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过日子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朝堂争议落定后,秦辞虽未立刻推行粮种北传,却借着拨款救济的由头,派了一队懂农桑的老兵前往北疆。

  他们名为分发粮草,实则暗中记录当地土壤气候,为日后粮种推广做准备。

  苏蓁则在府中绘制详细的耕种图谱,将耐旱粮种的培育要点、播种时机一一标注,字字透着严谨。

  这日午后,苏蓁正对着图谱修改灌溉方案,碧珠捧着一叠帖子进来:“王妃,这些是京中各府送来的贺帖,还有几位夫人说想来拜访您。”

  她瞥了眼最上面那张烫金帖子,“连太后娘娘都让人送了赏赐,说是给小世子的见面礼呢。”

  苏蓁头也未抬:“赏赐收下,探望就都推了吧。如今正是安稳养胎的时候,应酬多了劳心。”

  她指尖划过图谱上的“深耕三尺”字样,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让账房支些银钱,去城郊的粥棚添些米粮,入秋了,流民该多起来了。”

  碧珠应着去了,秦辞恰好从外归来,一身玄色常服沾着些尘土。

  他走到苏蓁身后,见她正专注于图谱,便俯身轻吻她发顶:“又在琢磨什么?”

  “粮种。”苏蓁将图谱推给他看,“北疆的土壤偏沙质,得改良灌溉法才行,说不定研究研究就能研究出来了。

  从前就想着自己怎么赚钱,怎么就没想到改良改良这些种子呢?

  秦辞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掌心,指尖传来她肌肤的温软:“好,都依你,注意身子就行。不过眼下有件事,得你帮着拿主意。”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玉质温润,上面刻着“平安”二字,“内务府送来一批料子,说是给孩子做襁褓的,你看看喜欢哪匹?”

  苏蓁笑着摇头:“这些琐事让有经验的老人去办就好。倒是你,今日朝堂上又起争执了?我看你眉头就没松开过。”

  秦辞无奈叹气:“还不是为了北疆的屯田制,户部说国库空虚,不肯再加拨银钱修水利,几位老臣又在一旁煽风点火,说我‘养虎为患’。”

  他捏了捏眉心,“好在陛下圣明,虽未立刻应允,却也没驳回我的奏请。”

  “总会好的。”苏蓁替他抚平眉间褶皱,“当初应家冤案昭雪,不也费了许多功夫?民心才是根本,北疆安定了,大昭才能真正安稳。”

  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前几日苏文耀派人送来封信,说他在边关收了个徒弟,是个哈奇和大昭的人一起生的少年,机灵得很,还说要教那孩子读书识字呢。”

  秦辞眼中闪过笑意:“这小子倒是会举一反三,看来你教他的‘化敌为友’,他倒是记在心里了。”

  两人正说着,秦老夫人带着嬷嬷来了,手里捧着个红布包裹的木盒:“快看看我给曾孙备的礼物。”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整套银制的长命锁、手镯和脚链,铃铛轻响,做工精巧,“这是我托老字号‘瑞宝斋’打的,保准咱们秦家的宝贝平平安安长大。”

  苏蓁笑着谢过,老夫人却拉着她的手不放,絮絮叨叨叮嘱:“往后走路要慢些,夜里起夜记得叫人,厨房炖了桂花山药羹,等会儿让丫鬟给你端来……”

  秦辞在一旁听着,眼底满是纵容。

  日子在安稳与忙碌中流转,转眼已是深冬。

  苏蓁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渐渐不便,秦辞便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每日下朝就赶回府陪她散步。

  京都落了第一场雪时,北疆传来捷报——沈砚带人击退了突厥残余势力的偷袭,还擒获了为首的部落首领。

  秦辞看着军报,对苏蓁道:“北疆的根基算是稳了。等开春,我就奏请陛下推行屯田,到时候把你的粮种和图谱都用上。”

  苏蓁正靠在窗边看雪,闻言回头笑道:“好啊,说不定等咱们的孩子会走路了,北疆的田地里已经长出新粮了。”

  除夕夜,秦府张灯结彩,秦老夫人看着满堂儿孙,笑得合不拢嘴。

  苏蓁孕吐已经好了很多,胃口正好,秦辞在一旁细心地给她剥着虾壳。

  窗外烟花绽放,映得满室通明,苏蓁忽然握住秦辞的手,轻声道:“你听,孩子在动呢。”

  秦辞连忙将耳朵贴在她小腹上,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

  老夫人凑过来,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期待:“定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子,跟辞儿小时候一样。”

  秦辞笑道:“我倒是希望是个姑娘,闺女儿好,定是和小蓁一样机灵又聪慧的。”
  http://www.hlys.cc/23931/8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