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南朝风起云涌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就在贺烽于兴庆府清算西夏遗产,整顿内务之时,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应天府,新近成立的南宋建炎朝廷,却沉浸在一片复杂难言的气氛之中……

  应天府行宫,虽简陋些,但经仓促的布置,也已经勉强有了几分宫廷气象,

  虽比起昔日东京汴梁的繁华盛景,略微显得有些简陋而局促,但朝廷内的一应军政要务,也已经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

  殿内,新帝赵构,身着龙袍,端坐于御座之上,

  他年轻的脸上,带着几分尚未褪去的惊慌和强装出的镇定,如今自己骤登高位,显然与他还是皇子时相比,让他有些局促

  当初虽身为皇子,但和自己的太子哥哥明里暗里争夺些政治资源,他还能应付,

  可现如今让他忽然自己挑起这朝廷的重任,不论是政治素养,还是对朝内群臣的驾驭能力,都颇显费力……

  他能在靖康之难中幸免于难,并被宗泽等老臣拥立为帝,实属侥幸,

  但面对破碎的山河和强悍的金兵,他内心深处充满了迷茫与恐惧……

  御阶下,文武分列,以宗泽为首的主战派,慷慨激昂,力主北伐,迎回二帝

  而以黄潜善,汪伯彦为首的主和派,则强调稳固现有局面,避敌锋芒,甚至主张南迁以避金军兵锋……

  此刻,大殿之上正在争论的,正是刚刚传至应天府的消息惊天军情!镇朔军崛起,覆灭西夏!

  须发皆白,却精神抖擞的宗泽一步迈出班列:

  “陛下!”

  他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贺烽此人,虽出身行伍,后受先帝册封,其先守京兆,败西夏十万大军,继而西征,犁庭扫穴,一举覆灭西夏!此乃不世之功!”

  “更难得者,其军纪严明,抚定地方,可见并非莽夫,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应速遣使者,携陛下诏书,前往兴庆府,对其大加封赏,招抚其心!”

  “若得贺烽及其麾下虎狼之师为援,则北伐复国,大有可望!”

  ……

  宗泽的提议,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朝野震动,议论四起!

  招抚一个手握重兵、行事不羁的军阀?

  垫上许多保守派的大臣难掩忧虑……

  毕竟那贺烽统领的镇朔军,早已屡次僭越,不仅屡次不听朝廷调遣,甚至还曾公然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挥师直逼京师!

  当初连大宋引以为傲的上四军溃败,都出自他的杰作!

  镇朔军当初的做派,不仅是正面和大宋的禁军对敌,更有甚者,还暗通款曲,私下策反收编朝廷的禁军!

  最初的陇安军,种师道种师中兄弟麾下的西军,上四军之中的天武军……如今全都已经并入镇朔军麾下序列……

  光是这一点,那镇朔军反心已显!

  就是当初能册封这贺烽为“镇朔王”也是因为当时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而如今,这支镇朔军更是势不可挡,竟一举灭了西夏!

  那西夏可是雄踞西北的强权,在辽宋之间周旋百年不倒!

  朝廷数次用兵未果,边境上也始终胜负难分,即便后来西夏表面上向大宋称臣,实则从未真心归附!

  百余年见,宋夏之间的争端纠葛,对朝廷毫无助益不说,长期以来西夏就如一块去不掉的顽疾……朝廷既无力剿灭,也未能收服……

  可就是这样一块硬骨头,竟被贺烽的镇朔军一举荡平了!

  放眼天下,即便是如今兵锋正盛的金人,也未敢轻言能做到的事,却让他贺烽做成了!

  这样如日中天的镇朔军,可能听从朝廷的号令吗?

  若真迎他们入朝,来的究竟是援手,还是夺主之患?只怕到时候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

  果然,枢密使汪伯彦立即出言反对:

  “宗老将军此言差矣!那贺烽,不过一介边镇悍将,侥幸取胜,其吞并西夏,行径与叛逆何异?”

  “未经朝廷许可,擅启边衅,虽灭西夏,亦属僭越!”

  “如此跋扈之臣,岂可轻信招抚?若其持功而骄,尾大不掉,岂非又成一安禄山?”

  “依臣之见,当严辞斥责其擅专之罪,命其交出兵权,听候朝廷发落!同时,朝廷应派重臣,接管西夏故地!”

  “荒谬!”

  宗泽毫不留情的怒斥道:

  “汪枢密岂不知如今局势?金人虎视眈眈,朝廷新立,风雨飘摇!”

  “那贺烽虽曾经僭越,但如今手握重兵,雄踞西北!你若逼反了他,使其倒向金人,或者自立为王,我大宋将两面受敌,危如累卵!”

  “当此用人之际,岂能因虚名而失实利?”

  说着话,宗泽朝着皇帝赵构深鞠一躬:

  “陛下!招抚贺烽,正可彰显陛下胸襟,凝聚四方豪杰之心!”

  对于赵构能登上地位,老将宗泽有从龙之功,

  尽管之前朝中重文抑武,可当下这一刻,宗泽的话语权显然要比殿下文臣重的多

  此刻的他,显然并没有什么耐心跟这些文官耍嘴皮子,直接把矛盾的核心点,点到了皇帝脸上!

  见宗泽的气势咄咄逼人,黄潜善阴恻恻地开口道:

  “大人所言,虽有一定道理,可如何确保那贺烽真心归附?”

  “若其表面接受招安,实则拥兵自重,割据西北,朝廷岂不是养虎为患?”

  “再者,以其灭西夏之威,若入朝,谁可制衡?依臣看,不若先静观其变,令其与金人相争,我等坐收渔利!”

  ……

  主战派与主和派再次激烈争吵起来,有人主张重用,有人主张压制,有人主张观望……

  龙椅上的赵构,听着臣子们的争论,眉头紧锁,心中更是纷乱如麻,

  他既渴望得到贺烽这支强援以壮声势,抵御金人!又深深忌惮其强大的军力,和不受控制的独立性情!

  他自幼长于深宫,经历靖康之变后,对武臣有着本能的恐惧和不信任:

  “够了!”

  赵构终于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殿内渐渐安静下来,众臣都望向这位年轻的天子,

  赵构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稳:

  “贺烽之事,关系重大,容朕细思,宗老将军,招抚之事,可先行准备,但使者人选及措辞,需慎重……”

  “汪枢密所言,亦不无道理,对其不可不防,眼下,金人动向如何?各地勤王之师,到了多少?”

  ……

  他将话题引开,显然内心仍在摇摆,无法立刻做出决断,

  宗泽看向主位上的皇帝,心中一阵失望,毋庸置疑的,这新帝缺乏其父兄的政治艺术,也缺乏开国太祖的雄才大略,

  在巨大的危机和复杂的局面面前,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的性格暴露无遗……

  宗泽虽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依旧躬身回答金人动向和兵马集结的军情,

  他心中暗叹,深知错过招抚贺烽的最佳时机,未来的变数会更大,

  而汪伯彦,黄潜善等人嘴角则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

  南朝的风,就在这应天府的行宫内,带着犹豫,猜忌和算计,悄然改变着方向,

  一道关于如何对待贺烽的密旨,在数日后悄然发出,内容却并非宗泽所期望的全力招抚,而是充满了试探与制约,

  与此同时,也有不同的密使,携带着不同的使命,秘密离开了应天府,分别前往北方金营和西北兴庆府,

  兵荒马乱的时代洪流中,新一轮的逐鹿博弈,已然开始……
  http://www.hlys.cc/17337/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