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4 章 陈秘书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十二月的江省,冬意渐浓。周一清晨,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冬雨。
手中的茶杯升起袅袅白雾,在玻璃上凝成一片水汽。
七点三十分,秘书陈默准时敲门进来。
"省长,江省大学的调研行程已经安排妥当。校方准备了详细的汇报材料,还特意安排了学生代表座谈会。"
李毅飞轻轻放下茶杯,目光仍停留在窗外:"今天你代我去。"
陈默微微一怔,随即会意:"明白。重点观察哪些方面?"
"实验室使用情况、学生组织运作、评优评先的实际流程。"李毅飞转过身,语气平和,"记住,我想了解最真实情况,不是让你去听他们汇报得。"
"我会注意方式方法。"
"特别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李毅飞若有所指,"有时候,真相就藏在细节里。"
上午九点,陈默的车队驶入江省大学。
校长带着班子成员早已在行政楼前等候,看到下车的只有陈默,众人脸上都掠过一丝微妙的变化。
"陈处长,李省长今天......"
"省长临时有个重要会议。"陈默与众人一一握手,笑容得体,"今天的调研,我会把看到的情况如实向省长汇报。"
校领导们交换着眼神,气氛略显凝重。
第一站是材料科学实验室。
在走廊里,陈默注意到一群学生站在寒风中,不时搓手跺脚取暖。
"这些同学在等什么?"
"哦,他们在等实验室空出来。"陪同的副校长连忙解释,"现在正是实验高峰期。"
陈默走近些,听到学生们的低声交谈:
"这都等了一个小时了。"
"听说里面就一个人在写论文,根本不是做实验。"
"谁让人家是'精英班'的呢。"
陈默不动声色,继续参观。
在最新购置的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外,他特意停留了片刻。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里面只有两个学生在操作设备。
"这间实验室使用率怎么样?"
"相当高。"实验室管理员回答,"每天都排得满满的。"
"现在里面只有两个人?"
"这个......可能是刚好这个时段人少。"
陈默点点头,没再追问。
中午在学生食堂,陈默婉拒了校方安排的包间。
他端着餐盘,在普通就餐区找了个位置。
刚坐下不久,就看见几个学生径直走向一个专用窗口,不用排队就直接打到了饭菜。
"这些是学生会的同学。"陪同的团委书记解释道,"他们经常要处理紧急事务,所以有个快速通道。"
陈默若有所思地看了看那个窗口。
这时,几个坐在旁边的学生认出了他,交头接耳了一阵,却没人敢上前搭话。
"同学们,饭菜还合口味吗?"陈默主动开口。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鼓起勇气:"领导,我们能反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学校说实验室对所有学生开放,可我们连最新设备的面都见不着。全部被'青年领袖协会'的人包了。"
"青年领袖协会?"
"就是一个特别难进的社团,据说入会要审核家庭背景。"
正说着,一个衣着得体的男生快步走来:"陈秘书,我是学生会主席刘浩。听说您来了,特意来向您汇报工作。"
陈默注意到,刚才还在说话的几个学生立刻低下头,默默吃饭。
陈默没走说话,只是看着这个所谓的学生会主席,在政府大院你叫我一声陈秘书我不挑你的理,现在出来了,你还叫我陈秘书……
刘浩看陈默就这么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到嘴边的话也咽了下去,然后灰溜溜的走开了。
下午的座谈会上,校方安排的学生代表清一色是各大学生组织的负责人。
陈默听着他们流利的发言,突然插话:
"我想听听普通同学的声音。能不能随机请几位同学来聊聊?"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校领导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校长拍板:"就按陈处长说的办。"
在教务人员的陪同下,他们随机走进一间正在自习的教室。
起初学生们都很拘谨,直到一个女生鼓起勇气:
"领导,我想反映保研名额的问题。我专业排名第二,但名额给了排名第十五的同学。"
"为什么?"
