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满地天麻!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眼下这六十年代,天麻这玩意儿也不便宜呢。

  野生天麻在供销社的收购价,硬是能甩开其他药材一大截。

  周安之前特意在供销社问过,像桔梗、柴胡这些常见药材。

  一公斤撑死了,也就一两块钱。

  可这野生天麻,实打实能给到六块左右。

  六块钱啊,差不多够寻常人家半个月的嚼用了。

  周安清清楚楚记着,再过几十年,这野生天麻金贵得更邪乎。

  直接被归成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到那时候,谁要是敢偷偷摸摸挖。

  被逮着了可不是罚钱那么简单,弄不好就得蹲大狱。

  市面上能见到的天麻,全是人工大棚里种出来的。

  野生的影子都见不着,真要有人拿出来,那比金子还稀罕。

  其实在长白山上,相比起其他的药材,野生天麻的数量是比较少的。

  听说这东西不是随便哪块地都能长的,娇气着呢。

  它得跟一种叫蜜环菌的玩意儿,搭伴过日子。

  就像人得找个合心意的伙计,搭伙谋生似的。

  少了这菌子,天麻的种子落进土里。

  压根发不了芽,更别说长成能入药的块茎了。

  不光如此,周围的温度潮湿度,甚至海拔高低,都得合它的心意。

  太冷了不行,太干了也不行。

  土得是那种松松软软、腐叶多的黑土。

  还得背阴,不能让太阳直晒着。

  难怪在几十年后,会成为二级保护植物!

  周安站在雪地里,往四周扫了一圈,眼里除了白还是白。

  积雪把林子盖得严严实实,这下面埋着啥东西,压根看不见。

  其实挖天麻这事儿,最好是赶在没下雪的秋天。

  那时候天麻的茎干,还直挺挺地立着。

  没被霜打枯,也没被大雪埋。

  只要眼神尖点,不难发现。

  天麻茎叶的模样很显眼,茎是孤零零一根。

  跟家里吃饭的筷子差不多,直直地往上蹿。

  粗细也匀净,颜色带着点灰褐。

  摸上去光溜溜的,连点绒毛都没有,和周围的杂草完全不一样。

  可现在是冬天,大雪早把地面盖了厚厚一层。

  天麻的茎干早就枯了,烂在雪底下,连点痕迹都留不下。

  这时候别说他这种刚入门的,就是那些在山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赶山客。

  凭着经验一点点找,十有八九也是白费劲。

  周安扫了一眼,没有看到天麻的踪迹。

  不过没关系,他获得的这个技能,可以锁定天麻的具体位置。

  果然,很快脑子里那股淡淡的指引感,就清晰起来。

  像根看不见的线,指引人前往。

  周安顺着那感觉走过去,很快就找到了具体位置。

  他从空间里拿出一把小铲子,把铲子没入雪地半尺深。

  再往上一撬,一大块带着冰碴的雪,就被掀了起来。

  露出底下黑褐色的腐叶土。

  他没敢用太大力,怕一不留神伤着土里的宝贝。

  然后用铲子轻轻刮开,表层那层薄土。

  很快,一个黄色带着点褶皱的疙瘩,就露了出来。

  像胖娃娃蜷缩在土里,正是天麻!

  那模样跟老中医抽屉里的干天麻,不太一样。

  新鲜的天麻,块茎饱满又厚实。

  周安没有拿铲子继续往下刨,只是用指尖摸了摸,露出来的部分。

  然后低声念了句“收回”。

  就见那颗天麻,像是被无形的手拔了出来,凭空消失在原地。

  这是他空间的便利,不用费力往下挖,还能保证根茎完整。

  系统的提示还在继续,周安在一棵老松树的树根底下,又清出了一窝天麻。

  这深山老林里的天麻,确实比山脚下多得多。

  山脚下的林子离村子近,这些年被村民翻来覆去地找。

  别说天麻这种金贵东西,就是普通药材都少见了。

  也就这乱石沟附近,路难走,少有人来,才把这些宝贝给留了下来。

  没多大工夫,他就收了好几十株野生天麻了。
  http://www.hlys.cc/18977/4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