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汤底马上就开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周安指着野猪,解释道。

  “你们云南本土的野猪,大多是矮野猪,也就是滇南小耳猪,那家伙个头小得很,耳朵也短,成年了也就五六十千克,跟咱这头比起来,简直像没长开的小猪崽。”

  姜宁听得眼睛都亮了,放下手里的肉块凑过来些。

  “真的?那这长白山的野猪,又是啥品种?”

  她虽然打小在山里,跟野猪打交道。

  但从没听过,野猪还有这么多门道。

  “咱这的叫东北野猪,属于乌苏里亚种,那可是野猪里的‘大块头’!”

  “你看这野猪的身子,是不是又粗又壮?四条腿跟小柱子似的,成年的随便就能长到两百千克以上,要是运气好,在东北南部或者俄罗斯远东那边,能碰到将近四百千克的大家伙,那家伙站起来比人还高,一嘴就能把树干拱出个坑!”

  姜宁听得入了迷,手里的活计都停了。

  “怪不得呢,我跟阿爸在云南山里打的野猪,最大的也就一百斤,原来不是我们本事不行,是品种不一样。”

  她转头看向周安,眼里满是佩服。

  “你懂得可真多,你这些都是从哪学来的呀?”

  周安挠了挠头,笑着说道。

  “嘿嘿,我这也是听别人说的。”

  其实这些是他上一世看电视时,从动物世界里面学来的知识。

  周安把那头野猪处理得干干净净,肥的瘦的分得明明白白。

  板油剔下来留着熬猪油,猪下水也收拾得没半点腥气。

  大铁锅架在屋里的泥炉子上烧着,火苗子“呼呼”地舔着锅底,不一会儿就冒起了白气。

  屋里头热闹得很,弟弟妹妹和众多女知青们满满一屋人。

  “都坐,都坐,汤底马上就开了!”

  周安笑着招呼大家,手里的菜刀还在案板上“当当”地切着肉。

  那野猪肉切得薄薄的,透着新鲜的粉红色,看着就嫩。

  等汤底“咕嘟咕嘟”冒泡,周安把切好的野猪肉薄片放进去煮。

  “来来来,先吃肉!”

  周安拿起筷子,给弟弟妹妹还有女知青们每人碗里都夹了几片。

  “我切的薄,涮两下就能吃,别煮老了。”

  “唔,好吃!这肉太香了!”

  姜宁嚼着肉,含糊不清地说道。

  陈瑶也笑着附和:“是啊,小安的手艺确实绝了,比国营饭店还好吃!”

  大家一边吃着肉,一边涮着白菜、萝卜。

  喝着热乎乎的汤,屋里的气氛越来越热闹。

  周安看着眼前这几个新来的女知青,心里忽然冒出个疑问,便开口问道。

  “现在都下这么大的雪,地里也没什么农活,正是猫冬的时候,怎么这时候来下乡啊?这也太奇怪了。”

  这话一出,女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陈瑶放下筷子,给周安解释起来。

  “其实一般知青下乡,都是选在秋收之后的。你也知道,秋收那阵子叫‘抢收’,家家户户都忙得脚不沾地,地里的庄稼一天都耽误不得。”

  “那时候根本没人有空腾出手,来安置这些新人,要是这时候来,不仅帮不上忙,还得给老乡们添麻烦。”

  周安听着,点了点头,觉得有道理,又问道。

  “那为啥选在冬闲的时候来呢?”

  “冬闲的时候来最好了。” 陈瑶继续说道。

  “这时候地里没活儿,有时间带新的知青熟悉村里的环境,带她们认认路。教她们做些轻松的杂活,像搓草绳、编筐、整理粮囤这些,活儿不重,还能让她们慢慢上手。”

  “而且冬天农闲,队里还会组织学习生产知识,她们跟着学,也能早点掌握种地的本事,等来年开春春耕的时候,就能帮上忙了,也能早点融入村里的生活。”

  周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他之前还以为知青下乡,都是随便选时间呢,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么多讲究。
  http://www.hlys.cc/18977/4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