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合围英军
推荐阅读:
穆黎传
神农仙君
七零,军王彻底被医学博士拿捏了
说好一心求死,你怎么飞升了?
重生之一世枭龙
战天胜尊
凌瑜萧霖天
带无限物资,嫁村里禁欲颜霸知青
柯学:我和新一是发小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占领越南全境之后,孙望舒以第17师和第28师为后备部队,负责镇守各大城市,以第八军之第8师和18师,第七军之第7师组成西进兵团,继续西进,占领金边,后派遣使节前往泰国沟通。同时,为了维持解放区的稳定,李希音派遣了一批能力出众的官员进入越南,对其进行治理。
首先,在占领区实行土地改革制度,将被法国殖民者和那些傀儡政府官员巧取豪夺的土地进行再分配,并减免税赋,鼓励农耕,保证百姓生活的更好。
其次,肃清法国殖民势力残余力量,鼓励各地区民族自治,辅助他们建立民主的自治政府,对于那些垄断家族进行打击,保证越南地区新建立的自治政权的民主性和分权性。
鉴于地区特性和语言不通,如果要对其进行直接统治,义军需要投入巨量的政治成本,十分容易影响到中原的平定。
因此政务院在商议之后,给出了一个方案:
第一,义军在推动完成土地改革后,辅助各州府建立民主自治政府,由其组建民主联合政府,义军派遣官员首先进行为期三到五年的辅助建设,并辅助其建立学校体系,培养其本民族之人才,等三到五年之后义军官员逐步退出联合政府,将其政权逐步交还。
第二,义军将会对其进行十年的军事管制,等其联合政府体制彻底完善之后,义军逐步交还其军权,逐步允许其本地组建一定的军事力量。
在决定了这个方案之后,李希音授意政务院成立专门的部门,探索各个自治政府运行规律,探索如何在政权建立过程中实现民主决策和中央集权的平衡、如何保证政府效率和政治透明的问题,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才能够保证政权长治久安。
李希音意图通过越南各自治联邦的建立,总结政治经验,锻炼基层官员,积累治理经验。
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义军开展了对东印度公司的围剿。
经过与泰国协商,义军与太平军构成盟友,开启了第二轮战役,战役分为南北二线。
在北线,由缅甸北部的曾天养部、自印度东进的第一军两个师、孙望舒部一个师和五万泰军,从北、西、东三个方位向盘踞缅甸的毒枭集团和东印度英军发起进攻,将其歼灭于缅甸地区。
同时孙望舒率领两个师与泰军合兵一处,沿着曼谷继续南下,从陆路进攻马来群岛和新加坡等地,封锁马六甲海峡。
此时,英法之远洋舰队尚未赶到,法军在亚洲的殖民力量在越南战役中损失殆尽,英国几乎聚集了其在亚洲所能聚集的兵力,与义军相持,其中约七万余人在缅甸,一万余人在马来西亚,在印度也有几万人。
但是,这些部队里出身于正规英军的并不多,其成分主要包括两个,第一个是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力量组成的英军,其包括各自听命于英国的海盗团体和各自军事武装,长期从事海盗、人口贸易、毒品贸易,虽然穷凶极恶但战斗力并不顽强。
另一部分则是正规英军,但是这些英军大多来自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比如新加坡、印度、缅甸、澳大利亚等英国所属联邦所招募的士兵。
但总归来说,都是英军里面的二流部队,战斗力并不是特别厉害。
因此在义军发起全方位进攻后,这些英军节节败退。
孙望舒部之第7师和泰军组成的西进兵团自清迈西进后,迅速击溃英军的守备力量,连续攻克帕安、仰光、勃生等地,截断了英军从水上撤回马来西亚的道路。
紧接着第一军两个师和水军组成的东进兵团出孟加拉,在哈卡大破两万英军,从西部对英军发起进攻。
同时,在缅北地区,李希音在投入了第三军的情况下又将第二军也投入缅甸战场,至此在缅甸北部义军就投入了第二军、第三军和第二十七师总共七个师约11万人的野战兵力,在义军各部的轮番进攻下,英军节节败退,往缅中地区收缩。
战至五月中旬,义军和泰军累计歼灭英军两万余人,将剩余的四万多英军包围在缅中地区。
在南部战场上,孙望舒两个师齐头并进,仅仅十天就突进数百里,直接将一万英军围困于新加坡,虽然被其坚固的防御工事和东印度公司的舰船所阻挡,但随着后续火炮部队的赶到,义军一口将这一万英军吞下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义军准备将他们一口吞下的时候,英法各国组成的联军舰队抵达印度,李希音在获知这个情况后,急忙给章西女王和第一师发电,让她们暂缓扩大在印度之解放区域,抓紧时间巩固内部问题,团结百姓,修建城池。
同时命令孙望舒原地待命,修筑工事,筹备粮草,同时将留守越南的第17师调入马来西亚战场,将第28师补充进缅南防线。
同时,由劳改犯、雇佣的民工、民兵和二线部队组成的近百万人的后勤兵团,源源不断的把弹药、粮食转运至前线战场,义军在占领了要地之后,也将府库里的粮食聚集起来,充作军粮并且用这些粮食安抚百姓和雇佣丁壮以做后勤之用。
就在义军抓紧时间运输弹药准备总攻的时候,英法联合舰队内部开始争论不休。
法军因为其殖民地已经被全部占领了,如今再去缅甸帮英国佬打仗,即便是赢了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因此主张暂避锋芒。
英军倒是力主进兵救援,但其内部关于如何进兵也是争论不休,有主张进攻章西女王的,有主张解救缅甸战场危局的,有主张救援新加坡的英军的。
至于比利时、德国、荷兰这些国家,之所以出兵无非是想要跟着吃点汤,如今遇到这种情况,自然不是那么愿意继续出兵了。
http://www.hlys.cc/23544/2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