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重生大明1635 >第110章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0章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太阳就快落山,李自成往着南面匆匆行军。

  后方探马不时传来消息,丁魁楚前锋止步于信阳。

  仅派出两三千骑兵追击殿后兵卒,追出二十余里后便脱离接触。

  “额走到哪儿了?”

  李自成问向身旁亲兵。

  “大统领,已出信阳快七十里,往西六十里便是随州,往西北百余里便乃枣阳!”

  “令全军原地小歇,取舆图来!”

  “遵命!”

  李自成下马,在亲兵背上摊开舆图,又看了看四处地形和天色。

  “就地扎营!”

  “得令!”

  “大统领!”

  不多时,几个亲兵气喘吁吁赶至。

  见是派出去禀报高迎祥的亲兵,便问道:

  “已告知闯王了?”

  “属下已禀报闯王,闯王部将于明日一早拔营西进!”

  “甚好,丁贼已被调动,闯王的压力就会减小,说不定丁贼都不知道他老人家在哪里,速去叫诸将前来议事!”

  “遵命!”

  ......

  在刚搭建好的大帐中,李自成望了下众人。

  “诸位,额准备休整一日,后天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大悟县,作出围城之势。

  主力往枣阳一带移动,向闯王部靠拢,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大统领,您的意思是大悟仍围而不打?也仅用作疑兵?”

  刘宗敏问道。

  “正是!额拟派郝兄弟佯攻大悟县城,声势搞得像几万人围城。

  待丁贼闻讯南下时,郝兄弟撤围继续往南,作出与麻城张贼合兵之态。

  而后再根据官军动向择机西进,如此调虎离山之计才算完美!”

  李自成说完,眼神犀利地望向郝摇旗。

  郝摇旗心中极度不爽,特么你们倒是跑了,留下老子断后。

  自己仅5000兵卒,其中4000都是步军,万一被官军咬住,岂不成了冤大头。

  “郝兄弟,你有何难处吗?”

  李自成问道。

  “大统领,没...没有难处。”

  知道他有点言不由衷,李自成接着道:

  “额让李来亨领骑兵1000,归郝兄弟节制,现军中粮草优先保足你,另给白银1万两劳军,郝兄弟以为呢?”

  “谨遵大统领钧令!”

  “好,那就这么定了,郝兄弟务必把握好时机,切莫功亏一篑!”

  “得令!”

  尽管郝摇旗心头还是有那么不舒服,可没办法啊,谁叫自己势力太弱小呢。

  李来亨那1000骑兵美其名曰归他指挥,实际还不是有监督的味道。

  罢了罢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郝摇旗心中暗自嘀咕。

  ......

  襄阳城西古隆中。

  秦良玉身着披风,眺望着东面远处滚滚而过的汉水。

  东渡的船帆已经看不见踪影,汉江傍晚风光甚是迷人。

  只可惜周围山峦大部分都光秃秃,给原本美丽的风景,增添了一丝空旷凄凉。

  “瑞征他们都过去了吧。”

  秦良玉似问非问,瑞征乃儿子马祥麟的字。

  “姑母,已经过江了。”

  秦拱明作揖。

  “你也看不清了?”

  “姑母,相隔如此遥远,侄儿确实看不清。”

  “哈哈哈,老身还以为自己老眼昏花,原来是隔得这么远。”

  “儿行千里母担忧,姑母这是在心忧瑞征。”

  “是啊,哎...你姑父蒙冤已去二十余年,当今天子本朝三年予以平反。

  你父亲,你二叔父浑河之战身死十四年,你三叔天启四年壮烈殉国。

  我秦家,我马家,皆满门忠烈也!”

  秦良玉突地高声疾呼,在夕阳的余晖下双肩微颤。

  丈夫兄弟均已远去,就留下她一个弱女子,苦撑石柱白杆兵二十多年。

  今年她都61了,连去岁花甲之日,都是在征战张献忠的途中度过。

  去年张献忠入川,马祥麟被此贼围于太平,自己率军急救,方解得围困。

  后来还大破张贼,白杆兵威名再次震撼整个大明。

  崇祯三年白杆兵解得京师之危,当今天子赐诗四首,去年又封她为四川总兵。

  虽两个多月前才得到这个任命,但好饭不怕晚,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大侄子湖广总兵秦翼明,已屯兵长江以北,受巡抚唐辉节制,时刻盯着张贼。

  按卢总督命令,马祥麟亲率3000白杆兵东渡汉水,向孝感行打草惊蛇之举。

  他相信儿子和侄子,定能让张贼挪挪屁股,朝着卢总督的口袋里面钻。

  而自己,就等着高迎祥前来,与二位总督一起围歼此贼。

  “报......”

  “将军,卢督宪急令!”

  “念!”

  “素贞夫人钧鉴:

  高迎祥部行踪诡异,暂已不知所踪近十日,然此贼主要意图仍乃西进。

  着素贞夫人立即北渡汉水,派少许兵力于樊城至枣阳一线,搜寻高迎祥。

  秦部主力布防清河北岸,遇到敌情择机出击!

  六月二十日流贼一部攻打信阳,其后撤兵南遁,此乃高贼之疑兵,切莫误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明少保、兵部尚书、十省总督卢象升!”

  “嗯,”秦良玉点了点头。

  这卢总督对她很尊敬,不像以往那些文官,常常吆五喝六,让她心中生出感动。

  “秦拱明!”

  “末将在!”

  姑母开始下军令了,秦拱明不敢再自称侄儿。

  “渡河船只有无差池?”

  “禀将军,数日前便已妥善,万无一失!”

  “甚好,传本将军令,明日辰时拔营渡江!”

  “遵命!”

  秦良玉回到军帐,召集几个属将议事,定出行军路线及相关安排。

  众将散去,秦良玉望了眼帐中箱子,开口道:

  “凤仪!”

  “母亲大人,有何吩咐?”

  “去将那盒子给为娘拿过来。”

  “孩儿遵命!”

  儿媳张凤仪打开箱子,小心翼翼取出一个精致木盒,双手递给婆婆。

  这是自家婆婆最珍爱之物,几年来几乎从不离身。

  每当想起往事或是战事来临前,总喜欢翻出来看看。

  秦良玉非常虔诚地打开盒子,摊开里面的黄色锦缎。

  看着上面刚劲有力的字句,心中几度悲喜交加。

  “圣上堪称文坛泰斗也!”

  秦良玉露出满意的微笑。

  皇帝赐给她这四首诗,可是她一直以来骄傲的资本,随即朗诵起来。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喜欢重生大明1635
  http://www.hlys.cc/23729/1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