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支援建设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见奶奶接受了现实,秦强秦壮两兄弟心中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秦卫国两兄弟和秦铁柱也站在一旁没有吱声,脸色沉重。

  “铁柱。”王建军的声音打破了堂屋的沉寂。

  “表叔,您吩咐。”

  秦铁柱立刻应声。

  “明天一早,你亲自押着他们两个去红旗公社砖瓦厂报到。

  要亲眼看着刘厂长把他们收下,把手续办利索了。”

  王建军语气严肃:

  “记住,人是你要亲手交过去的,要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我唯你是问。”

  秦铁柱腰板挺得笔直:“表叔放心,俺一定把事办妥帖。”

  王建军这才转向秦强兄弟:

  “你们两个给我听好了,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

  到了砖瓦厂,老老实实干活。

  那儿的刘厂长跟我可不一样,他会替我‘好好关照’你们的。”

  事情安排妥当,王建军起身准备离开。秦卫国和秦铁柱送他到了院外的吉普车旁。

  “小舅,大姨这边就辛苦您多照应了。”王建军对秦卫东说道。

  “哎哎,我知道我知道。”

  秦卫东愣神后忙不迭应道。

  王建军拉开车门,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又把秦铁柱给叫到一旁:

  “铁柱,等明天把他们安顿好,有空你来城里找我一趟。”

  秦铁柱愣了一下:

  “好的表叔。”

  “你在公社开拖拉机也有些年头了。”

  王建军看着他:

  “现在区里工业局要办技术培训班,我觉得你是个苗子。

  具体怎么回事,等你来了细说。”

  王建军说完,又转向秦秀丽,语气温和但坚定:

  “大姨,强子壮子去砖瓦厂是对他们好。

  您要保重身体,别太操心。

  每个月铁柱会按时把生活费给您送来,有什么困难就让铁柱捎信给我。”

  秦秀丽抹着眼泪点头:

  “建军,大姨明白。

  你是为他们好……就是这一下子身边没人,心里空落落的。”

  “大姨,您要往好处想。”

  王建军耐心劝道:

  “强子壮子要是在砖瓦厂能改好,往后娶媳妇成家都有指望。

  总比在村里游手好闲强,您说是不是?”

  “是这个理……”秦秀丽用袖子擦擦眼角:“你说的我都理解!”

  这时,一旁的秦卫东突然说:“大姐,建军说得在理!

  强子壮子要是一直这么混下去,将来可咋整?”

  秦卫国也接话道:

  “就是!去砖瓦厂好歹是正经工作,总比在村里偷鸡摸狗强!

  你就放宽心待在这里就行了。

  你还真想操一辈子心啊!”

  王建军转身对秦铁柱嘱咐道:“铁柱,明天一早你就送他们去报到。

  记住,一定要亲眼看着刘厂长把他们收下。

  回来之后,尽快来城里找我。”

  “表叔放心,俺一定把事情办妥。”秦铁柱郑重地点头。

  在村里人复杂的目光中,吉普车缓缓驶离秦家村。

  有羡慕的,有敬佩的,也不乏几个被秦强兄弟得罪过的村民在背后指指点点。

  王建军透过后视镜看着渐渐远去的村庄,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安排。

  秦强兄弟的事算是暂时解决了,但后续还得时常关注。

  铁柱这孩子倒是挺不错的。

  王建军回到家时已是下午稍晚。

  王母正在院子里收衣服,见他回来连忙迎上前:“建军,怎么样?

  大姐那边都安排妥当了?”

  王建军一边停好自行车,一边回答:“都安排好了。

  强子壮子送去砖瓦厂干活,大姨留在村里,有卫东舅舅照应着。”

  王母叹了口气,接过儿子的公文包:“这两个孩子啊……

  要是早点听劝,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你大姨就是太惯着他们了。”

  “娘,您别担心。”

  王建军安慰道:“让他们在砖瓦厂吃点苦头是对他们好。

  倒是铁柱那孩子,我看着是个可造之材,打算推荐他去区里的技术培训班。”

  “铁柱那孩子确实踏实。”

  王母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什么:

  “对了,文君说今天淑兰身子不太舒服,你等会儿去看看。

  瑶瑶那孩子念叨一天想妈妈了。”

  “我这就去。”

  王建军说着,从车把上取下在供销社买的桃酥:

  “给孩子们带的,您先收着。”

  这时小靖雯从屋里跑出来,一把抱住王建军的腿:

  “爸爸!你回来啦!瑶瑶妹妹今天都不开心,你快去看看她!”

