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三塑强汉 >第311章 桓佑之谋(1)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11章 桓佑之谋(1)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进入了公历396年,桓佑觉得江南准备的差不多了,便借着孙策想称帝的时机,向孙策提出了收取江东和益州的建议。

  虽然孙策当前称帝的条件还不够,但也该到了江南亮出刀锋、收取江东和益州的时候了。

  至于交州那蛮荒之地,暂时不是重点。

  当然,此时的桓佑并不知道,本年年底,蔡成就会醒来。

  其实,根本不需要桓佑提议。

  孙策看到这些年来江南的发展,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也多次和周瑜、鲁肃商议是先取江东,还是攻取益州,甚至都议过先渡江北上,与护民军碰撞一番。

  等桓佑提议先攻取益州,同时收取江东时,尽管大方向与孙策的想法一致,可江南有那个实力东西同时开战吗?

  孙策可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事奇才,他自然知道东西相隔万里同时开战的风险。

  可这毕竟是仙人弟子提出来的,那就把周瑜、鲁肃、法正、韩当等人都叫过来,一起听听桓佑是怎么说的呗。

  为什么没有程普、黄盖、文聘、高顺、高览、桓阶、张羡这些人?

  这是兵事,桓阶、张羡自然不需要参加,何况桓阶与张羡还要忙于政务。

  而武将中,文聘、苏飞、徐盛在洞庭湖训练水师;

  程普在下隽镇守,高顺、周泰为副将;

  黄盖在醴陵镇守,高览、蒋钦为副将。

  当前孙策身边只留下周瑜和韩当。

  那鲁肃呢?

  前面不是说过了嘛,鲁肃已经不属于军方,而是孙策牧府的主簿,一介文官。

  以周瑜来掌控江南军队,以鲁肃来掌控江南政务,孙策才能心安。

  周瑜对桓佑“取益州”的提议有些犹豫,反而是鲁肃和法正听到“取益州”时,眼睛一亮。

  但鲁肃却对桓佑要东西同时出兵,既取益州,又取江东很是不解。

  于是,鲁肃便提议桓佑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有如此方略,江南有没有能力两面出兵,出兵后能否达成目的,等等。

  桓佑今年满十六岁,刚刚行过冠礼,取字子麒,麒麟子的意思。

  “子麒,可否为吾等讲解一下汝之方略?”鲁肃很认真地看向桓佑。

  桓佑看了看大家殷切的眼神,小脸严肃地点了点头。

  “其实,吾之方略说出来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明袭益州、暗夺江东……”

  桓佑详细地解释了何为明袭益州,又何为暗夺江东。

  所谓明袭益州,就是在今年秋后,以两万军走夜郎道,再綦江道,虚张旌旗,号称十万大军,明目张胆地进犯益州,一直打到江州南岸。

  此为虚兵。

  而真正突袭益州的,是走武陵蛮道的五万大军。

  大军溯沅水而上,至巴郡酉阳转陆路,取涪陵、枳县,由枳县过江,然后突然出现在江州城北面。

  此为实兵。

  按之前商队探报,牂牁只有两千兴汉军,而且还是新任牂牁郡太守简雍刚刚带入牂牁郡的。

  一旦虚兵进入牂牁郡,简雍必不敢阻,只能逃离牂牁郡,同时会加急报知成都刘备。

  刘备手下有两员上将关羽和张飞,其军事能力不可小觑。

  得到牂牁郡的急报后,关羽、张飞二人必然分析牂牁郡内无兵可阻江南十万大军,只能退守綦江道。

  而綦江道的尽头就是江州。

  按时间计,当刘备接到急报,再派关羽或张飞以綦江道之险阻敌时,也只能设防江州僰溪口,不让振汉军出綦江道并渡江取江州。

  整个益州只有两万余兴汉军,加上巴郡太守张飞麾下的五千兴汉军,也无非就是两万五千兵马。

  要想把振汉军堵在綦江道内,兴汉军这两万五千兵马必须全部出动。

  桓佑解释到了这里,孙策、周瑜、鲁肃三人都听明白了。

  益州的兵马都去江州南岸綦江道去堵截虚兵了,当实兵从枳县过江,突然出现在江州城前时,江州城等于是不设防的。

  如此一来,南岸僰溪口的两万五千兴汉军就等于是陷入了九死一生之地。

  之所以说是九死一生,是因为确实还有一条活路,乘船顺江而下,抵达枳县时方有机会上岸。

  至于沿大江逆流而上返回成都,因江水湍急,必须依靠纤夫才能行至僰道县(后世的宜宾市)。

  至于再入导江(后世岷江),因冬季水浅,空船向上游逆行或许可以,载满将士的船只,根本无法通行。

  桓佑此计甚是歹毒。

  他不仅要把兴汉军引入江州,而且还想让其于死地中背水一战,一举全歼。

  前来江州阻敌的兴汉军被全歼后,益州再无兵马,振汉军入蜀中平原,便如入无人之境。

  这些年来,江南与益州的贸易走的都是夜郎道再转綦江道。如今以夜郎道之虚兵虚张声势,刘备必不会有疑。

  反倒入巴郡距离更近,由于多年因武陵蛮沿途不断骚扰而没人走的武陵蛮道,反倒不会有人注意。

  当年伏波将军马援进益州,走的就是武陵蛮道。

  “此计大妙!”周瑜赞道。

  法正虽未出口称赞,却起身给桓佑行了一礼。

  孙策喜形于色,韩当的眼睛在放光。

  自从华容设伏成功后,无论是孙策,还是周瑜、鲁肃,包括程普、黄盖、韩当、文聘、高顺、高览,都不敢再小觑桓佑分毫。

  而法正来了之后,听到和看到的种种,更是真心实意地拜服桓佑。

  果然不愧是仙人弟子,与青州成公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法正之所以退出西南军团,本质原因还是因为蔡成中毒沉睡。

  法正一生,就是想效忠一个明主。

  这也是正史上他背叛刘璋、投效刘备的原因。

  如果是蔡成任命他为西南军团参谋长,法正不会有任何抵触情绪。

  可这个参谋长是兵部任命的,他就觉得官职小了。

  在法正看来,自古以来的活死人,没几年就会把那个“活”字去掉,成为真正的死人。

  而江南又出现了一个仙人弟子,这岂不是说明希望在江南?

  可以说,法正来江南,投靠的不是孙策,而是桓佑。
  http://www.hlys.cc/22231/8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