"因为他是刘副主席推荐的人。"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教室里响起窃窃私语。
座谈会后,陈默调阅了近三年的保研名单。
对比学生会干部名单后,他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规律:超过八成的重要学生干部都获得了保研资格,而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特定的几个学院和导师。
晚上回到省政府,陈默向李毅飞汇报了一天的见闻。
"这个刘浩,是什么背景?"
"父亲是某地级市的副市长。据说很受校领导器重。"
李毅飞轻轻敲着桌面:"给我好好查查,特别是重点查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接下来的两周,陈默又走访了省内多所高校。
在理工大学,他遇到了一个连续三年申请国家奖学金都被拒的研二学生,尽管对方已经发表了三篇SCI论文。
"评审标准是什么?"陈默问学生处处长。
"综合考评,不只看论文数量。"
"能看看具体的考评细则吗?"
处长支支吾吾,最后说细则需要"再整理整理"。
在财经大学,陈默听说一个叫张明的学生突然从学生会离职。
他私下找到张明,经过耐心交谈,对方终于道出实情:因为在学术竞赛选拔中拒绝照顾关系户,遭到排挤打压。
"最开始只是些小动作,"张明苦笑着说,"后来连我负责的活动经费都被卡住。最后说我'工作能力不足',直接免职了。"
最让陈默震惊的是在师范大学的发现。
一个女生因为拒绝学生会干部的追求,不仅被取消了保研资格,还受到各种打压,最后不得不转学。
"这些情况,学校领导知道吗?"陈默问陪同的教育厅官员。
"可能...不太清楚吧。"
"是不清楚,还是装作不清楚?"
官员低下头,不敢接话。
一个月后,陈默将整理好的调研报告放在李毅飞桌上。
报告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勾勒出高校中存在的特权现象和对教育公平的侵蚀。
李毅飞仔细翻阅报告,目光在几个重点案例上停留良久。
"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陈默补充道,"很多学生不敢说真话。"
李毅飞合上报告,望向窗外。
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上,模糊了远处的风景。
"通知省纪委,我有些材料要转给他们。"
"以什么名义?"
"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李毅飞语气平静,"有些事情,需要专业部门来处理。"
就在这时,陈默接到一个电话。
挂断后,他汇报:"省长,刚收到消息,江省大学明天要举行'青年领袖协会'年度颁奖典礼,很多领导都要参加。"
李毅飞轻轻摩挲着报告封面,若有所思。
"准备一下,明天请省纪委令书记一起去看看。"
陈默会意地点头。
他明白,自己的领导有点发怒了,这场关于教育公平的战役,正在以一种更稳妥的方式展开。
第二天,江省大学的大礼堂内张灯结彩。
"青年领袖协会"年度颁奖典礼正在举行。
当李毅飞和省纪委令书记一同出现在会场时,现场顿时响起一阵骚动。
校领导们急忙迎上前来,脸上写满惊讶。
"李省长,令书记,您二位怎么来了?"
"听说今天有个重要的颁奖典礼,"李毅飞微笑着说,"特意来向获奖的同学们表示祝贺。"
台上的刘浩看到这一幕,脸色微微发白。
他原本流畅的发言突然变得结巴起来。
颁奖环节,李毅飞特意留意了获奖学生的背景。
果然,大部分获奖者都来自特定的几个学院,而且多是学生干部。
典礼结束后,李毅飞对校长说:"我想和几位获奖同学单独聊聊。"
在会议室里,李毅飞看似随意地问起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但当问及具体的学习成果时,不少学生都显得支支吾吾。
"你的这篇获奖论文,能简单介绍一下创新点吗?"李毅飞问一个获奖学生。
那个学生顿时语塞,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离开学校时,令天明对李毅飞说:"毅飞,你反映的情况确实值得重视。我们会重点关注。"
"教育公平事关重大,"李毅飞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因为不公平的待遇而失去发展的机会。"
当晚,李毅飞在办公室里独自待了很久。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求学的经历,如果不是遇到几位公正的老师,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http://www.hlys.cc/23960/4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