  王建军弯腰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好,爸爸这就去看瑶瑶。

  雯雯今天有没有乖乖的?”

  “我可乖了!”

  小靖雯搂着爸爸的脖子:“我还把糖给瑶瑶妹妹吃了呢!”

  王建军抱着小靖雯走进屋里,看见瑶瑶正蔫蔫地坐在小板凳上。

  菲菲坐在一旁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看到王建军来了,她立即蹦起来:

  “二叔,你可来了,瑶瑶又不开心了。”

  “瑶瑶,怎么了?”

  王建军放下小靖雯,摸摸菲菲小脑袋然后蹲在瑶瑶面前问道。

  瑶瑶抬起头,大眼睛里含着泪水:“二伯,我想妈妈了……

  弟弟是不是又不乖了?”

  王建军心疼地摸摸她的头:“妈妈没事,就是有点不舒服。

  走,二伯带你去看妈妈。”

  ……

  一个星期后的上午。

  轧钢厂。

  王建军正在轧钢厂办公室批阅文件。

  这些天他忙得连轴转,既要处理厂里的日常工作。

  又要关注秦强兄弟在砖瓦厂的改造情况,还要为秦铁柱准备培训推荐材料。

  桌上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起。

  王建军拿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工业局领导严肃的声音:

  “建军同志,紧急任务!

  上级要求你们厂立即抽调技术骨干支援三线建设,下周一就要出发!”

  王建军神色一凛,立即站起身:“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领导,具体要抽调多少人?哪些工种?您得让我心里有数啊……”

  “要二十名技术骨干,钳工、焊工、电工、车工各五名。”

  电话那头声音很急切:

  “这次任务很重。

  去的又是艰苦地区,一定要选派政治过硬、技术过硬的同志!”

  “请领导放心!

  我们一定选派最优秀的同志!”王建军郑重承诺。

  放下电话,他立即对秘书说:“通知各车间主任,马上到会议室开会。

  另外,让赵修远主任立刻来我办公室一趟。”

  十分钟后,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大家都从王建军严肃的神情中感觉到了事情的紧迫性。

  王建军开门见山:“刚接到上级紧急通知。

  要求我们厂立即抽调二十名技术骨干,支援三线建设。

  下周一就要出发!”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兴奋的议论声。刘志忠问道:

  “主任,具体什么要求?要去哪里?”

  “钳工、焊工、电工、车工各五名,必须是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骨干。”

  王建军环视会场:

  “具体地点暂时保密,但可以告诉大家,是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项目。”

  李为民激动地站起来:“主任,这可是光荣任务啊!

  三线建设是上面亲自批示的战略部署,我们一定要选派最优秀的同志去!”

  王建军点点头,心里却很清楚这个时代的特殊性。

  1967年这个时期,三线建设正值高潮。

  这是国家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在西南、西北等腹地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

  能够被选中参加三线建设,对每个工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

  “同志们的心情我理解。”

  王建军徐抬一下手臂说:“但现在正是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关键时期。

  一下子抽调这么多骨干,会不会影响生产?

  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考虑。”

  “主任放心!”

  老劳模马师傅站起来:

  “咱们可以白天搞生产,晚上搞革新,绝不耽误任务!

  能够为三线建设出力,这可是咱们全厂的光荣!”

  “对!”

  另一个车间主任接话:

  “我们可以把老师傅和年轻徒弟搭配着抽调。

  这样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年轻人得到锻炼。”

  “好!”

  王建军欣慰地点头:

  “那就这么定。

  各车间立即着手选拔人员,今天下班前把名单报上来。

  记住,一定要政治过硬、技术过硬。

  这是代表咱们厂去执行任务,绝不能给厂里丢脸!”

  “保证完成任务!”

  与会的干部们异口同声。

  散会后,王建军把赵修远留了下来:

  “修远,这次支援任务,组织上决定由你带队。”

  赵修远立即挺直腰板,难掩激动之情:“谢谢组织信任!

  保证完成任务!主任,我早就盼着能为三线建设出力了!”

  “这正是个机会。”

  王建军拍拍他的肩膀:

  “三线那边也在上马新项目,你可以把我们的经验带过去。

  而且……”他压低声音:“这次去的地方,有个特殊任务要交给你。”

  赵修远立刻会意:“主任请指示。”

  “到了那边,注意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

  王建军声音更低了:

  “特别是军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多取经。

  现在国际形势复杂,我们要取长补短啊。”

  “明白!”

