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解构粤语诗中的生命之笑》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绿笑》(粤语诗)文\/树科
鬼知道,佢嘟会笑嘅?
你知?你哋知?
色彩佢哋摇头唔知……
花噈笑?
果嘟笑咗?
花果,笑咁绿笑……
《树科诗笺》2025.4.1.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粤语诗中的生命之笑》
—— 论《绿笑》的诗性密码
文\/阿蛋
在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版图中,方言诗始终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与地域文化基因,构成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树科的粤语诗《绿笑》,以充满岭南地域特色的语言形态,打破传统诗歌意象的固有边界,将 “绿” 与 “笑” 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进行大胆嫁接,构建出充满张力的诗意空间。这首短诗以不足百字的篇幅,承载着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在粤语方言的韵律流转中,展现出独特的诗学价值。
一、方言入诗:语言本体的诗性重构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体系中保留古汉语成分较多、语音语调丰富的语种,其独特的发音、语法和词汇系统本身就蕴含着极强的表现力。在《绿笑》中,树科摒弃了普通话诗歌常用的词汇与句式,转而采用纯粹的粤语口语表达,使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
“鬼知道,佢嘟会笑嘅?”“你知?你哋知?” 这种口语化的反问句式,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将日常对话直接引入诗歌之中。在传统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追求语言的典雅与凝练,而树科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直白如话的粤语方言营造出一种亲切感与现场感。这种语言选择,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 “语言即世界” 相呼应,粤语方言构建起一个独特的意义世界,让读者得以窥见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语境与思维方式。
同时,粤语中丰富的语气助词 “嘅”“噈”“?” 等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韵律感和情感色彩。这些语气助词在普通话中往往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它们的存在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细腻、生动。如 “花噈笑?”“果嘟笑咗?”,语气助词的加入,让花朵与果实的 “笑” 变得更加鲜活,仿佛能让人听到它们欢快的笑声,感受到生命的灵动与喜悦。
从语言诗学的角度来看,树科的方言入诗实践,是对诗歌语言本体的一次大胆重构。他打破了标准汉语在诗歌创作中的垄断地位,证明了方言同样具有强大的诗意表现力。正如美国诗人庞德所说:“诗歌是语言的宝石”,粤语在《绿笑》中,经过诗人的精心雕琢,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成为承载诗意的珍贵载体。
二、意象并置:陌生化的诗意生成
“绿笑” 这一核心意象的创造,是《绿笑》最具突破性的艺术成就之一。在传统的诗歌意象体系中,“绿” 通常与生命、自然、希望等概念相关联,而 “笑” 则主要用于形容人类或动物的情感表达。树科将这两个原本分属不同语义范畴的词汇强行并置,创造出一个极具陌生化效果的新意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冲击。
这种意象并置的手法,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 “陌生化” 理论不谋而合。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通过将熟悉的事物以陌生的方式呈现,能够延长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过程,从而增强艺术的审美效果。在《绿笑》中,“绿笑” 的出现,让读者对 “绿” 和 “笑” 这两个熟悉的概念产生新的认知与思考。
诗中,“色彩佢哋摇头唔知……” 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色彩以生命,它们对 “绿笑” 的未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的神秘性与独特性。而 “花噈笑?”“果嘟笑咗?”,则将 “绿笑” 这一抽象的意象具象化,通过花朵与果实的 “笑”,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喜悦。在这里,“绿” 不再仅仅是一种颜色,“笑” 也不再局限于人类的表情,它们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意世界。
与中国古典诗歌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等经典意象相比,“绿笑” 具有更强的现代性与创新性。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抒发,而《绿笑》中的意象并置,则更侧重于对语言和思维的突破,展现出当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新的表达方式的探索与追求。
三、生命哲思:诗意背后的深层意蕴
《绿笑》表面上写的是花果的 “笑”,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在诗中,“鬼知道,佢嘟会笑嘅?” 这一疑问,不仅是对花果之 “笑” 的惊讶,更是对生命奥秘的探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界中那些看似普通的生命,而树科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想象力,发现了花朵与果实中蕴含的生命喜悦。
这种对生命的关注与赞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 的思想一脉相承。庄子曾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绿笑》中,诗人将自己融入自然,与花果一同感受生命的喜悦,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同时,“绿笑” 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生命态度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和烦恼所困扰,而 “绿笑” 所代表的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无疑是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一种回应。它提醒人们,即使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应该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像花朵和果实一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笑容。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看,《绿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赋予生命以意义。在诗中,花果的 “笑” 是它们对生命的一种独特诠释,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上,展现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也启示读者,要勇敢地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四、形式创新:短诗中的艺术张力
《绿笑》全诗篇幅短小,仅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巨大的艺术张力。这种张力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诗歌语言的精炼与简洁。诗人摒弃了一切多余的修饰,以最直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使每一个字都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例如,“花果,笑咁绿笑……” 一句,短短七个字,却将诗歌的主题与情感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一方面,诗歌的结构安排也对艺术张力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诗的开头以疑问句式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中间通过对花果之 “笑” 的描写逐步展开诗意,结尾则以简洁有力的语句收束,使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起承转合的节奏感。这种结构安排,如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无限的诗意。
与现代诗歌中常见的长篇巨制相比,《绿笑》的短诗形式更具挑战性。它要求诗人在有限的篇幅内,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同时还要营造出丰富的诗意与深刻的内涵。树科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挑战,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展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证明了短诗同样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结语
树科的粤语诗《绿笑》,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创新的意象构建、深刻的生命哲思和精妙的形式安排,展现出当代方言诗歌创作的新风貌。这首诗不仅是对粤语语言艺术的一次成功探索,更是对诗歌本质与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思考。在现代汉语诗歌不断发展与创新的今天,《绿笑》的出现,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它让我们看到,方言诗并非是对标准汉语诗歌的简单补充,而是具有独立价值和广阔发展空间的诗歌形态。通过对《绿笑》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智慧。期待树科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中,能够继续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手法,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推动粤语诗歌乃至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http://www.hlys.cc/22835/10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