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最后布置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嗯?”

  刘协面色一愣。

  ‘臣以为’?

  不应该是‘大将军说’么?

  “难道钟爱卿没有见到姑父?”

  刘协心中思绪飞快。

  “不,不对。”

  钟繇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肯定是见到张新了。

  这是张新的意思。

  继续打。

  “可为什么是‘臣以为’呢......”

  刘协突然悟了。

  “朕明白了。”

  刘协点点头,看向张让。

  “让翁,传旨,前线一切军事,皆由大将军自决。”

  “期间若有需求,便让他写信回来。”

  “只要朕能办到的,一定办!”

  “唯。”

  张让点点头,找人起草诏书去了。

  “陛下英明。”

  钟繇发自内心的夸赞了一句。

  小皇帝真的挺不错的。

  可惜......

  刘协又问了钟繇一些汉中的情况,便让他下去休息了。

  “臣告退。”

  钟繇行礼告退。

  刘协看着钟繇背影,口中喃喃自语。

  “希望这一次,朕没选错吧......”

  刘协回想起这几次上朝时的景象。

  自从张新平定汉中,将刘焉出兵十万的战报传回长安,朝中以司空赵温为首的老臣,就开始发出了想要班师的声音。

  从表面上看,刘焉势大,朝廷疲敝,此时与他为敌,确实不智。

  可实际上呢?

  刘范谋反之罪已定,刘焉起兵对抗朝廷也是事实。

  朝廷根本退无可退。

  若是议和,张新辛苦一年,为朝廷树立起的些许威望,顷刻间就会崩塌殆尽。

  想要议和,那就得给刘范平反吧?

  想要刘焉退兵,刘诞、刘璋以及刘焉的那些子孙,都得给他送回去吧?

  板上钉钉的谋反之罪都能平反?

  外臣留在长安的质子都能送回?

  天下诸侯的心中一定都会产生一个想法。

  只要举兵相胁,朝廷就会退让。

  到时候,诸侯们只要稍有不顺,便会举兵威胁朝廷,局势恐怕比董卓之时还乱。

  起码那会儿诸侯们起兵,还是打着诛杀国贼的旗号。

  董卓也确确实实是个国贼。

  刘协相信,以百官的见识,不可能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层。

  朝廷根本无路可退。

  可他们还是联合了许多人,一起上疏议和。

  为什么?

  这幅场景刘协可太熟了。

  当年董卓、李傕掌权之时,百官就是用的这种方式,才从二人的手中勉强争取到一些权力。

  可那也要分对象啊!

  董卓、李傕是国贼,张新也是吗?

  之前,刘协都是站在百官这边,默默为他们提供助力。

  这一次,他打算站在张新这边。

  百官要争权,至少也要等到天下太平,再无外患之时。

  到那时,哪怕你们不想争,朕都会支持你们去争。

  现在......

  还不是时候。

  “以姑父之能,自然能看透这一点。”

  刘协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朕猜,姑父你一定是没有回复,想看看朕会如何决断对吧?”

  “这个决断,姑父可还满意?”

  “姑父不必担忧,尽力为国征战即可,朕会在长安,为你稳定后方......”

  很快,圣旨起草完毕,先是送到尚书台签字盖章,又送到了马日磾和朱儁的府上。

  马日磾看到圣旨上的内容,心中有些意外,抬头就对送圣旨的宦官问道:“陛下可是与大将军沟通过了?”

  最近朝中议和之声高涨,刘协若是没有和张新通过气,断然不会逆着百官颁下如此圣旨。

  “是。”

  宦官点点头,“钟侍中先前去了汉中一趟,今日刚回。”

  “我知道了。”

  马日磾点点头,签字盖章。

  他其实是比较倾向于议和的。

  不过他并不是为了争权。

  他身为太傅,有录尚书事之权,已经是位极人臣。

  张新也没有削弱过他的权力,争的哪门子权?

  主要还是刘焉的十万大军确实唬人,他怕张新战败,导致朝廷元气大伤。

  然而眼下刘协已经和张新沟通好了,他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毕竟他也能看得到,朝廷若要议和,需要付出如何巨大的政治代价。

  “只能相信大将军了。”

  马日磾放下印章,心中暗道:“大将军用兵如神,又有阳平关天险,占尽地利,想来纵使不胜,也不至于大败吧......”