  赵修远郑重地点头:

  “我一定认真考察学习。主任,还有什么要嘱咐的?”

  王建军沉思片刻,说:

  “这次去的都是骨干,一定要照顾好同志们的生活。

  西南地区条件艰苦,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需要厂里提供什么支持,你尽管提。”

  “谢谢主任关心!”赵修远感动地说:“我这就去准备!”

  送走赵修远,王建军继续处理手头的工作。

  他特意把秦铁柱的培训推荐材料放在抽屉里,准备等支援三线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再具体推进。

  接下来的几天,王建军忙得脚不沾地。

  要审核各车间上报的支援人员名单,要安排欢送大会的准备工作。

  要协调生产任务的重新分配……

  这天晚上,王建军加班到很晚。

  当他趁着月色回到猫儿胡同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

  让他意外的是,家里的灯还亮着。

  推开门,聂文君正在灯下缝补衣服,见他回来连忙起身:

  “怎么又加班到这么晚?

  饭还热在锅里呢。”

  王建军心里一暖:“在忙支援三线建设的事。你怎么还没睡?”

  “在等你。”

  聂文君端来热饭热菜:“听说你们厂要抽调骨干去三线?”

  “嗯,下周一出发。”

  王建军一边吃饭一边说:

  “这次任务很重,去的又是艰苦地区,得把准备工作做充分。”

  聂文君轻声说:

  “厂里好几个轧钢厂老师傅的家属今天来找我,都说支持去三线。

  就是担心那边的条件……”

  王建军放下筷子,认真地说:

  “嗯,这个我明天会跟厂里同志们说,厂里一定会做好后勤保障。

  工资待遇按规定上浮,家属的工作生活厂里也会照顾到。”

  “嗯,这就好。”

  聂文君点点头,又想起什么:

  “对了,铁柱今天下午来了。

  见你不在,留下了一包红枣,说是他娘让捎来的。”

  王建军笑了:

  “这孩子,还挺有心。下次可以让他直接去厂里找我。”

  “嗯,知道了。”

  ……

  第二天。

  王建军正在轧钢厂办公室处理文件,秘书进来通报:

  “王主任,外面有位秦铁柱同志找您。”

  “让他进来。”

  秦铁柱风尘仆仆地走进来:

  “表叔!”

  “来了?坐。”王建军指了指椅子,给他倒了杯水:

  “砖瓦厂那边都安顿好了?”

  “都安顿好了。”

  秦铁柱认真汇报:

  “强子哥他们现在老实多了,虽然还是叫苦,但活儿都按时完成。”

  王建军点点头:

  “吃了苦头才知道安分。”

  他话锋一转:“说说你吧,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秦铁柱放下水杯,坐得笔直:“表叔,俺想学技术。

  在砖瓦厂看见机器老是出毛病,一停工就耽误生产。

  俺想着,要是能学会修这些机器,肯定比开拖拉机强。”

  王建军眼中露出赞赏:“你这个想法很好。

  现在国家正在搞建设,到处都需要技术人才。”

  他走到文件柜前,取出一份文件:

  “你看,这是区里的通知,要开办机械维修培训班。”

  秦铁柱接过文件,认真地看着。

  “培训班半年,结业后分配工作。”王建军说:“不过有件事要跟你说清楚。”

  他神色认真起来:“现在三线建设正在大力推进,新建了不少厂矿。

  培训结束后,学员要服从组织分配。

  也就是说,如果组织上需要,可能会被分配到外地工作。”

  秦铁柱认真思考着:“表叔,那......要是真被分到外地?”

  “这个说不准。”

  王建军如实相告:“可能一两年,也可能更久。

  不过你放心,真要分配工作,组织上都会按规定办理。”

  他补充道:“而且我要推荐你去的是正规培训班。

  就算以后要支援外地,也是正经的工作分配,你不用担心。”

  秦铁柱深吸一口气:“表叔,俺想好了!俺要去参加培训!

  能学到真本事,为国家的建设出力,这是光荣的事。”

  “好!”

  王建军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不过这事还得走正规程序。

  你先回去写个申请,让公社给你开推荐信,接下来就交给我了。”

  “谢谢表叔!”秦铁柱激动地站起来:“俺这就回去准备!”

  看着秦铁柱离去的背影,王建军走到窗前,望着厂区里忙碌的景象。
  http://www.hlys.cc/22477/7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