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悲剧明君,元英宗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元英宗硕德八剌,是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

  【他是一位立志改革却惨遭失败的悲剧性皇帝,他的生平清晰地展现了元朝中期激烈的内部权力斗争。】

  “听天幕的描述,这位元英宗倒是和唐文宗李昂类似?”

  魏武帝曹操看到这里,心中有了些许猜想,自言自语道。

  这肯定又是一个意气风发想要改革的年轻皇帝,然后被人刺杀的结局。

  唉,还是太年轻了!

  司马懿这狗贼倒是聪明,却被天幕曝光后被杀,也算他倒霉!

  【硕德八剌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子,母亲是阿纳失失里皇后。】

  【他自幼接受儒家教育,熟读汉文经典,深受父亲元仁宗推行“汉法”政策的影响。】

  【这使得他与蒙古守旧贵族在思想和政治上产生了显着区别。】

  【他的继位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妥协的结果。】

  【按照元武宗与元仁宗的约定,元仁宗之后应将皇位传回元武宗之子。】

  【但元仁宗违背誓约,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这一决定为后来的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狗屁的兄终弟及!”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明太祖朱元璋爆粗口,冷声说道。

  远的不说,就说宋朝的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这所谓的兄终弟及能实行下去吗?

  权力的诱惑,可是这世间最美最危险的毒药!

  他决定了,以后再也不和老四朱棣说什么接他大哥班的话了。

  这玩意控制不好就是大明的一场大灾难!

  【1320年,元仁宗驾崩,年仅17岁的硕德八剌登基。】

  【然而在即位初期,硕德八剌实际上是一个傀儡皇帝,他的权力受到两大势力的严重制约。】

  【祖母答己太后,一位精明而有权势的政治人物,在元仁宗朝后期就已干预朝政,她希望维持自己对朝廷的影响力。】

  【权臣铁木迭儿,答己太后的宠臣,在仁宗朝就担任右丞相,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硕德八剌即位后,他继续把持朝政。】

  【他们大肆安插亲信,排除异己,与年轻的皇帝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随着年岁渐长,硕德八剌开始着手推行自己的政治抱负。】

  【特别是在权臣铁木迭儿于1322年病逝,祖母答己太后也在同年病重后,他获得了亲政的机会。】

  【他与大臣左丞相拜住(蒙古开国功臣木华黎的后裔)一同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至治改革”。】

  【他处死铁木迭儿的儿子八思吉思,清算其党羽,沉重打击了后党势力。】

  【他提拔张珪、吴元珪、王约等有才干的汉人官僚,推行以儒治国的方针。】

  【他还下令裁撤冗官冗职,减轻朝廷财政负担。】

  【还颁布《振举台纲制》,整顿吏治,要求官员廉洁奉公,选拔人才。】

  【颁布了一些减免赋税的法令,以缓和的社会矛盾。】

  【还下令编修《大元通制》,这是一部重要的法典,试图将法律系统化。】

  “又是一个权后!”

  “这些女人怎么老喜欢干政?”

  汉高祖刘邦顿时皱起眉头,十分厌恶地说道。

  他讨厌这种有野心的女人,就比如吕雉。

  他更喜欢戚夫人这样人畜无害的小白花。

  这种女人懂得怎么讨男人欢心,还不会干扰朝政,只要能得到宠爱,她们就甘愿做一个花瓶。

  这才是所有皇帝都会喜欢的妃子,而不是等皇帝死后把持超纲权欲熏心的恶毒皇后......

  【这些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元朝中后期以来腐败的政治,延续其父亲元仁宗的汉化路线。】

  【然而,这些措施严重触动了蒙古和色目保守贵族的特权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和恐惧。】

  【改革派的激进举措使得反对势力迅速集结,以铁失(铁木迭儿的义子)为首的守旧派官员,感到自身地位及发可危,于是密谋发动政变。】

  【1323年夏秋之际,硕德八剌与拜住自元上都南返元大都。】

  【农历八月初四夜晚,皇帝一行驻军于上都以南30里的南坡店(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

  【深夜,铁失率领一队阿速卫亲军闯入皇帝行帐,将年仅20岁的硕德八剌和丞相拜住一同弑杀。】

  【他庙号英宗,谥号睿圣文孝皇帝,蒙古语尊号格坚汗。】

  【这一事件史称“南坡之变”,它不仅终结了硕德八剌的生命和他短暂的改革,也标志着元朝中期最后一次试图系统性地推行“汉法”的努力彻底失败。】

  【他被视为元朝中期一位有为的君主,怀有励精图治的雄心,其改革若能成功,或可延缓元朝的衰落。】

  【但他也因政治经验不足、操之过急而受到批评。】

  【在根基未稳的情况下,过于激烈地触动既得利益集团,最终导致身死国衰的悲剧。】

  【他的遇刺,暴露了元朝统治阶层内部“汉法”与“旧俗”之间难以调和的深刻矛盾。】

  【此后,元朝政局更加动荡,直至灭亡。】

  “唉,太可惜了!”

  隋文帝杨坚看到这里,很是惋惜地摇头说道。

  先有曹髦血溅长街,后有李昂甘露之变,如今又多了一个元英宗硕德八剌。

  这样的年轻人,在历史上不少见,在未来也许还会出现。

  他们也许永远都学不会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也学不会朱棣的隐忍等待。

  但正是因为这份赤子之心,他们才会被后世铭记吧!

  【对元英宗硕德八剌的评价,历史学家通常带有深深的惋惜之情。】

  【他是一位志向高远却生不逢时、手段不足的悲剧性改革者。】

  【他试图用儒家理念重整山河,却低估了旧贵族势力的强大和残酷。】

  【他的失败和被杀,是元朝政治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他的故事表明,在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统治基础建立在特权之上的王朝里,任何试图深度汉化、削弱特权的改革,都会面临难以逾越的阻力。】

  【他像是一个试图用力推倒一堵朽墙的年轻人,却不知道墙的后面连着整个即将坍塌的宫殿,】

  【他的努力加速了矛盾的爆发,其个人悲剧也预示着元朝未来更大的政治动荡和最终的覆亡。】

  【元英宗硕德八剌盘点完毕,我们开始盘点元朝的昏君!】
  http://www.hlys.cc/20794/4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