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土法子烧炭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娘,我今天才知道,咱们学腌酸菜的办法稍微慢一些,也有快一点的。

  用开水烫一下白菜再腌,时间能缩短不少时间呢!”

  张小花今天去春花婶家帮忙了,这才知道原来腌酸菜还分时间长短的做法。

  “这有啥,你忘了之前你小妹腌的那个速成酸菜了。

  用开水泡一晚上,加上花椒和其他香料,腌一晚上就成酸菜了。”

  其实杨荷花和其他人不知道的是,柳青青其实还往里边加了不少的白醋,加上天气温暖才能那么快成酸。

  不过这个时代,已经有了陈醋的存在,不过百姓们也都用在了调味上,一般很少用来腌菜用。

  酸菜腌好之后,柳青青又拉着两个娘和四个嫂子,又做了不少其他的小咸菜出来。

  芥菜疙瘩、辣白菜、五香萝卜条、辣萝卜条、蒜茄子......

  只要是她觉得好吃一些的咸菜,材料买回来就是一通腌制,忙完之后,柳青青看着地窖里一缸缸咸菜,心里的成就感满满。

  咸菜的事情搞定了,白菜、萝卜、土豆、红薯,该放地窖的放地窖,该埋起来的,也被埋在了后院的一角。

  柳大壮和王老头,还按照柳青青的说法,做了不少木箱子出来,让柳天明和柳天齐往里边加上土准备种小菜。

  各家各户忙着备冬菜的时候,村长也召集了村民们,准备上山烧炭去。

  人选早就选好了,一半中年人,一半壮劳力,至于半大小子,等实验出来了再说。

  柳青青给的方子,是土窑烧炭法,实际操作的话并不难,主要是火候和时间的问题,需要慢慢摸索才能得出经验。

  村长大儿子柳成宁带队,二大爷家的二儿子柳长随和柳老根这个有些经验的老人坐镇,一行人找了一个适合的山头就上山了。

  现在已经到了秋天,林子里的大型动物们也在忙着贴秋膘,安全起见,护卫队的人也带了不少武器上山。

  选定好地址后,一行人就开始准备土窑了,这土窑做的好不好是烧炭成功的关键一步。

  窑是烧制木炭的主要设备,必须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便在烧制过程中保持高温和缺氧环境。

  他们按照方子上的记录,选择开阔、通风良好的平地和坡地,准备先挖两个土窑出来做实验。

  根据需求他们挖出了直径约1米、深30-50厘米的圆形坑,底部留引火口,两侧挖3-4个烟囱孔。??

  接着把提前准备好的木头,切割成30-50厘米长段。

  采用横竖交替或塔形堆叠法,中间留空隙保证空气流通,顶部用细枝条捆扎固定。??

  再用黄泥混合干草覆盖木堆形成密封层,仅留引火口和烟囱口。

  最后从顶部引火口投入燃烧物点火,待烟囱冒白烟后关闭引火口。??

  柳老根和柳长随一直在旁边盯着,大概过了3个多时辰,等烟囱冒烟由白色转为青烟时立即用湿泥封闭所有孔洞,隔绝氧气使木材炭化。??

  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时间,等待的时间最是煎熬,他们不停的在封住的土窑周边转悠着。

  直到温度下降,略微烫手的时候,柳老根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招呼起众人拿着家伙什开窑了。

  “俺们之前都没有干过,这次能行吗?”

  “呸呸呸,说啥丧气话呢,肯定行,一定行,俺们肯定能烧成炭的。”

  烧制这两窑木炭的时候,大家也没闲着,三分之一的人按照之前的做法,继续挖坑准备新的窑坑。

  剩下三分之二的人,拎着斧头、锯子这些家伙什,在山里选择适合烧炭的木材。

  上山之前,村长就交代过,为了以后还能继续烧炭,一定不能把林子给破坏了,要看着点砍。

  “成了,成了。山神爷保佑,俺们这窑炭烧成了!”

