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蠢笨的贾琏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苏州,林府老宅。

  相较于京城林府的簇新,苏州老宅更显古朴厚重。

  年关将至,府中早已洒扫庭除,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新年。

  扬州的父母官、林如海的堂叔林栋,深知这位身负皇命、整顿盐政的堂侄这一年来的艰辛与孤独,早在腊月二十便发出了邀请,请他务必回苏州老家一同守岁。

  林如海接到邀请时,略作推辞,言说“恐打扰叔父清净”,但在林栋再次热情相邀时,便欣然同意。

  主要他近来心情确实颇为舒畅——江南盐政积弊在处死一批人后,在他雷厉风行的整顿下已初见成效,压力骤减;扬州的父母官又是自家堂叔,官场上处处行着方便,让他省心不少。

  更重要的是,前几日他刚收到了京城堂弟林淡的来信!

  信中,林淡不仅告知他王夫人已死、林晏身份可以重见天日的天大好消息,更提到了忠顺王世子有意让林晏给小世子做伴读一事,征求他的意见。

  林如海能有什么意见?简直是喜出望外!

  他原本的计划确实是待儿子身份明朗后,便接到身边亲自教导,延续林家诗书传家的门风。

  但如今可是忠顺亲王世子亲自发出的邀请!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晏哥儿将有机会接触到最顶级的权贵圈子,未来的前程和人脉将无可限量!

  这等机遇,简直是可遇不可求,不答应的才是傻子!

  欣喜之余,林如海又不免想起女儿黛玉。

  通过那场大梦,他深知自己上一世对女儿的教养虽有文采上的成就,却终究让她失了那份孩童应有的活泼天性。

  梦中的黛玉,在寄居贾家后,更是将本性深深掩藏,变得敏感多愁。若非梦中那句“本家智士破迷津”的警示,他断不会再次将女儿托付他人。

  然而,如今看来,错并不在“寄人篱下”这个行为本身,而在于“所托非人”!

  贾家……一想到梦中女儿连吃碗燕窝都要靠薛宝钗那“背后插刀”之人的“怜悯”,而贾家却挥霍着他林家巨万家财,林如海就觉得心口阵阵抽痛,愤懑难平。

  好在,林淡随信附上的那幅黛玉亲手所绘的画,极大地安慰了他。

  画技虽还稚嫩,但笔触间透出的轻快、明朗与生机,是梦中那个深锁眉头的女儿身上所没有的。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女儿在京中过得很快乐展,这让他无比欣慰。

  回苏州叔父家过年,林如海是一百个愿意。

  毕竟,无论是在扬州的官邸,还是回到苏州空荡荡的老宅,他都是形单影只,面对满桌佳肴也食之无味,唯有冷清凄凉相伴。

  而另一件让他能在叔父家过得心安理得、毫无心理负担的事,便是当初送黛玉进京时,那几口沉甸甸的大箱子中,混在衣料书籍里的那一口不起眼的樟木箱子——那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百根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条!

  这可是林家压箱底的底蕴,是本朝开国太祖皇帝当年赏赐给林家的。

  因其意义非凡,被视为立家之本,在先祖修建这苏州老宅时,便秘密封存于祠堂之中。

  这个秘密,世代只传嫡支长子。

  上一世他临终前,曾将这个秘密告知了黛玉,可从后续发展看,黛玉直至泪尽而亡,都未曾动用过这笔金子,甚至未曾向任何人,包括贾母,透露过分毫。

  梦中景象只让他看到女儿在荣国府潦草病逝,雪雁扶灵南归的凄凉结局。

  但至此,林如海几乎可以肯定:荣国府上下,无人知晓这笔金子的存在!

  想到此处,林如海甚至觉得有些可笑。

  贾琏,乃至整个荣国府,都以为搬回那二三百万两银子的家当,便是掏空了林家五代列侯的积累?真是鼠目寸光,以己度人!

  林家世代清贵,人口简单,又深谙经营之道,近百年的积累,岂止明面上那些?他们怕是根本无法想象,真正的世家底蕴藏得有多深。

  上一世贾琏来处理后事,不仅对这百根金条一无所知,恐怕连老宅库房里那些真正值钱的古玩、字画、孤本都没能顺利弄到手——这其中,自然也有林家留下的忠仆暗中维护的功劳。

  今年这个年,就在温暖踏实的家族氛围中,好好过吧。

  林如海想着,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真正轻松的笑容。

  他吩咐长随仔细备好年礼,登上了同叔父一同前往苏州的马车。

  车窗外,冬日的阳光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暖意。
  http://www.hlys.cc/22917/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