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怒赚两千五百万两白银 (上)
推荐阅读:
武临九霄
精灵:这个培育屋老板不懂对战
禁区之狐
我收服了宝可梦
千夜追凶:碰触尸体就能锁定凶手
斗罗之冰魔雨浩
从火影开始做打工人
游戏影响现实,我成了光之战士
我哪会懂战术?相信选手就完了!
官居一品养黛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林淡最初预估国内外商人各一百个名额,本以为绰绰有余。然而现实是,仅仅江南、泉州、广州等几个富庶之地报上来的符合条件的商人数量,就远远超出了这个数额。各地知府眼见需求如此旺盛,且这分明是送上门来的政绩,竟不约而同地上折子,恳请皇上“体恤商民殷殷赤诚”,“天恩浩荡,多加恩典”,再多开放一些名额。
若林淡只是如此抬举商人,恐怕早就被御史言官的唾沫星子淹死了,奏本都能堆满皇帝的桌案。
但妙就妙在,林淡深谙“平衡”之道,他的方案将“士农工商”四民全部考虑了进去,让人无从指摘。
对于“士”,他给予了读书人前所未有的尊荣。
规定:凡考中举人者,无论现任何职,只要为官清廉,为国效力满十年;凡考中秀才者,无论是否出仕,只要在地方教书育人,为国尽忠满二十年,均可由本人申请,经当地学政与官府核实后,获得进京赴宴的资格!
不仅如此,朝廷还会根据路程远近,发放数额不等的路费补贴!
这一下,可谓是在天下读书人中投下了一颗巨石!
多少皓首穷经、止步于举人或秀才的读书人,原本以为此生再无面圣之机,只能郁郁终老于乡野或小吏之位。
如今,竟有此等好事摆在眼前!
虽然等待年限不短,但这无疑是对他们多年寒窗苦读和坚守的一份巨大肯定和慰藉。一时间,天下学子振奋不已,许多原本心灰意冷的老秀才、老举人纷纷重燃希望,地方官学也为之震动。
对于“工”与“农”,林淡也没有忘记。他奏折中写道,责成各县衙门,必须在各自辖区内,推举出一名技艺最精湛的工匠和一名最善于耕种的农夫或牧者。也就是说,哪怕你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木匠,但你的手艺全县第一;哪怕你只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但你家年年丰收,亩产最高;哪怕就是养牛放羊,但你家的牛羊最肥,你就有机会代表一县之工、一县之农,进京赴宴,享受无上荣光!
这简直是破天荒的恩典!工匠和农夫,何曾想过能有如此际遇?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底层百姓的积极性,使得“行行出状元”不再是一句空话。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摩拳擦掌,准备稍有不妥就上书弹劾林淡“媚商”、“坏朝廷体统”的御史言官们,看着这份囊括了士农工商、雨露均沾的完美方案,顿时哑口无言,悻悻地收回了已经写好的奏章。
――
户部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彻数日,当最后一笔“襄赞银”清点入库,最终数额定格在两千六百四十万两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上时,整个户部衙署都弥漫着一种如梦似幻的狂喜与不真实感。
银子既已到位,户部上下对待太上皇寿宴后续事宜的态度,立刻变得“公私分明”起来。
陈尚书大手一挥,带着户部一众官员,以近乎“甩包袱”的速度和效率,将一应筹备文书、账目以及与各地对接的名册,毫不留恋地全部移交给了礼部。
本来嘛,筹备宫廷庆典、拟定礼仪流程、接待各方来宾,这本就是礼部分内之事。先前是因为皇上那句“不动用国库银子”的严令,才让户部硬着头皮顶了上去。如今金山银山已然搬回国库,户部的使命便算圆满完成,自然乐得清闲,继续去操心他们的钱粮赋税。
礼部尚书对此倒是高高兴兴地接手了。虽说后续安排数千人的食宿、调度、礼仪培训等麻烦事堆积如山,但架不住这次户部批钱批得史无前例的大方!一次性拨付了一百四十万两专项款子!
虽然这其中明确规定有七八十万两是要用于补贴那些从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州县赶来的“士农工”代表们的路费盘缠,但剩下足足六十多万两,可是实打实地用于这九日寿宴的花销!
这可比以往皇上既要场面、又只肯给十万、八万两预算,逼得礼部上下拆东墙补西墙、焦头烂额的日子,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礼部尚书捧着拨款文书,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与此同时,林淡再次上奏,言明此次筹款顺利,离不开各地方知府、县衙的鼎力配合与辛勤工作。为表皇恩浩荡,激励地方,建议从所得款项中拨出一百万两,作为“协办恩赏”,按出力多寡分赏给各地方衙门。
皇上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还没捂热乎就要出去一百万,确实肉痛了一下。但再看看国库账册上那依旧惊人的两千五百万两余额,这点“小钱”似乎又不算什么了。他大手一挥,准了!
http://www.hlys.cc/22917/3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