将繁复之功,拆解为简易之序,确能提升不少效率。”相里子将那几件青铜构件在掌心摊开,“只是,先生所言的‘流水线’,在某些方面,我大秦的少府与将作监,乃至我墨家工坊,其实已在践行了。”

  苏齐一愣:“哦?此话怎讲?”

  相里子拿起一枚小巧的青铜钩牙,解释道:“便如此弩机之上的钩牙。此物虽小,却是弩机之核心。我墨家在制作此等关键机括部件之时,早已定制了毫厘不差的规制。每一枚钩牙的长短、厚薄、转轴的孔径、卡弦的弧度,皆有定数。无论是咸阳工坊所出,还是上郡工坊所造,只要是同一种型号的弩机,其钩牙尺寸必然一般无二。”

  他拿起另一枚悬刀,将其与钩牙尝试组合,两者严丝合缝,活动自如。“先生请看,这悬刀与钩牙,便非同一批次所造,甚至可能出自不同匠人之手。但只要依照图纸规制,便能完美组装。这,便是‘标准化’。因为有了标准,不同的匠人便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部件,最后汇总组装。譬如骊山所出的那些兵马俑,其手臂、头颅、身躯,亦是分别烧制,再行拼接,方能有那般宏大的规模。”

  相里子继续说道:“在弩机、甲胄乃至战车的一些关键部件生产上,早已实现了高度的组织化与分工协作。各部件尺寸高度统一,由不同的工匠组负责不同的部件,最后进行总装。这与先生所言的‘流水线’,虽名不同,其内核却有相通之处。”

  苏齐摸了摸鼻子,嘿,自己这是班门弄斧了?也是,秦国能横扫六合,其军工体系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标准化、模块化的理念,在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明确的词汇,但实践中肯定已经摸索出来了。这就像后世考古发现,秦军的箭头,三个棱面的弧度和重量都几乎一致,可以互换,这本身就是标准化生产的明证。

  扶苏听了相里子的解释,也明白了过来。他看向苏齐,眼中带着一丝询问。如果这“流水线”并非全新的创举,那他们这一个月的功夫,要如何才能让父皇看到与众不同的成果?

  气氛一时有些微妙。张苍轻咳一声,打圆场道:“巨子所言极是。我大秦军工之盛,确非一日之功。不过,苏先生所提的‘流水线’,其精髓在于‘流动’二字,强调的是过程的连续与高效。或许在某些环节,仍有可借鉴之处。”

  苏齐倒也不尴尬,他哈哈一笑:“巨子果然是行家!看来我这‘奇思妙想’,在真正的实践者面前,还是显得有些纸上谈兵了。”他话锋一转,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不过,巨子,您方才说的,是部件的‘标准化’与‘组装’。这些精密的部件,在被组装之前,它们本身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呢?比如,这青铜的钩牙,它总得先从铜锭变成铜条,再经过锻打、切削、打磨吧?这个过程,能不能也让它‘流’起来?”

  不等相里子回答,苏齐自己便摇了摇头:“不,青铜部件太小,用上水力锻锤,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而且,陛下要的是能为‘武库’锻造出东西。弩机虽是利器,但其核心部件对精度的要求太高,短时间内想通过水力来大规模提升单个部件的产量和质量,恐怕不易。”

  他踱了几步,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扶苏身上。“公子,李相为你画的那张饼,可是把高炉、锻锤都说进去了。陛下要看的,恐怕不是几百张更省力造出来的弩,而是更直接、更震撼的东西。”

  “更直接,更震撼?”扶苏凝神思索。

  “对!”苏齐一拍大腿,“咱们换个赛道!不跟他们在弩机这种精密仪器的存量上卷,咱们搞增量!搞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家伙!”

  他压低了声音:“各国判断一支军队是否强大,除了看兵刃是否锋利,军阵是否严整,还要看什么?”

  王潇潇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轻声开口:“甲胄。”

  “夫人英明!”苏齐打了个响指,“正是甲胄!一支披甲率高的军队,和一支布衣草鞋的军队,战斗力天差地别!我大秦的铁鹰锐士为何能纵横天下?那一身精良的铁甲功不可没!但是,锻造甲片,尤其是那些需要反复锻打的铁甲,何其耗费人力!一块巴掌大的甲片,从铁坯到成品,要经过多少次捶打?全靠膀大腰圆的铁匠,一锤一锤地敲出来!”

  他指了指那台仍在缓缓转动的水轮模型:“现在,咱们有了这个宝贝!它不知疲倦,力大无穷!咱们用它来做什么?就用它来锻铁!我们不用它来做那些精巧的小玩意儿,我们就用它来干最粗苯、最耗力气的活儿——锻打铁坯,制作甲片!”

  相里子闻言,眼神骤然一亮,呼吸都粗重了几分。墨家虽然也擅长机关巧器,但其根本在于“实用”。锻造,本就是墨家极为重视的技艺之一。用水力驱动锻锤,这个想法,太诱人了!

  “用水力锻锤,制作甲片?”扶苏喃喃自语,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场景:巨大的水轮带动着沉重的锻锤,一次次砸向烧红的铁坯,火星四溅,铁水横流,原本坚硬的铁块,在不知疲倦的巨力之下,被延展,被锤炼,最终变成一片片坚韧的甲叶。

  “没错!”苏齐的声音带着兴奋,“我们不需要一步到位就造出完美的甲胄。陛下的要求是‘它能为大秦的武库,锻造出什么’。我们就在这一个月内,用水力锻锤,尽可能多地锻造出标准化的甲片!越多越好!到时候,我们不给陛下一两件‘最精良’的兵甲,我们给他看堆积如山的甲片!告诉他,这些,只是开始!有了水力,我大秦的甲胄产量,可以翻十倍,甚至百倍!到那时,我大秦的锐士,人人皆可披重甲!这是何等景象?”

  喜欢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http://www.hlys.cc/16700/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