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官场雅痞 >第112章 人事改革是个幌子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2章 人事改革是个幌子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很显然,程文谦并没有从深层次上认识李怀节说的“窗口业务外包”。

  因为,如果他认识到了,就会明白,这是一次多么巨大的变革。

  这是一场对现行政府运营管理体制的变革,是制度性的。

  这种事情,对于李怀节这个级别的干部来说,是只能做好、不能说破的。

  说破了,支持的人可能会有,但挑刺的人肯定是一大堆。毕竟你已经触犯到了某一个群体的整体利益了。

  再说了,这世间的事情都像是吃甘蔗,没有两头甜的,都是权衡利弊而已。

  早早说破,引来一堆人挑刺,事情能做的成功才奇怪!

  所以,李怀节对程文谦的解释就不是那么的到位,有点含糊其辞的意思。

  他说,“本质上来说,这些窗口业务并不是承包给了社会人士。

  因为有资格承包的,都是从各个机关单位刷下来、并经过培训学习的体制内人员。

  这群特殊群体组成一个个人力资源企业,在承揽政府机关实务性业务之后,通过KpI淘汰制,帮我们解决公务员‘铁饭碗’的效能困局。

  当然,这只是目前的设计目的,以后还会添加一些对某类业务的强制规定。

  比方说税务,在外包合同里规定,在几年时间内,线下窗口必须减少50%。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逼着外包公司必须去培训群众,让他们学会使用电子税务局。

  本质上,是在借助科技的力量完成税务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

  程部长,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来,大家都知道的,编制压力很大,没有哪个单位不缺人;

  二来,政府窗口服务质量的提升,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不通过这些手段刷掉一批老油条、滚刀肉,机关作风搞不好,工作效率上不去。

  反过来,又会导致编制压力加剧,恶性循环就无法打破!”

  程文谦认真听完李怀节讲的这一段长篇大论,感觉自己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毫不夸张的说,程文谦的组织经验和理论水平绝对在李怀节之上。

  他在援藏期间,就对辖区内组织人事动过手术。

  不过,碍于政治形势的不同,程文谦在辖区抓的,主要是组织监督能力。

  他着重提升了组织部门监督的权重,倒逼辖区干部提升政治素质。

  可以说,辖区的组织人事经过他的这一番整顿之后,整个辖区干部队伍的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这当然是可圈可点的功劳,这也是他年纪轻轻就进了中组部,还是担任部门主管的重要原因。

  但是,今晚李怀节的这一番话,打开了他对组织结构、甚至是体制机制全新的视野,让他准确地找到了这场全省亟待的人事改革新定位。

  他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终于彻底消化完李怀节讲的这些举措背后,牵扯到的一系列体制改革。

  然后,他就被李怀节这种春风化雨的改革手段所折服。

  难怪他要含糊其辞了,他这是要在体制机构上动手术刀啊!

  事实上,哪怕是程文谦这样的级别,想要在体制机构上搞改革,那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窘迫的财政压力,逼着组织部门牢牢守住体制的大门,严守“逢进必考”原则,对各个编制人数控制的极为严格。

  尽管如此,依旧解决不了编制膨胀问题。

  就拿膨胀得最厉害的教职工队伍来说,1987年的时候,全国11亿人,全国教职工总数是1052万人;

  到了2017年的时候,全国人口13亿,教职工总数已经膨胀到了1800万人。

  当然,还有发展更快的医护人员队伍,那个数据也是相当炸裂。

  更何况,公务员队伍本身也在膨胀。

  所以,一场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当其他地方领导还在为Gdp增速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而疲于奔命时,这个李怀节,已经开始着眼解决这些根本性矛盾了。

  还是用这种非常隐秘的手法在进行。

  他的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真的非常理想主义。

  想到这里,程文谦组织了下措辞,微笑着说道:“嗯!听完你的介绍,你在人事上的看法和布局,明显要比在嵋山市的时候成熟。

  将军县这里的人事改革,就按照你的改革思路来。

  你也不要有着太大的压力,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走好就行!

  不要考虑时间啊、成绩啊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探路者就应该有探路者的待遇。

  不要说18个月,就是两年,省委组织部也等得起!

  当然,试点工作的报告、改革步骤的推进书,这些文字上的东西就好比是你这个县委书记的工作台账,必须要上报到省委组织部。”

  程文谦的这番话,已经很直白的告诉了李怀节,你想干什么,我都知道了。

  我的态度就是两个字,支持!

  你甚至不要有太多的压力,认真走好你计划的每一步就行。

  李怀节当然明白程文谦的意思,甚至连他强调要的书面报告,也不过是在为自己搞的改革做背书。

  这让李怀节对自己悄悄在搞的“人事改革”,更有信心了。

  离开市委,李怀节回到市政府,第一时间给周国铭通了电话。

  今天上午,林深这个专职副秘书长组织了红星市农、林、水、环境、自然资源和投资促进六大局,对红星市优质冷水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研讨,拿出了招商引资的基本政策。

  会议开得很成功。

  不知道是不是李怀节这个常委副市长的名头太响,还是这六大局真的看不到冷水养殖的光明前景,拿出来的招商引资条件很是优渥。

  就连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条款都放得相当宽松,宽松到李怀节都有些看不下去。

  但他不会在这些具体事务上说三道四,这些是下级单位的天然权力,必须予以尊重。

  当官当的久了,李怀节对权力的边界感也就越来越强。

  越界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因为只要越界半步,迎来的必然就是雷霆打击。

  电话里,李怀节盛情邀请周国铭来红星市一趟,实地考察一下当地的冷水资源,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至于投资政策这类的,目前市政府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接下来就是相互商讨的事情了。

  周国铭很爽快地一口答应下来,还笑着说,要给将军县的扶贫事业捐点钱。
  http://www.hlys.cc/22752/8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