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顾此失彼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高丽,长兴。

  码头上秋风萧瑟,衰草连天。

  李俊业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虎大威总兵,经过了他的不懈坚持,朝廷终于将虎大威调到了高丽战场。

  虎大威一脸愁容,但见到李俊业后,还是一笑。

  大明总兵不是官位,最开始乃是一种临时性的职务,由公侯贵胄充任,随着时间发展,含金量越来越低,所以总兵官可大可小,所带之卒上可达数万,乃是十数万,也可能只是数千。

  南明之时,一个总兵带几百人也很正常。

  虎大威虽为总兵,但是麾下之卒目前只剩两千多点人,而且瘦皮包骨,人人皆有菜色,全军只有甲胄数百,战马更是稀缺,只有一百多匹。

  李俊业看完报告之后,不禁眉毛一蹙,要知道,该部在关内已经算是精锐了。

  李俊业对虎大威说道:“虎总兵乃是鞑官,骑射乃是蒙古之长,怎能无马,这样吧!我先从军中将缴获的战马五百调拨于你,另外再送一千五百具甲胄给你们。”

  “有了战马和甲胄,虎总兵大可大胆练兵,发挥你们蒙古骑射之长,到时候让高丽人和建奴见识到厉害!”

  虎大威听完后,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李俊业又承诺每日不仅能保证这两千多人吃饱,还保证在三月内,每人每日都能分到一斤鱼肉。

  得先让他们修养身体,有了力气才能更好的杀敌。

  很快李俊业承诺的装备全部都到了,五百匹马让将士们无不心情激动,经过一番选拔之后,虎大威从中选出五百人配马为骑兵。

  这样虎部就有六百多骑,人人披甲。

  李俊业暂时并未给他们安排任务,只是每天好饭好肉的供应,虎部则专心训练。

  登莱镇因为兵力不足,所以在高丽战场所有大战都是击溃,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围歼,这导致每次大战之后,大部分的高丽兵,并未被歼灭,而是化整为零,逃往各地。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原本在前线进攻的兵力,不得不抽身回援后方清剿残敌。

  这让取得了庆尚决战的明军,不得不暂时停下进攻的脚步。

  不过现在的明军也学聪明了,不再对那些残兵硬碰硬,而是派出金范文和李庆文武两个体系的高丽人,去往各处劝降。

  对于劝降失败,即辙大军压境,一个活口不留,以此杀鸡儆猴。

  在明军的胡萝卜加大棒之下,各处溃军纷纷毁灭,光是受降者就有两万多人。

  这其中更多的是临时征发之人,李俊业将老幼病弱者给了一笔差遣费之后,悉数放其回家,这些被放回家的人,能重新于家中团圆,无不感念李俊业的恩德。

  还剩下一万精锐,悉数编入李庆的军中,这些李庆的朝鲜降兵就有一万四千多人。

  虽然这些人装备拙劣,训练缺乏,战斗力不高,但是维持后方治安,干一些辅助工作问题还是不大的。

  攻略两道之后,李俊业还发现一个致命性问题,那就是高丽人的府库中除了粮食之外,并没有多少金银。

  盖高丽人在三四十年,先由倭人从南到北薅了一遍,又被建奴从北到南薅了两遍,也就是南北都被薅遍了,这还能给李俊业留下多少金银。

  李俊业素来采用的以战养战的方针,在高丽第一次失效了。

  倭人和建奴的两次入侵,造成高丽人口大量损耗,现在的高丽地多人少,气候温暖湿润,好在高丽不缺粮。

  登陆的明军不必为粮食发愁。

  但高丽不缺粮,大明奇缺,粮价更是一年一个价,就连大明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大米也从原来的不足一两,涨到了现在的三两左右。

  为了筹集军费,李俊业只得将高丽所产的粮食运往大明各地售卖,虽然能变卖到一些钱财,但与庞大的军费比起来还是不够的。

  所以时间不等人,李俊业必须在高丽战场速战速决,攻略王京,早日结束旷日持久的大战。

  当后方的残兵被清剿了大半之后,李俊业随即命令全军北上,打开忠清道大门,直指高丽王京。

  在高丽地盘上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岂能瞒过高丽君臣的眼睛。

  刚刚收到了建奴同意出兵的高丽君臣,还来不及高兴,就又收到了明军大规模调兵,北方的企图,顿时一个个愁眉苦脸了起来。

  原来建奴这种军民一体的兵制,并非是常备之军,他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做不到常备军那样,接令之后,立即能够拔营就走。

  而是需先召集散落在各处的兵力,召集完成之后,方才再开始行军,这无疑需要不少时间。

  盛京在回信中也已经明示,大军开拔需要时间,还需高丽君臣不要松懈大意。

  这意味着如果明军行动足够快的话,高丽君臣还需再次独自抵抗明军的进攻。

  书房内李倧愁眉不展,房内死气沉沉,鸦雀无声。

  “两位爱卿,明军在砺山大规模调兵遣将,必有北图之意,当初全罗庆尚惨败,如庆尚之本国最富庶之道,都不能抵抗明军兵锋,遑论尚不及二者的忠清道。”

  “忠清虽有地利,可兵力毕竟不足,忠清乃是京畿门口,一旦忠清有失,京畿大门洞开。”

  “依寡人之见,而今局势所促,必再不能死守王京,而当从王京速发援兵,凭借忠清地利之便,阻止明军北方,待建奴援军一到,此等土鸡瓦狗,必当灰飞烟灭。”

  崔鸣吉和金自点瞬间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崔鸣吉开口道:“大王所见,固不无道理,可是勿忘了,明军还有水师,

  若是从王京派出援军支援忠清,驻守沿海之地兵力自然会缺乏,如若明军趁我援军,云集忠清前线,死守要地之时,辙发水师登陆后方,断我归路,大王如何处之。”

  “何况明军反应行动极为快速,当王京收到消息之时,往往意味着战场早已变天,若是忠清前线归路果真被断,前线之师,岂不是尽成瓮中之鳖。”
  http://www.hlys.cc/17969/7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