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共同使命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臣苏观生拜见殿下!”

  “苏纪善快快请起!”

  “臣何德何能......”

  苏观生很是感动,唐王走出这么远迎接,还亲自搀扶他,在这孤悬海外的地方,往往某件小事都能让人触动不已。

  “苏纪善一路辛苦,快随孤帐内详谈!”

  “是!”

  属官们也陆续从各处过来了,以往在大明时王府官员闲得蛋疼,到了这地儿可忙得不可开交,成了披荆斩棘的开路先锋。

  “来人,看茶!坐,大家都坐!”

  “臣等多谢殿下!”

  朱聿键热情招呼,十余王府属官恭敬地坐下。

  这儿条件艰苦一切重新开始,连大帐内都只有用木头打造的简易桌凳。

  不过值得宽慰的是粮食不用愁,一个个官员精神亢奋,被晒黑的脸总是充满着光芒。

  “说说你的发现吧。”

  “是,王爷!”

  寒暄一阵喝掉几口凉茶,苏观生将一张用油纸包裹好的草图取出,放在中间桌子上,开始了他的滔滔不绝:

  “殿下请看,从此地向北不足三百里便是马尼拉城,比海路路程少出一倍以上,臣已对所到各处进行大致标注。

  北面多为平原丘陵,溪流纵横交错,树高林密山间偶有瘴气,大多数地方人迹罕至!

  倘若伐木加以开垦,一年三熟不在话下,臣不敢妄言,若干年后,此处方圆数百里养活两三百万人毫无问题!”

  “嘶......”

  朱聿键听得心花怒放,属官们也开心得紧。

  吕宋真是块处女地啊,没有政权没有所谓当地朝廷,人口稀少不说,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太特么适合猥琐发育了。

  苏观生带回的消息与前两波人大差不差,他唐王一系算得上天时地利全占尽。

  “殿下,臣一行与数个部落皆有接触,土人见我等秋毫无犯,从最初胆怯变为热情款待。

  臣送上破旧弓箭、锄头等物,被土人视作稀世珍宝!”

  “哦?说来听听!”

  朱聿键和属官们都来了兴趣。

  上两拨人遇到的土着不多,所见所闻极其简单,不由屏住呼吸。

  “臣沿路发现土着共四处,多者一部一两千人,少则三两百人,由于语言不通,臣等与对方仅可靠比划交流。

  据臣了解,不少土着原本聚居于马尼拉附近或靠近海岸。

  佛郎机人不讲武德,对土着非杀即掠,那些人为了躲避西夷,均迁向密林深处。”

  “西夷蛮子可恶至极,混账东西!”

  朱聿键脱口骂道。

  在他眼里土着确实是廉价劳动力,但不能太过压迫。

  按当今天子说辞,对于没有开化的人,需与其建立好关系适当给点小恩小惠。

  西夷蛮子纯属强盗土匪,根本不会管那么多,他朱聿键是此地未来的实控之王,要的是细水长流而非涸泽而渔!

  当地土着可以发展成一股力量为我所用,分化加上瓦解控制其数量,接受华夏文化洗礼,成为他的藩国顺民。

  “殿下,各土着部落均刀耕火种,尚在大量使用石斧石锄,于一处往往只呆上三四年,待土地肥力耗尽,便又迁往他处。

  密林里土地无比肥沃,以我大明经验和先进农具,会比国内产出高出两倍不止。

  天子所说的红薯等物密林里到处都是,野兽也非常之多,靠原始工具尚且能解决肉食来源,我大明人更不用愁!”

  “甚好!”

  朱聿键越听越开心,差点手舞足蹈。

  皇帝当初就要求凡北方藩王,一定要在南方招纳一定比例的百姓,南洋最适合种植稻米,北方人根本不会种。

  现如今伐木区正在逐步开垦农田,那近千名湖广百姓便是垦荒屯田的主力军。

  当下从国内运来的粮食还够吃一个月,马尼拉那边有皇家集团贸易行,前期用度不用担心,他需要的仅是时间。

  “启禀殿下,襄王世子到!”

  大家正对着草图天南地北,一王府侍卫匆匆进入帐中。

  “哦?”

  朱聿键先是一惊,随即被巨大惊喜淹没。

  襄王府比他唐王府的人先登陆,那地儿处于马尼拉西面的半岛上,离马尼拉更近。

  据说当地有不少大明人,而且各方面条件与信息渠道都比这里顺畅,现在竟然派襄王世子前来,肯定有大事。

  “快请!”

  “遵命!”

  不多时,襄王世子朱常澄进入帐中。

  “朱聿键拜见皇叔!”

  “唐王免礼,折煞本世子矣!”

  “哪里哪里,请上座!”

  “请!”

  朱聿键态度极其恭敬,亲自奉上凉茶。

  对方仅为世子,年岁比自己还小几岁,不过就家族辈分而言,人家可是皇叔。

  如今大家都出来了,对于宗室地位规制可以松懈一二,但辈分必须要讲究。

  “敢问皇叔,不知皇叔祖贵体如何?”

  “唐王有心了,父王身体尚可无须担忧。

  如今襄樊城大兴土木,与唐王这儿相差无几啊。”

  “那就好,那就好,如此说来皇叔祖与孤一样,都对大明故土牵肠挂肚啊。”

  “那是自然,哪个游子又不思念故乡,父王将驻地结合襄阳、樊城两地各取一字谓之襄樊,由此可见一斑!”

  “皇叔所言甚是!”

  “现襄樊城周边与马尼拉二处,原有我朝子民达到近两万!

  多为闽粤一带商人及家眷长工,也不乏出海谋取出路者。

  那些人中有的早在隆庆先祖时便到南洋,正如陛下所言富贵险中求,只要肯打拼比在大明更易创下基业,只是......”

  朱常澄说的这些状况,让朱聿键倍感羡慕。

  那儿的明国人更多,更具备统治基础,港口在西夷和先辈们努力下早都具备规模,比他这荒蛮港湾优越若干。

  为了避免与佛郎机人产生不必要摩擦,襄王选择登陆的地方与马尼拉同属一个海湾,距马尼拉城百余里。

  朱常澄显然话中有话,当今天子允许出海藩王间互通有无,跟以前在国内两回事。

  今后仰仗襄王一脉的地方还多,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作为小辈理应虚心请教,朱聿键只得作揖等着他老人家继续。
  http://www.hlys.cc/23729/4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