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炮火连三月,家书索万金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朱雄英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眼睛里已经积满了热泪。

  “爷爷!”

  朱雄英声音哽咽,他深吸一口气,中气十足发喊出一句。

  “海军成功登岛了!”

  上辈子到被撞死,也没能亲眼瞧见这一幕,这辈子能够满足心愿也挺好的。

  朱雄英吸了吸鼻子,一头扎进了朱元璋的怀里。

  【爷爷,伤亡的那些将士,一定要好好抚恤,银子就从我赚的钱里出吧,这回我不借你了,我直接给你。】

  朱元璋对于乖孙如此激动的表现,虽然十分理解,但还是婉拒了。

  “这次登岛有伤没亡,你大舅舅组建的敢死队,正好碰到城里设宴,追击逃跑的倭兵时,老四的神机营先开的炮,伤兵伤得也不严重,在当地就能休养好。”

  朱雄英又仔细地看了一眼军报。

  上面确实没有提及伤亡人数。

  他不解地抬起头,问老朱。

  “爷爷,你怎么知道的?”

  “老四送来了两封家书,你看军报的时候,咱看完了这两封家书。”

  原来如此。

  朱雄英在老朱怀里蹭了蹭忍不住掉下来的眼泪,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平复好激动的心情。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倭贼将宝岛占据的历史。

  【必然让四叔他们来年继续往东推进,把逃亡回倭国本土的倭寇,全部交还出来,还有他们抢走的百姓,也一并归还!】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何况那些倭寇这些年掳掠走的大明百姓,高达数万。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没有参与过劫掠的倭人与家族,还能观察后再定论,但那些不告自来,登上大明国土,还有那些挥动屠刀的杀人凶手,以及暗中支持倭寇的当地贵族,有一个算一个,必须肃清!

  “爷爷,我要看家书!”

  朱雄英激动之余,没发现自己说话都变得流利了起来。

  朱元璋察觉到这一点,刚想提醒,朱雄英已然迫不及待地把两封家书,全部抢了过去,仔细地浏览起来。

  被冷落的朱元璋,忽然感觉,乖孙大了,不像以前那么需要他了。

  “爷爷,四叔写的……看、看不清!”

  朱雄英一时情急,一口气没倒过来,结巴了一下。

  朱元璋赶紧凑上前去,紧张的安慰着。

  “乖孙你别急,咱有话慢慢说。”

  【四叔这是写得天书吧?】

  朱雄英都无语了。

  他知道四叔不爱读书写字,可不知道四叔喜欢写狂草。

  这一个圈又一个圈的,长得大小宽窄不一样,再加上是繁体字,他根本看不明白。

  “咱早就告诉老四让他练字他不练,等他回京,咱就先让他每天练上三大篇字,才能放他出宫去。”

  朱元璋只能拿过两封家书,嗑嗑巴巴地读了起来。

  倒不是朱元璋突发口吃,实在是刚才读的第一遍,有许多都是他连看带蒙的。

  这第二遍有了第一遍混乱的记忆,读起来就更加不通顺。

  “乖孙,咱给你总结一下,你四叔给咱和你爹写的这封信,是哭穷的,说守岛的人力财力都不够,还有岛上的百姓还有许多种地都种不明白,让咱派人手送粮食过去。”

  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候,许多后世繁华发展的地方,在当时的人们眼里,可能就是不毛之地,根本不值得浪费粮食兵力去打下来,然后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持对它的统治。

  好在。

  朱元璋喜欢让大明的版图越来越大,对于这一时的困难,他决定再勒紧自己的裤腰带。

  “哭穷归哭穷,想要让乖孙你口中的这座宝岛,长治久安,还是得派人过去发展,好在发展了海运以后,这些岛屿也就有了人气了。”

  而在大多数人没有看到利益之前,想要让大明各个阶层的人前去主动做贡献?

  难如登天!

  【爷爷,宝岛上面有许多良田,只要把水利弄好了,那里的发展不会比内陆差的。】

  农业为主的年代,有吃有喝的才是王道。

  朱元璋当然也知道,水利工程对一个地方有着怎样天翻地覆的改变。

  就比如四川那块宝地。

  有了李冰父子治水,修堤作堰,这才灌溉出田亩万顷,成为天下一大粮仓之一。

  倒是可以派户部兴修水利的官员前去,只是光靠朝廷的帮助图谋发展,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让那块宝岛上的人口,快速成长起来。

  【爷爷,我们可以告诉人多地少的一些地方的百姓们,到了那里,每家能分到三十亩良田,只需要自己开垦,配合官府搞好水利,而且开始种植粮食后,十年内不用交税就行了。】

  人口迁徙有主动的,有被动的。

  朱雄英认为,百姓的主动性,能够让宝岛的稳定发展,事半功倍。

  当然了。

  要是给予了优厚的待遇,还是没有人主动的话,为了大局着想,只能采取相对强硬的手段。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行,咱这就让户部去查查,今年哪些地方人口增速高,而且粮食缺口大,咱再让地方官员去张贴告示,想去的,咱可以派兵过去的时候,把他们的家小一并带过去,他们连船费都不用捞,还有军队保护,总该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不好说。

  古人讲究故土难离。

  对于此事,朱雄英只能做好两手心理准备。

  “爷爷,另一封给我的!”

  朱元璋看了一眼,没有再读,而是直接总结。

  “老四这小子还算是有良心,他说他哭穷不是朝你哭的,让你少烦恼多吃饱,赶紧长高,别偷懒,好好练武,长大了跟他一起上阵杀敌去。”

  【四叔要是等到我长大,才把倭国拿下的话,那他就不是征北大……】

  朱雄英在感受到老朱眼神微妙的变化后,心声戛然而止。

  “乖孙?”

  【爷爷,既然海军想着年前驻扎到琉球群岛上去,开春之前,他们的军需物资必须准时送达,爷爷你还有钱吗?】

  朱元璋听到这话,再看老四写的那些狗刨出来的家书,嘴角狠狠一抽。

  那句诗怎么说的来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老四确实在海上漂了三个多月了。”

  只是这家书抵不了万金,而是要索万金。

  尽管朱元璋想靠自己解决这个难题,但是,他除了印宝钞以外,还真就没有其他的法子。

  “乖孙,要不你还是练练嘴皮子,哪天咱给你召集京城船商,来跟你谈谈海上贸易的事,让他们送那个什么加盟费来?”
  http://www.hlys.cc/18022/6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