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5章 朝中杂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大典结束以后,周建安原本是打算直接返回松江府的。

  吕宋之事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黑冰台和锦衣卫这两个特务机构却打探出了不少对于大明不是很有利的消息。

  大明拿下吕宋岛,已经引起了多方势力的不满。

  而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

  周建安刚到京师,黑冰台欧罗巴的分部便传回来了准确的消息,那就是尼德兰人的舰队已经行至莫卧儿王朝附近了。

  也就是印度洋内。

  最多两三月的时间,尼德兰人的舰队就可以抵达吕宋附近。

  根据探报,这一次尼德兰人出动的战船数量至少在两三百艘以上,当然,这里面的主力舰只有五十艘左右。

  可即便是这个数字,对于现如今的大明来说也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了。

  因为现如今大明的战船的数量也就差不多这个数。

  可别忘了,西班牙人的舰队还有十余艘,另外根据探查,他们的舰队也在赶来的路上,但是具体的数量还不知晓。

  除此以外,葡萄牙人也没有闲着。

  上一次葡萄牙远东司令希尔加入大明之后,葡萄牙人便将大明给记恨上了,听说这一次也派遣了大约十余艘的战船过来,不过其站队还未明朗,有可能偏向大明,也有可能偏向尼德兰。

  最终估计就是看谁出的价码要高了。

  至于后来的海上日不落英格兰王国,这个时候的英格兰王国还处于内乱最为焦灼的时候,他们虽然在南洋有一点能量,但是却压根没有任何的能力介入到这里面来,大明暂时不用考虑他们。

  最后便是法兰西王国和一些其他散碎的势力的。

  这股势力在南洋几乎没有根据,他们十分想要在南洋打开一条路来,周建安估计他们很有可能会被尼德兰人允诺让出一些殖民地给他们从而答应加入尼德兰这边、

  所以现在算来,尼德兰人的实力已经远超大明的水师。

  而周建安想要尽早的回到松江去,只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再努努力,让各大造船厂再造出一些战船来。

  不过这个想法过于有些玄幻了。

  根据各大船厂的汇报,他们现如今不是没有能力造船也不是没有时间或者是没有人员,而是压根没有材料。

  现在不比后世,都是用的高科技,现在的材料那是木材,木材不像钢材,直接炼制就行,木材必须等它长成大树以后才可以使用。

  而且也不是一砍下来就可以用来造船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树木太过湿润,直接使用会有非常多的致命问题产生,根本不能用, 必须要进行晾干以后才行。

  而这个过程可能是半年,又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

  这玩意又不能直接暴晒,因为暴晒过后极其容易造成水份的快速挥发而造成开裂等等。

  周建安甚至想过制造烘烤炉来进行人工干预。

  这个方法也跟乌成说过,乌成也进行过试验,可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热量的分布不均匀,通过烘干的木材虽然大多都干透了,但是也或多或少有不少的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除了自然烘干以外,暂时没有太大的办法了。

  所以,严格来说,即便是周建安回到松江府对于造船来说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为此,崇祯便请周建安留在京师一段时间,让他好好的指导指导隆昌怎么管理这个王朝。

  周建安仔细的想了想便同意了下来。

  新皇初立,确实是万事开头难。

  加上周建安有了摄政王这个头衔,自己不留下来,似乎也说不过去。

  可是一想到摄政王这个头衔,周建安突然就想起了一个人来。

  这个人,现如今怕是已经在东欧混的风生水起了吧。

  想到这里,周建安便让人去了一趟锦衣卫和黑冰台,让他们将关于这些人的消息一并送到自己手上。

  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他们了,而他们也距离大明足够远了。

  可这些人,始终是个隐患啊。

  上朝对于周建安来说,其实是最无聊的事了。

  他站在隆昌皇帝的身旁,始终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而隆昌原本也打算让人给周建安寻一个椅子,不过被周建安给拒绝了。

  毕竟这大殿之上除了皇帝都是站着的,自己要是坐着多说不过去啊。

  所以他还是站着好了。

  虽然表面看起来他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但是实际上周建安还是十分认真的听着大臣的话的。

  而朝会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其实给周建安的感觉和后世开会似乎没多少区别。

  先是各位站好以后,由当值的御史按照花名册进行点数,看看谁没来,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

  然后便是各部尚书,侍郎等依次站出来汇报一下各部的事务。

  而后便是内阁阁臣们按照这些事给皇帝提出相应的意见,最后由皇帝进行决裁,判断。

  讨论完之后便直接散会回家。

  大致就是如此。

  朝廷各部正在改制,但是改制尚未完成,这也是朝会里议论的话题之一,还有各部尚书的人选现在还未定下来,隆昌朱慈烺倒是好几次看向周建安,想让他说些什么,不过周建安就当没看见一样、

  他这可不是不管事,而是不想让隆昌皇帝尴尬,这朝堂之上,必须只能有一个人拍板,而这个人也必须是隆昌皇帝。

  加上今日议的这些事也没他所担心的,所以也就没打算接话。

  如此一来,接连半个月的时间,周建安都在如此情况之下度过。

  很快,时间便到了自己该要回松江的日子了。

  毕竟自己答应崇祯的时间也只有二十天。

  虽然自己这些时间在朝堂之上没有开口,但是私底下周建安可给了隆昌皇帝不少的意见,这些意见见解独特,隆昌光是一听就觉得茅塞顿开。

  其中尤其是关于朝廷和百姓的关系。

  在周建安看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只有真正的将百姓放在心里的王朝,才会一直的存活下去。

  只可惜,到大明为止还从未有过这样一个王朝。

  就在周建安即将南下的时候,隆昌皇帝找了过来。

  他一开口,周建安便换了一种眼神看向了他。

  “什么,你要微服私访?”
  http://www.hlys.cc/17606/18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