  柳长随激动的看着眼前冷却后质地坚硬的木炭,色泽乌黑发亮,双眼满是火热。

  “太好了,俺们要是能一直稳稳当当的烧出这种品质的木炭,以后每年冬天都能多赚些银钱回来了。”

  围在周围的村民们,听到柳老根说的话后,心里也是一阵火热。

  “e=(′o`*)))唉,这窑烧废了。”

  好在第一次烧炭实验了两窑,成了一窑,毁了一窑,成功了一半,也是一个好的开头。

  有了好的开始,接下来的几天里,烧制的炭就多了起来。

  在他们选定的土坡这边,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已经大变样了,为了能抓紧时间烧炭,村民们一共做了十口土窑出来。

  来回重复了十几窑后,村民们通过烧炭的记录,渐渐地熟练了起来,烧出木炭的品质也越来越好了。

  村民们把品质好些的木炭小心的装在一起,至于品质一般,或者是碎炭,各家用粮食或者铜板交换都可以。

  李家屯的村长李桥山知道后,对柳家屯的村民连连称赞,不管是种地还是干其他活,柳家屯总是能一鸣惊人。

  他们守着大莽山过了这么多年,压根就没有想过烧炭来卖的做法,也活该人家柳家屯的村民越来越有钱。

  就他们这种想一出做一出,偏偏还做成功的做法,确实是他们村没有人去做的事情。

  不说别的,就前些日子他们屯子的女人,有不少都被请了过去教他们腌制酸菜。

  自家婆娘回来的时候就说了,那边基本上每家每户,腌制的酸菜都在两缸以上,比他们准备的要多出三分之一。

  作为回报,他们还给了不少自家种出来的土豆和红薯,据说还是没被公布的新粮种,让他们自己吃千万别传出去。

  当时李桥山就上心了,专门找到了柳长青,好话说了一箩筐,才让柳长青答应明年也给他们屯子一些种种看。

  木炭烧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往外卖的事情了,因为有之前在各村用粮食换野猪肉的经历。

  村长这次派了不少人出来,先各拉一车木炭,去了相邻的几个镇子试试行情。

  外出之前,村长就已经派人打听好了这边木炭的价格。

  一般的黑炭,烟尘多,易碎,烧起来味道也大,基本上是1.5~5文钱一斤。

  中等的木炭,燃烧时间稍微长一些,烟尘少,味道也没那么大,基本上是6~10文钱一斤。

  至于品质比较好的松木银丝炭,或者是核桃炭的话,是一般木炭的三倍以上,价格最高能卖到40多文一斤。

  别的县城他们暂时卖不过去,就良乡县这边,其实也有不少烧炭的,只不过只有有钱人才会买品质好一些的。

  柳家村烧制好的木炭,碎炭少,烟尘也少,加上价格合适,拉出去的几车很快就售罄了。

  没几天的功夫,外出的一行人,除了拉出去的几车炭,他们又带回来了好几千斤的订单。

  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的定价,村里烧出来的木炭,目前分两种品质。

  一般品质的,卖3文钱一斤,一车卖的差不多的时候,他们也会把剩下的炭底子按照1.5文一斤的价格抛售了。

  品质中等偏上的,卖7文钱一斤,不仅价格适中,还直接送货上门。

  服务好,自然回头客就多了,就桥头镇的几家富户,都在柳家屯订了快2000斤的木炭。

  有了木炭之后,村里又多了一项收入,慕焱和柳青青他们进山打到的猎物,也成了各家各户消费的重点。

  村民们早就听说了,等大雪真的下实了,河里的冰都厚的能过马车。

  家里的汉子们一直都没闲着,忙活了一年了,说什么冬天猫冬的时候,都要好好给他们补补身体。

  村里那些没啥壮劳力的家庭,这段时间里也没闲着,重活他们干不了,就选择了一些辅助的活计。

  搓草绳,编麻袋和背篓,做好成品后,一小部分由村长派人趁着集市的时候帮忙卖出去。

  一大部分提供给了卖炭小分队,他们外出卖炭的时候,都是用的这些村里出品的背篓和麻袋。

  有了这些额外的收益后,他们把一部分换成了粮食,冬天就不用担心挨饿了。

  另外的一部分,换成了挑拣过的碎炭,加上之前囤积的柴火,也不用担心冬天受冻了。

  之前在盖房子的时候,好有几家没啥人口的都按照逃荒时的那样,合成了一家人,互相照顾着倒也生活的不错。
  http://www.hlys.cc/23941/5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