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朕的钱,随便花!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好!好一个龙骨水车!”

  嬴政的目光死死盯着那架仍在转动的水车,他从王座上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阶,来到那架器物面前。

  他看着那被水链带动而翻转的木板,仿佛看到的不是木头,而是一座座堆积如山的粮仓,是百万大军征伐四海的底气!

  “此物之功,远超‘匠士’!”

  “当为‘巧匠’!”

  “陛下圣明!”

  朝臣们山呼海拜,声音里是真真切切的震撼与狂喜。

  嬴政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重新走回王座,目光却没有落在任何人身上,而是望向了空旷的大殿之外,望向了那片被风雪笼罩的,寂寥的天空。

  “陛下圣明!”

  蒙毅躬身一礼,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

  他挠了挠头,一张素来严肃的国字脸上,硬是挤出几分愁苦。

  “只是……”

  他话锋一转,那样子,活像是被地主催债的佃户。

  “陛下,这格物院,什么都好,就是……实在是太费钱了。”

  “哦?”

  嬴政的目光从殿外飘飞的风雪中收回,落在了蒙毅身上。

  “陛下您想啊,”蒙毅苦着脸,伸出粗大的手指开始算账,“每日里,天下各地送来的稀奇古怪玩意儿,总得试试吧?这一试,就得用料。万一弄坏了,还得赔给人家。那帮墨家来的弟子,个个都是烧钱的祖宗,成天就琢磨着怎么把东西做得更精巧,铜铁木料,跟不要钱似的,流水价往外花。”

  “还有那帮从五湖四海招来的匠人,管吃管住,还得按月发钱粮。”

  “最要命的是这‘工赏令’,今天这个赏五千,明天那个赏十万,府上的账房,天天抱着算盘珠子哭丧,说再这么下去,少府的府库里都能跑马了!”

  嬴政听完,嘴角竟勾起一抹笑意。

  “哈哈哈哈!好!花得好!”

  他指着蒙毅,笑骂道:“朕还怕你们不花钱!只要能造出这等利国利民之器,别说是一个少府,便是十个少府,朕也给你填满!”

  他猛地一拍御案,

  “传朕旨意!”

  “自今日起,格物院用度,由少府直领,不设上限!”

  “凡有所需,皆予之!”

  “朕,要你们给朕,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来!”

  武功、文治,帝国在他的手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强大而富庶。

  嬴政胸中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激荡,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备驾!”

  嬴政豁然起身,声音洪亮如钟。

  “朕,要亲自去看看这个格物院!”

  他要亲眼去看看,那个能源源不断为他创造奇迹的地方,究竟是何等模样。

  当嬴政的御驾浩浩荡荡地抵达位于咸阳城南的文华府时,扑面而来的,并非儒雅的书香,而是一股混杂着松木清香、桐油甜腻和金属灼烧后特有焦糊味的奇异气息。

  这里与咸阳城中任何一处官署都截然不同。

  没有威严的门阙,没有肃立的卫兵,只有一道半人高的篱笆墙,松松垮垮地将内外隔开。

  院墙之内,到处都是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木匠的刨花飞溅如雪,铁匠的炉火映红了半边天,泥瓦匠的吆喝声粗犷而有力,此起彼伏。

  与其说是一处官署,倒不如说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坊。

  嬴政在一众大臣的拥簇下走下车驾,眼神扫过这片“乱象”,眉锋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文华府府长张苍此刻不在,几名主事赶紧迎了上来。

  “臣等,恭迎陛下。”

  “蒙毅,李斯,你二人就是这么管的?”

  嬴政看着这乱糟糟的院子,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回陛下,”蒙毅连忙解释,“格物院,讲究的就是一个‘用’字。东西好不好,都得上手试。院里这些人,手里都有活儿,根本停不下来。臣寻思着,只要他们别把房子点了,就由着他们折腾去吧。”

  嬴政不置可否,抬脚向院内走去。

  刚走几步,就见一个赤着上身的墨家弟子,正指挥着几个匠人,用一套复杂的滑轮组,将一根巨大的房梁缓缓吊起。

  另一边,几个年轻学子,正围着一架水车模型激烈地争论,唾沫星子横飞,浑然不觉圣驾已至。

  “陛下,这边请。”蒙毅引着嬴政,走向一间最大的工坊。

  这间工坊,便是格物院的核心所在,也是各种新奇玩意儿的试验场。

  一进门,嬴政的目光,便被工坊中央的一个庞然大物吸引了。

  那是一个巨大的纺车,但与寻常纺车截然不同,它竟有三十二个纱锭,由一个巨大的脚踏轮盘驱动。

  一名神情专注的妇人坐在纺车前,双脚不急不缓地踩动踏板。

  那三十二个纱锭便同时飞速旋转,三十二根麻线被无形的力量牵引,从她指间丝滑流出,汇成一道溪流。

  “此为何物?”嬴政驻足问道。

  “陛下,此物名为‘三十二锭脚踏式纺车’。”蒙毅笑着介绍道,“由一名唤作‘黄氏’的民间女工所创。她本是楚地一织女,听闻‘工赏令’后,变卖了家中薄田,携图纸北上,耗时一月,方造成此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功效如何?”

  “回陛下,寻常织妇,一人一车,一日可纺纱不过八两。而此车,一人一日,可纺棉纱五斤有余!”

  “功效,是过去的十倍!”

  十倍!

  跟在身后的官员们,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嬴政走上前,亲自用指尖捻起一根刚刚纺出的麻线。

  那麻线粗细均匀,质地紧密,远胜过他见过的任何手工麻线。

  他知道,这意味着大秦的百姓,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穿上更舒适、更保暖的衣物。

  这,便是民生。

  “此女,当为‘巧匠’。”嬴政沉声道。

  “陛下圣明,”蒙毅笑道,“臣已经批了,赏钱、田亩都已下发。黄氏如今已是格物院的客卿,正带着一群女工,研究如何用这麻线,织出更轻便、更坚韧的布料,以作军用。”

  嬴政点了点头,目光又被工坊另一侧的景象吸引。

  那里,几个墨家弟子正围着一个奇怪的铜炉忙碌。

  铜炉下方烧着熊熊的炭火,炉身上方,连接着一根长长的铜管,铜管的另一头,则对着一个装着活塞的铜缸。

  随着炉中的水被烧开,一股股白色的蒸汽,顺着铜管,“嗤嗤”地涌入铜缸。

  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

  那原本静止的、由纯铜浇筑的活塞,竟被那看似虚无的蒸汽推动,在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中,缓缓地向上顶起!

  “这又是何物?”

  喜欢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http://www.hlys.cc/16700/3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