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基金会框架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二天上午,莱恩开着奔驰,载着徐谨言来到了马萨诸塞大道。

  这里云集了各国驻美使馆,风格各异的建筑在这条不算宽大的马路上一字排开。

  很快,奔驰就缓缓停在了驻米大使馆门前。

  与周边某些现代风格的使馆不同,这个使馆的建筑带着一种典雅的东方气息。

  国旗在微风中飘扬,门岗前的战士身姿笔挺。

  莱恩率先下车,与使馆门口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简短沟通。

  很快,使馆那扇厚重的大门打开,车辆驶入使馆。

  “谨言同志,又见面了。

  我还是看了电视,才知道你也参加了昨天的仪式。”

  徐谨言刚下车,余处长就满面春风的迎了上来。

  “余处长,好久不见。

  柴大使在吗?”

  徐谨言笑着与他握手,态度一如既往的谦和。

  “在的在的,早就等着你了。

  快请进。”

  余处长连忙侧身引路。

  徐谨言不是第一次来使馆。

  与之前一样,使馆内部每一个人都脚步匆忙。

  不同的是,每一个人看到他后,都会停下脚步,站在道路的边缘。

  然后对他点头微微笑。

  徐谨言也一一微笑回应。

  很快,徐谨言被带到了三楼柴大使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宽敞而朴素的房间。

  大量的书籍文件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面红旗,墙上是两幅地图地图。

  柴大使正坐在办公桌后,一手夹着烟,一手拿着钢笔,似乎在批阅文件。

  “小徐来了,快坐快坐。

  小余,去帮忙泡两杯茶来,用我那个龙井。”

  看到徐谨言后,马上起身,脸上马上浮现出了温和的笑容。

  “好的。”

  余处长应声退下,轻轻带上了门。

  “昨天你可是出尽了风头啊。

  我看了新闻。

  什么参议员、什么将军、还有那位第一夫人。

  啧啧,这场面,你是独一份了。”

  徐谨言刚落座,柴大使开始打趣了起来。

  “您老就别拿我逗闷子了。

  一场秀而已,谁当真啊?”

  对于柴大使的打趣。

  徐谨言也是赶忙摆摆手。

  “嗯,你倒是看得明白,很好。

  越是站在高处,越要清楚自己的根基在哪里。

  你今天过来,就是为了基金会吧?

  手续已经全部办妥,执照就在这里。”

  柴大使赞赏地点点头。

  然后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了徐谨言。

  “这真是麻烦您了。”

  文件很正式,中英文双份,盖着鲜红的印章。

  抬头写的是谨言文化教育基金会几个字。

  徐谨言接过文件,仔细地翻看了一下。

  虽然只是薄薄的几页纸,但他知道这个执照,可不是谁都能简单搞到的。

  在米国,批准一个由华人发起、在米国注册但主要针对华国进行捐助的基金会,绝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当然要全力支持。

  你之前提到的捐款,现在是怎么考虑的?”

  柴大使摆摆手,将话题转到了正题上。

  “首批捐款,一亿美刀。”

  徐谨言放下文件,抬头看向柴大使。

  “嘶。。。

  你认真的?

  一亿美刀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柴大使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查地晃动了一下。

  一亿美刀。

  在1981年,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数字。

  而且还是国内的外汇储备是负13亿美刀的情况下。

  没错,80年国家的外汇储备是负的。

  “我在这里赚钱比较容易一些。

  这些钱留在手里,大部分也会被国税局IRS以税收的形式拿走。

  既然要被国税局收走,还不如用在同胞身上,用在国家需要的地方。

  只是呢,这笔钱,我希望能够真正用到刀刃上。

  就像我们上次电话里聊到的,脊髓灰质炎糖丸和宝塔糖的推广,这只是第一步。

  还打算支持一下国内的教育和医疗事业。”

  徐谨言点点头。

  自己能赚钱这件事,根本不是秘密。

  但凡有心人肯定能查出来一些,或许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也能估一个大概。

  可还是那句话,他不希望自己的钱,被一部分人拿走先富。

  “小徐啊,你的这份爱国心和赤子情怀,令我非常感动。

  我代表国家,谢谢你!

  但是,这么多钱,你打算怎么用?

  或者说,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或者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柴大使先是抿着嘴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目光灼灼地看着徐谨言。

  “当然有。

  这是我的财务和法律团队草拟的一个初步方案。”

  徐谨言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方案,递了过去。

  “我会让财务公司先对需要资助的项目进行审核。

  然后分批次、根据项目进度进行拨付,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在资金用途上,我初步设想分为几个大的方向。

  第一,健康普惠计划。

  全力支持顾先生团队的糖丸和宝塔糖的生产。

  在全国,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免费发放。

  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免于小儿麻痹症的威胁,降低蛔虫等寄生虫病的感染率。

  这部分,第一期款项是两百万美刀,后续根据发放的情况以及普及程度,进行二期、三期。

  直至全国的孩童都能吃到。

  第二,是春雨助学计划。

  我打算在国内贫困地区捐建中小学。

  以务实为目的,建造坚固、实用的校园,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安全、明亮的读书环境。

  然后设立两项助学基金,一个为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补助。

  第二个呢,为愿意前往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们,发放教育津贴,不能让他们吃苦又受累,还得不到回报。

  这部分,第一期预算是一千万美刀。

  后期同样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追加。

  第三,薪火相传计划。

  是资助国内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

  重点是为高校的师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这部分,第一期预算是同样是一千万美刀。

  第四,是杏林春暖计划。

  资助部分贫困地区的医院和设备的更新。

  特别是妇产科和儿科。

  这部分,预留也是一千万美刀。

  第五,就是剩下的储备资金了。

  剩下的钱呢,会有两个用处。

  一方面是有几百万的资金,作为基金会的机动资金,为刚才提到的项目随时追加。

  剩下的大部分资金呢,会聘用一批资深的运营管理和投资经理。

  定期存款一部分、购买国债一部分、证券投资一部分,甚至可以扩展到股票与房地产市场,让这些资金动起来。

  就像诺贝尔基金会一样。

  源源不断的增值,然后根据国内情况,进行定点、定期、定项的捐助。”

  在柴大使翻阅文件的时候。

  徐谨言也把这个未来的基金会的规划与运作模式,一一讲解了一遍。

  “不错不错。

  你这不仅仅是在捐款,你这是在做一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啊。

  你提出的这几个方向,恰恰都是国家目前最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基层教育和医疗。”

  柴大使的表情从震惊逐渐变为肃然,再到深深的感动。

  他没想到徐谨言不仅拿出了巨款,更是思考得如此深入、细致。

  完全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甚至还考虑到了非常长远的问题。

  “你放心。

  这件事情,我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亲自向国内汇报。

  并协助你和国内相关的教育部、卫生部、侨办等部门进行对接。

  我们会确保你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你说的地方。

  同时,也必须建立最严格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定期向你汇报款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

  紧接着,柴大使也主动提及了监管制度。

  “有您这句话,我放心了。”

  徐谨言知道,柴大使的承诺必然是真心实意的。

  可好的项目,就怕上面是对的,可到了下面,就跑偏了。

  毕竟,这种事情,徐谨言虽然没有亲历过,但听说的可不少。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基金会要在米国设立,并由他合作的财务公司审计的原因了。

  同时,律所也承接了这家基金会的所有法律相关事宜。
  http://www.hlys.cc/21887/7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