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宋国烽火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一月后,大宋,河中府。

  昔日繁华的河中府,如今已被战争的阴云彻底笼罩。

  城墙上遍布开裂的痕迹,原本鲜艳的旌旗变得残破,在秋风中无力地飘摇。

  城下,明军连营数十里,黑色的军帐如同蔓延的苔藓,覆盖了郊野。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混合的刺鼻气味,以及一种大战将至的压抑寂静。

  秦良玉与俞大猷最终在此地会师,两路明军精锐合流,兵锋更盛。

  但出乎意料的是,原本以为可以在拿下河中府的情况下在陕州府会合。

  然而,他们却在此地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

  河中府守将李彦仙,名声虽不显于朝堂,却是一员难得的良将。

  他深知河中府的重要性,故而早已将城池打造得铁桶一般。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竟以弱势兵力,凭借精妙的指挥和城内军民的死战之心,成功挫败了司马懿派出的先锋钟会。

  硬生生将明军主力拖在了城下,使得明军不得不正视这座坚城。

  明军中军大帐内,气氛肃穆。

  秦良玉银甲未卸,风尘仆仆,指着沙盘上河中府模型,沉声道:

  “李彦仙此人,倒是小觑他了。”

  俞大猷抚着短须,眉头紧锁:

  “钟会受挫,锐气已堕。”

  “如今我军虽合兵一处,但若在此消耗过久,恐误了圣上全局部署。”

  “且探马来报,宋国西部吴玠、吴璘虽被周瑜陆逊佯攻牵制,但亦有调兵东援的迹象。”

  司马懿,眼神阴鸷的缓缓开口:

  “李彦仙倚仗者,无非城高池深,民心可用。”

  “然,坚城往往从内部攻破。”

  “此人治军虽严,但城中并非铁板一块。”

  显然,司马懿对钟会此前的战败颇为不悦,现在是打算在这一战找回面子。

  秦良玉与俞大猷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意动。

  若能以计辅之,自是上策。

  “既然如此,便双管齐下。”

  秦良玉决断道。

  “俞将军,你部继续佯攻,施加压力,疲敝守军。”

  “司马先生,离间之事,便交由你来运作,务必尽快找到突破口。”

  “遵命。”

  司马懿微微躬身,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就在河中府战事陷入胶着之际,西南战线的诸葛亮军团,却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沿着预定的路线高歌猛进。

  大理降兵的向导作用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明军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避实击虚,连克数州,兵锋直指大宋腹地的脊梁——襄阳。

  大宋,襄阳城。

  作为扼守南北的咽喉要地,襄阳城的压力陡然倍增。

  吕文德、吕文焕兄弟站在城头,望着远处地平线上若隐若现的明军旗帜,以及那绵延不绝、秩序井然的营寨,脸色无比凝重。

  “大哥,这诸葛亮的确厉害。”

  “他根本不与我军在野外纠缠,专挑我防线薄弱处下手,裹挟流民,散布谣言,各地守军未战先乱……”

  吕文焕声音干涩。

  吕文德一拳砸在垛口上:

  “谁能想到他们能从大理方向来得如此之快。”

  “狄枢密……狄枢密什么时候能到?”

  “已经在路上,但带来的援兵……。”

  吕文焕叹了口气。

  “朝廷的旨意,是让我们死守,等待联盟转机……可这转机,在哪里?”

  兄弟二人相顾无言,心中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阴影。

  他们能倚仗的,只有这座经营多年的坚城,以及城中尚算充足的储备。

  但面对强大的明军,他们又能守多久?

  更不用说,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多少人已经被明军收买,多少人已经心向明军。

  吕氏兄弟甚至不敢去想。

  数日后,狄青率领着从临安及周边紧急抽调的最后一批精锐,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襄阳。

  他没有入驻豪华的府衙,而是直接登上了面对明军主力的南城楼。

  看着城外明军森严的壁垒,以及中军那面绣着“诸葛”二字的大纛,狄青黥面下的双眸锐利如鹰。

  他深知,襄阳已是决定大宋命运的关键。

  一旦襄阳失守,整个西部防线将被彻底割裂,吴玠吴璘的西军将成为孤军,宋国腹地也将直接暴露在明军的兵锋之下。

  “传令下去。”

  狄青的声音沙哑却坚定。

  “加固城防,深挖壕沟,将所有抛石机、床弩检修到位。”

  “征调城内所有青壮,编入辅兵队,协助守城。”

  “囤积滚木礌石,金汁火油,务必充足。”

  狄青的部署简洁明了。

  “告诉将士们,此城之后,便是家园父母,妻儿老小,襄阳在,大宋尚有喘息之机。”

  “襄阳若失,万事皆休!”

  狄青的到来,如同给摇摇欲坠的襄阳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守军士气为之一振。

  然而,狄青内心的沉重却丝毫未减。

  他站在城头,能清晰地感受到对面明军营中那股引而不发的磅礴气势,那是一种基于绝对实力的自信与从容。

  与此同时,大宋东南沿海,汀州。

  碧海蓝天之下,原本应是渔歌唱晚的景象,此刻却被无数战舰的帆影所覆盖。

  大明水师,在胡宗宪的指挥下,以绝对的优势,在短短数日内,几乎全歼了宋国仓促集结、战力羸弱的最后海上力量。

  郑成功率领的先锋舰队更是如一把尖刀,率先冲滩登陆,抢占滩头阵地。

  年轻的将领身先士卒,手持长剑,在亲卫的簇拥下,与负隅顽抗的宋军地方守备部队激战。

  明军水师士卒如潮水般涌上海岸,宋军岸防在强大的炮火掩护和精锐登陆部队的突击下,迅速土崩瓦解。

  胡宗宪稳坐旗舰之上,目光睿智而冷静。

  “成功已控制滩头,后续部队立即登陆,建立稳固营寨。”

  胡宗宪下令道。

  “传令各部,登陆后不可冒进,先巩固阵地,清剿残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汀州,而是要以此为基础,搅动宋国东南,使其腹背受敌。”

  很快,汀州失陷。

  汀州失陷的消息,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临安朝廷本就脆弱不堪的神经上。

  海陆皆败,烽火四起,大宋的版图上,西部、西南、东南三处燃起冲天烈焰,且火势正在不断蔓延、连接。
  http://www.hlys.cc/22410/8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