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有个传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边关镇,距离省城主城区,一里路都不到。

  这么近的距离,按理说,该划分为省城主城区。

  完全没必要单设一个镇。

  其中是有历史缘故的。

  现在为了经济的发展,给边关镇修了一座桥。

  两个地区中间,其实是被一条叫龙湖塘的河给分隔开的。

  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为了方便运输,把龙湖塘进行了扩修。

  那时候要上工“挑河工”,每一家每一户都要派人去。

  有时候家里人手不够的,女人也得上。

  好些刚生完孩子的女人,跑去上河工,家里孩子没人管,“哇哇哇”哭个不停。

  女人干一半活,还得着急跑回家给孩子喂奶。

  喂完接着去。

  当时整个村子,随处都能听到孩子的哭声。

  也算是一种年代的奇怪景象了。

  扩修完的龙湖塘,改名为了“龙湖运河”。

  当时是能跑商船的。

  但后来,船队改了航道,这条“运河”就荒废掉了。

  久而久之,大家甚至都忘了这条河的作用。

  当地人还是习惯称之为“龙湖塘”。

  关于龙湖塘,有个传说。

  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大逆不道,遭到了天谴。

  天下大旱。

  随后从天下,降下了一座五指山。

  这座五指山下,压着一个猴王,也就是孙悟空。

  随之降下的,还有一条龙。

  这条龙是要回东海的,却在此处不知何缘故,受了重伤,衰落至此。

  当时这里是一片干旱的荒地。

  这条巨龙身体不住地往外冒血,且奄奄一息。

  一个放牛的牧童,经过此处。

  看到受伤的巨龙,牧童很是害怕,扭头就要跑。

  那巨龙用尽最后的力气,喊住了他。

  跟那牧童说,你若救我,我保你们当地百姓,一百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牧童说,我一个小小的孩童,怕是救不了你,还是回村里帮你喊人吧。

  巨龙很是痛苦,连声道:“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说完这句,便闭上了眼,趴在了地上。

  牧童虽然害怕,但见巨龙身体那么虚弱,好似命在旦夕。

  还是鼓足了勇气上前。

  用手指,试探了下巨龙的鼻息。

  好在还有呼吸。

  牧童身上带着一个药瓶,这是他家的祖传药,平日里外出放牧,难免会遇到毒虫什么的。

  这药无论是多毒的伤口,涂抹上去就能好。

  他小小的身躯,爬到巨龙的身上,寻找着伤口。

  巨龙的身体太大。

  找了两个钟头,他才找到。

  原来是在腹部,被刺伤了。

  那伤口非常深,牧童看得触目惊心。

  他拿出小药瓶。

  伤口太大,而药瓶里的药,又太少。

  但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他全都倒了上去。

  “老龙啊,老龙,我爹地一年才给我这一瓶药,如果你能活过来,可一定要保我们风调雨顺啊。”

  牧童说了句,双手合十,为这巨龙祈福起来。

  突然,那巨龙身子晃动起来。

  “嗖”地一声,飞上天空。

  “小孩,默念佛经,我为天庭效力,跟西方教素不往来,感谢救命之恩,我必会报答你的,哈哈哈哈。”

  那巨龙晃动身躯,便消失了。

  到得第二天,干旱了三年,滴水未见的当地,下起暴雨来。

  而那巨龙受伤坠落的地方,经雨水一冲刷,竟成了一条河。

  “龙湖塘”因此得名。

  当地有个“龙湖庙”,拜的就是这位传说的巨龙。

  没人知道这巨龙的身份,但他肯定是东海龙王一族的人。

  不然,他怎能管得了下雨?

  后来刘秀起兵,与王莽大军在昆阳发生了大战。

  王莽大军有四十二万之多,而刘秀只有数千骑兵。

  但却获得了大胜。

  当时天降陨石,落在王莽大军中,死伤无数,造成王莽大军乱成一片,刘秀乘胜追击,获得了大胜。

  他“天选之子”的称号,也因此而来。

  但在龙湖塘当地,却有着另一个说法。

  刘秀年少之时,进京赶考,结识了化成人的巨龙,也就是那条负伤落在龙湖塘的巨龙。

  二人相见恨晚,结拜为了兄弟。

  一起前往京城赶考。

  中途,那巨龙便悄悄离开了。

  他此番到人界,是天庭的意思。

  派他到人界,感受疾苦。

  当时处于王莽的新朝,天下苦不堪言。

  巨龙化作的人身,亲眼看到了卖儿卖女、官府欺人、土豪地痞横行。

  他回到天上,把这些都汇报给了天庭。

  天庭震怒。

  问众将该如何惩治人间。

  这巨龙对人间感情颇深,认为王莽之错,不该让别人受苦,应当推翻王莽,扶持明智之士。

  于是就将刘秀,推荐给了天庭。

  这才有了后来的天降谶语:“刘氏复兴,李氏为辅佐。”

  据说,就是天庭授意那巨龙,传下的谶语。

  而后巨龙得知,刘秀起兵遇到困难,便天降陨石,协助他。

  龙湖塘的对岸,发展到近代,也就成了边关镇。

  龙湖塘一度被作为省城的护城河。

  后来废弃后,又改建成了运河,运河废弃后,就成了一条没什么用处的河了。

  但边关镇,则是有着比省城还要悠久的历史。

  在没修桥之前,想从省城去边关镇,要么渡船,要么绕路几十公里。

  这也就是为何,边关镇距离省城这么近,却要单设一个镇子的缘故。
  http://www.hlys.cc/21152/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