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民国的先生 >第90章 “双十”晚会(四)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0章 “双十”晚会(四)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将朴彻底看呆了,

  眼神直勾勾地定在苏俊身上,连眨眼都忘了。

  眼前空无一物,

  苏俊也没说一句话,可他单靠肢体语言,就把“吃鸡”的全过程演得淋漓尽致。

  他先是俯身,

  双手虚拢成抓鸡的姿势,手臂带着巧劲轻轻一收,指节微绷,像在稳住扑腾的家禽;

  接着手腕翻转“取刀”,下刀时动作稳而快,还会下意识避开“要害”,连“褪毛”时指尖轻拂的弧度,都像能看见羽毛飘落。

  到了“烹饪”环节,

  他双手虚托锅沿,小臂轻晃模拟颠勺,手肘起落的幅度、手腕翻转的频率,都像锅里正腾着热油;

  偶尔抬手“撒料”,

  指尖轻捻慢抖,低头“看火候”时眉峰微蹙,连“出锅”前对着空气轻轻吹一下、怕烫到手的细节,都鲜活得仿佛能闻到肉香。

  可谁都没想到,

  方才的表演还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绝活儿,藏在“吃”的环节里。

  苏俊就在原地,

  明明面前空无一物,却突然皱起眉,身体微微后倾,双手虚扣成抓着鸡腿的模样。他先是用力扯了两下,

  手臂绷得笔直,连肩膀都跟着发力,活像遇上了块咬不动的老鸡肉;

  见“扯不动”,他干脆把“鸡腿”凑到嘴边,脑袋跟着左右摆动,脚尖还下意识踮起,手脚并用的夸张模样,把跟老肉较劲的憨态演得入木三分。

  将朴最先破功,

  “噗嗤”一声笑出来,接着笑得直拍大腿,眼泪都快出来了;

  一旁的阮玲玉更夸张,

  笑得直不起腰,一手捂着肚子,

  一手还得扶着旁边的桌子,连话都说不完整,只能断断续续地念叨:

  “不行了……太像了……我上次啃老鸡就是这德行!”

  苏俊还没停下,

  他“终于”撕下一块肉,

  却故意皱着眉慢慢嚼,腮帮子鼓得圆圆的,像是在费劲消化,

  末了还夸张地松了口气,

  抬手抹了把不存在的汗,那副“总算搞定”的表情,又让二人的笑声拔高了一个度。

  将朴真没有料到,

  一场没道具、没台词的表演,能把“吃”这件小事,演得这么有烟火气,又这么让人捧腹。

  而苏俊刚直起身,

  指尖还沾着方才表演时从地上蹭到的尘灰……

  将朴已快步凑上前,

  语气里满是恭敬,又裹着几分打趣:“师父,您跟徒弟交个底,是不是上次师母让您啃那锅煮得老硬的鸡肉,才把这股‘怨念’记到现在啊?”

  这话一出,

  坐在太师椅上的阮玲玉当即笑出了声,手里攥着的素色手帕抖得变了形,连鬓边缀着的珠花也跟着轻轻晃动,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

  苏俊也被问得有些不好意思,

  抬手挠了挠额前的碎发,眼底藏着笑,又刻意压低声音:“还真让你猜着了,不过这话可别传到你师母耳朵里,不然下次我连老鸡肉都没得啃。”

  话音刚落,

  阮玲玉从太师椅上起身,往前挪了半步,语气急切又带着十足的热络:

  “苏先生,您这表演把我都看馋了!改天我下厨给你炖一只鸡肉嫩得能脱骨的鸡,我还亲自给您送到府上来,保准您不用再费劲儿撕扯,一口下去全是肉香!”

  苏俊连忙拱手道谢:

  “那我可就先谢过阮小姐了,要是真有这么嫩的鸡,我肯定多添两碗白饭。”

  将朴在一旁听得眼馋,忙凑上来插话:

  “师父,那我呢?我可是您正经徒弟,到时候能不能跟着蹭一口?”

  这话刚说完,阮玲玉就笑着接话:“没问题,到时候我会特意把鸡屁股给你将导演留着!”

  三人顿时爆发出一阵轰笑……

  正笑着,厨房里突然传来瓷碗轻碰的脆响,紧接着王婶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过来:“老太太,鸡炖好了~”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笑料里,三人对视一眼,又是一阵止不住的轰笑。

  ……

  苏俊在连轴转的忙碌里,竟未察觉时光已悄然滑过。

  等他惊觉时,

  日历已翻到民国十八年,双十节的庆典日就这么撞进了眼前。

  受邀踏出小院时,

  苏俊满心以为会去往“启思阁”科技大楼——那座东陆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里,有全省最先进的室内舞台设备。

  可他一家跟着将朴穿过林荫道,他才发现目的地竟是学校的运动场。

  当那座搭建在绿茵场上的舞台完整映入眼帘,苏俊彻底怔住了——这哪里是传统戏台的模样,分明是件透着科技感的新鲜事物。

  舞台主体用厚重的钢铁支架搭起,

  不再是木质结构那般纤弱,连铺着的红色丝绒幕布顶端,都装着能自动升降的铁制滑轮,无需人工拉扯便能平顺开合。

  台侧立着两盏一人高的“聚光灯”,玻璃罩里的钨丝灯泡比家里的马灯亮上十倍,通电后光柱能穿透暮色,稳稳打在舞台中央。

  最让苏俊称奇的是舞台后方,

  没有挂传统的彩绘背景板,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半透明的纱幕,纱幕后方藏着几台能转动的幻灯机,

  幻灯片竟是绘有山河、校园景致的玻璃片,通电后光线透过玻璃片,竟能将画面清晰投在纱幕上,随着铁盒转动,背景还能跟着剧情变换。

  舞台边缘甚至还装了几盏彩色的小灯,通电后能透出红蓝绿的光晕,不像烛火那般摇曳不定,亮得稳定又鲜亮。

  风掠过运动场时,

  钢铁支架纹丝不动,只有幕布边角轻轻晃动,与远处传来的学生笑语、隐约的军乐声交织在一起……

  倒让这满是科技感的舞台,多了几分民国年间独有的特色。

  正当苏俊对着舞台的新奇装置出神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着金属碰撞的脆响由远及近。

  他回头望去,

  只见驼龙与赵敏两人一身笔挺的灰布戎装,军帽檐下的脸颊泛着朝气,

  各自背着锃亮的军乐器——驼龙肩上是黄铜色的小号,喇叭口还映着天光;

  赵敏背的则是鼓身裹着黑皮的小军鼓,鼓槌斜插在腰间的皮套里。

  两人几步跑到近前,

  见着苏俊,眼睛瞬间亮了,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扬声喊道:

  “苏医生!您也来啦!”

  声音里满是按捺不住的激动,连带着肩上的乐器都轻轻晃了晃,又发出几声细碎的磕碰声。
  http://www.hlys.cc/16870/6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