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重生大明1635 >第21章 廷杖,用心打!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1章 廷杖,用心打!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崇祯没去管那些,继续道:

  “朕登基八年,每日废寝忘食,从未无故荒废朝政。

  然天下究竟什么样子,在场诸公比朕都清楚。

  尔等不就是想将朕束缚深宫,把朝堂变成你们想要的样子吗?

  等到建奴流寇打到京师,占我皇城,尔等摇身一变跪迎新主。

  少给朕说什么与国共存亡,历朝历代有几个陆秀夫?又有几个文天祥?

  光时亨不顾天下大乱,只顾妄议君王,罪无可恕!”

  光时亨汗如雨下,不知是冷还是害怕。

  皇帝这般说辞,又在火头上,实在百口难辩,颤抖着大声回复:

  “臣......臣忠君爱国之心,日月可鉴,即便雷霆震怒,臣也要冒死直言!”

  呵呵,越来越有意思了。

  这个苟日的,装啥不怕死,就是个被当枪使的料。

  正欲再度训斥,唐世济出班:

  “启禀陛下,光御史初衷不差,然言辞过激,臣恳请陛下罚其俸禄半年,以儆效尤!”

  嘿嘿嘿,见皇帝震怒,知道拗不过去,护犊子的来了。

  看来唐世济很阴险,避实就虚想挽救一下,老子才不稀罕那点俸禄。

  再看向温体仁,老东西眼观鼻鼻观心,就像周围都是空气。

  这时杨士聪出班:

  “陛下,唐大人此言差也,臣弹劾光时亨目无君上,试图胁迫陛下,可谓其心可诛!

  岂可罚俸半年了结,如此君父威严何在?

  当今最大之事乃流寇焚毁皇陵,然此人不替君父分忧,反倒发难陛下。

  是否真乃流寇密探,臣以为极有可能,否则也不至避重就轻,臣斗胆恳请陛下,定光时亨欺君之罪、谋逆之罪!”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下子又冒出四五十个官员,连阁臣钱士升、何吾驺都站了出来。

  东林党喜欢痛打落水狗,这中间不一定都是东林党,也有明事理的。

  至于剩下那些人,自然认为皇帝本身就不该出宫。

  或是还在那儿观望,毕竟事态还没到最严重一步。

  崇祯不想再浪费时间,大声道:

  “大明生逢多事之秋,光时亨等人不顾天下苍生,妄议君王,着实可恨,大汉将军何在!”

  “在!”

  一众大汉将军面向金台,拱手高呼。

  “将光时亨五人当众廷杖三十,打!”

  “遵旨!”

  十余个大汉将军快步下台。

  光时亨等人心中大喜。

  廷杖三十算个毛线,皇上说的是“打”,几十棍就跟挠痒痒似的,这下有政治名声了。

  温体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厌恶温党的朝臣,则感到无比失落。

  都扯到谋逆话题,圣上还重拿轻放,或许是对自己出宫心中有愧,面子上挂不住,需要适当泄愤。

  崇祯心中呵呵,猛地站起身:

  “且慢!无须拖至午门,就在原地训诫!

  给朕上了奏章不提,还在御前大放厥词,朕要看看这帮人,究竟有多刚烈,给朕用心打!”

  说完将昨日几本奏章,狠狠砸向几人。

  “臣冤枉!”

  “陛下,饶命啊!”

  “昏君......昏君......”

  杀猪般的声音响彻四方,用心打是什么意思,他们都懂。

  一股死亡恐惧瞬间袭来,不要说三十杖,能挺到二十杖已是奇迹,被杖毙生死,名声还有卵用。

  薛国观想出班劝阻,望了眼最前面的温体仁和王应熊,见二人背影依旧“伟岸”,畏畏缩缩没敢出列。

  东林党人心中大感过瘾。

  温党第一招已经不灵,接下来是他们反攻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也感到威严之气袭来,令他们隐隐有些不安。

  八年来,廷杖都是拖往午门,在御前廷杖还是第一次,而且是“用心”打。

  大汉将军将五人官服掀开,扒掉裤头,一个个白花花的光腚,没几下就皮开肉绽。

  先前还是求饶和辱骂声,不一会儿便悄无声息,也就十多棍,几人全都挂掉。

  领头大汉将军分别探了下鼻息,回禀五人已经气绝。

  崇祯大手一挥,叫拖出午门外,通知各自家属领回。

  并让翰林院起草诏书,昭告天下,揭露几人欺君及视同谋逆行径。

  官家两张口,有东林人呼应,是啥罪还不是看谁说得最狠,捋了捋情绪,片刻后崇祯跟没事儿似的。

  全场陷入死一般寂静,包括不是温党之人,有的也感到几分兔死狐悲。

  扫视一圈,崇祯开口道: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上奏?切莫荒废早朝时光!”

  “臣翰林院编修杨士聪有本启奏!”

  杨士聪咳嗽一声,再次出班。

  “准奏!”

  “臣弹劾漕运总督凤阳巡抚杨一鹏、两淮巡按吴振缨畏敌不前,致使中都失守,皇陵惨遭流寇焚毁!

  事后隐瞒不报,欺君罔上,罪大恶极,应问罪处斩!”

  “臣附议!”

  “臣附议!”

  “......”

  不一会儿站出来六七十人,有些人不认识,认识的大部分都上了奏章。

  温体仁偷偷瞄了皇帝一眼,刚才圣上那招杀鸡儆猴,让他这四朝老匹夫,不免也生出丝丝心虚。

  只听崇祯问道: “杨爱卿!”

  “臣在!”

  “你是否对此事详加勘察,掌握来龙去脉之实证?”

  杨士聪一愣,被问了个措手不及,只得如实相告:

  “臣并无查实,乃依据上报文书所言。”

  “你既然未查实,怎能根据奏报作出有罪定论?岂不过于草率?”

  “臣......这......”

  皇帝连番两问,把杨编修给整不会了。

  温体仁心中泛起波澜,圣上如此到底何意,几日前还在太庙哭得死去活来。

  以往日作风,非得把杨一鹏吴振缨亲手杀掉不可,如此这般又是为何?

  猜不透,着实猜不透。

  东林及其他人也懵懵的,心想莫非皇上得了失心疯,不能再“明辨是非”了?

  一个个呆若木鸡。

  还是杨士聪反应敏捷,随即应声:

  “回禀陛下,杨吴二人损兵折将,致使皇陵被毁且隐瞒不报,此乃罪无可恕!

  铁证如山,何须再查,难道不该处斩吗?”

  说完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

  崇祯冷哼几声,大声道:

  “大汉将军何在?”

  “在!”

  “给杨编修长长记性,当场廷杖一十!打!”

  全场哗然,嗡嗡声不绝于耳。

  就连温党及看不惯东林人的朝臣,也都诧异无比。

  喜欢重生大明1635
  http://www.hlys.cc/23729/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