  “有劳太傅了。”

  宦官道了声谢,收好圣旨,行礼告退,马不停蹄的往太尉府而去。

  朱儁就比较爽快了。

  他本来就不赞成议和。

  在他看来,朝廷找地方议和这种事,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此时见刘协一副要打到底的样子,朱儁心中暗赞了一声‘陛下英明’,毫不犹豫的签字盖章。

  流程走完,圣旨生效。

  数骑快马自长安而出,一路疾驰,往汉中而去。

  汉中盆地内,张新正在做着最后的布置。

  张鲁的三万降卒已经彻底整编完毕,其中的一万青壮继续留在军中,分为两部。

  一部五千人由王猛统帅,一部五千人则是打散充入淳于琼军中,由冀州兵来统领。

  五千精锐带五千新兵,轻松无比。

  剩下的两万人则是转为后勤,不断往定军山和汉山大营搬运物资。

  此次作战,张新需要放弃汉中境内的全部城池。

  为了防止刘焉占据城池以后,拿这些降卒的家人威胁,张新特意让庞德带人将这些降卒家眷护送到关中,交由贾诩安排。

  一来,这些人可以填充关中人口。

  二来,降卒们念及家人,必拼死奋战,不敢反叛,可以极大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杨氏、张氏这些大族的家眷。

  天使赶到南郑,目之所及,皆是忙忙碌碌的身影。

  “大将军这是要作甚?”

  天使心里有些疑惑。

  大战在即,不坚壁清野,固守城池,怎么还一直往外面搬东西的?

  “算了,此事与我无关。”

  天使摇摇头,找守军亮出身份,问明张新所在之后,来到太守府。

  张新听闻朝廷天使来到,命人摆好香案,带着法正、典韦出门迎接。

  天使也不废话,直接进入正题。

  “大将军张新听旨。”

  “臣张新接旨。”

  张新带领众人下拜。

  天使清了清嗓子,打开圣旨。

  “诏曰:刘焉叛逆,图谋不轨,举兵抗拒朝廷,罪不容赦。”

  “朕于长安闻知宗室叛乱,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着,大将军张新出兵讨贼,前线战事如何,卿自决之,不必来报。”

  “若有所需,朝廷自当鼎力相助,望卿莫失朕望。”

  “钦此。”

  张新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臣张新领旨,谢恩。”

  “大将军。”

  天使将圣旨递给张新,笑道:“陛下对大将军如此信任,还望大将军莫要负了陛下啊......”

  “请天使回禀陛下。”

  张新对着长安方向拱拱手,“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有大将军此言,奴婢就放心了。”

  天使回了一礼,笑道:“陛下说了,大将军若有所需,他必鼎力相助,不知大将军眼下可还有什么需要的,奴婢可以帮忙带话。”

  “有什么需要的......”

  张新心中略微思索了一番。

  你别说,还真有。

  “请天使回去之后与陛下说,让朝廷把刘诞、刘璋兄弟送来,我有用处。”

  刘焉有四个儿子。

  老大刘范已经被张新宰了。

  老三刘瑁又是个精神病。

  剩下的,就只有老二刘诞和老四刘璋了。

  刘焉这个老货,心眼子长得比蜂窝还多。

  张新想要诱敌深入,一战全歼蜀军主力,也没那么容易。

  若是让刘焉带领残兵逃回蜀中,他这一仗哪怕是赢了,也相当于没赢。

  张新想要达成取蜀的战略目标,其实有两种方式。

  干掉蜀军主力,让蜀中无力抵抗。

  以及直接擒获、或者是斩杀刘焉。

  有了刘诞兄弟在手,应该能把刘焉本人吸引过来吧......

  他可就剩这两个正常儿子了。

  “奴婢一定带到。”

  天使躬身一礼。

  张新留天使休息了一晚。

  次日一早,天使打马往长安而去。

  “十月中旬了......”

  张新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传来的干燥感,挠了挠有些发痒的脸皮,对着典韦说道:“传令诸将,太守府议事。”

  “诺。”

  典韦派人通知诸将。

  三个时辰后,张新带来汉中的所有文臣武将齐聚一堂。

  就连在阳平关的徐和等人也都来了。

  张新看向堂中众人。

  青州兵的主帅是徐和,副将是管亥、司马俱,麾下还有臧霸、吴敦、尹礼等人。

  黑山军的主帅是杨奉,副将是徐晃、陶升等人。

  冀州兵有淳于琼,张郃、高览、还有新近投靠的杨帛、杨任、杨昂等人。

  更有左豹、王猛、典韦、沮授、法正等心腹文武......

  张新的心中不由有些得意。

  这个阵容,不可谓不豪华了。

  然而这些只是他麾下的部分力量而已。

  “呼......”

  张新深吸一口气,拿出一支令箭,开始点将。

  “徐和!”

  “末将在!”

  徐和抱拳出列。

  张新沉声道:“命你领本部兵马镇守阳平关,没有我的命令,不可使一名蜀军渡过!”

  “诺!”

  徐和上前接过令箭,抱拳入列。

  “王猛!”张新继续点名。

  “啊?”

  王猛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他了,略微一愣,出列抱拳。

  “末将在。”

  张新拿出令箭,看着王猛,略微犹豫了一番。

  王猛不敢说话,只能静静的看着张新。

  片刻,张新像是下定决心。

  “令你领本部兵马五千,前往定军山大营驻扎!”

  “明公!”

  沮授一听就急了,作势便要出列。

  张新抬手拦住。

  “公与,勿躁。”

  “主,主公......”

  王猛面色惊愕,“我守定军山大营?”

  (差几百字马上补,快12点了先发)
  http://www.hlys.cc/17092/7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