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一座空城
推荐阅读:
医毒狂妃路子野
我娘子天下第一
大明春色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抗日之将胆传奇
我家娘子太体贴
长夜谍影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中都凤阳,皇觉寺。“大师请看。”朱标边说边将一份奏折递给道衍。
道衍双手接过奏折,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密,还有一半的火漆印章:“陛下,这等机密贫僧看,恐怕不合适吧?”
朱标随便找了个椅子坐下,随手倒了杯茶:“无妨,随便看,很有意思。”
道衍打开奏折,大略浏览一下,心中了然。
“怎么样?没想到吧。”朱标首先开口。
“乃儿不花竟然撇下忽兰忽失温不管?”道衍纳闷儿。
“这八成是扩廓的心思。”
“陛下是说,这是扩廓临终的交待?三峡口败了,放弃忽兰忽失温,那不等于将和林暴露在我军的兵锋一下。”
朱标点点头:“然也。扩廓知道乃儿不花的斤两,肯定不是魏国公的对手,其意在保留有生力量,东山再起。至于和林嘛,对他来说,未必有多深的感情。”
“贫僧以为,元主不会坐以待毙。”
“当然。我估计,这会儿他已经从和林撤了。”
“那陛下的布置?”道衍试探着问。和朱标交往日久,道衍渐渐摸清了,眼前的皇帝,脾气好,比较随和,不介意别人的批评。
“你想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吧。”朱标笑笑,“我可没指望这次能抓到爱猷识理达腊。除非突然袭击,否则想在草原上堵到他,那是千难万难。我要的只是占领和林而已。”
道衍又说:“可是和林远在漠北,朝廷补给困难,纵使占领,怕也难持久,蒙古人一定会卷土重来,毕竟那里是他们的老巢。”
“我也没说要一直占着和林啊!”
“贫僧愚钝。”道衍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农耕文化所需要的自然条件,出了长城就不具备了,不适合朝廷大军驻扎,草原上的问题不是以往的军事策略所能解决的。封狼居胥,又能如何?强汉盛唐,唐宗汉武,或战或和,能够威压一时,却最终也没能彻底解决问题。”
“陛下所言极是。”
“中原王朝想要统一草原,除了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还要有合理的政治策略配合。寇可往,吾亦可往,但寇可留,吾未必可留。所以,以寇制寇,分而治之,才是最省力的,以中原文化去教化牧民,争取民心,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以寇制寇?边疆的土司?”
“差不多吧。”朱标点点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当下还是以武力威慑为主,所以和林城必须拿下,哪怕只是一座空城。漠北鞭长莫及,但是漠南草原必须要控制住才行。否则,一次次北征,劳民伤财,非我所愿。”
道衍这次没有答话,思索了片刻:“陛下所言以寇制寇,眼下就有一个绝佳的人选。”
“你是说崇礼侯买的里八剌吧?”
“陛下天心远虑,贫僧献丑了。”有时候,道衍都要怀疑朱标是不是天神下凡,对很多人和事,都早有预见,话没出口,就被他说中了。
“蒙古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也将失守,黄金家族的荣光,即将耗尽,正是买的里八剌出场的时候。大师以为,将他放在哪里合适?”
道衍脱口而出:“和林,太远难以控制;北平,军事重镇,不安全。唯有旧元上都开平,最为适宜。”
“大师所言正合我意。不知可愿同行?”
“陛下要去开平?”道衍惊讶。
“不是开平,是北平。”朱标淡然回答。
“陛下离京日久,朝中事务,会不会……”
“无妨。有中书省,有胡惟庸顶着,天塌下来也砸不着咱们。”
朱标的话,看似无意,在道衍听来却暗藏玄机——哪天天真的塌了,肯定先砸死胡惟庸。想到这里,他背后不由得冒汗,眼前的皇帝,是里外都不放过。
“大师,您怎么了?”
“阿弥陀佛,贫僧失礼了。陛下从中都前往北平,再快也得一个多月,那时节北方天寒地冻,又临近年关,这……”
“说也是,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朱标一拍大腿,“算了,再议吧。咱们言归正传,今儿还没讲经呢!”
“啥?刚才说得都是题外话啊!那你别跟我说啊!”道衍一阵恍惚,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很难伺候。
“《金刚经》中,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皆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是何意?请大师解惑。”
“啊!”道衍愣了一下,“如来的意思是说……”
“禀将军,前面十里就是哈拉和林了。”一名斥候在顾时面前勒住马匹,抱拳说道。
“有什么动静吗?”
“一路上都没见到元人的游骑,城外也没见到元人的营帐。”
“本将知道了,再探。”斥候领命,拍马而去。
“将军,看来那个爱……爱什么打蜡,真的走啦!”旁边的张耀说道。
“爱猷识理达腊。看样子是的。”顾时回答,“咱们抓紧进城去看看。”
“一座空城没什么好看的吧。早知如此,咱们当初应该和赵将军一起向北包抄。”提起这事儿,张耀肠子都悔青了。
前些天,接到徐达的命令,顾时和赵庸商议共同进兵,从忽兰忽失温向西,越过土剌河,直逼哈拉和林。一路上,原本形影相随的元人游骑,渐渐地消失无踪,这让顾时和赵庸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在越过土剌河之后,二人决定分兵。
顾时所部偏向西南,去往鄂尔浑河上游的和林,一探究竟,而赵庸所部则向西北,去往鄂尔浑河下游,越河之后,再向西南,包抄和林后路。
现在来看,顾时他们要去的很可能是一座空城,而赵庸若是走运的话,很可能堵住撤退中的爱猷识理达腊,这可是大功一件,也难怪张耀后悔。
“和林总要有人去,是咱们的功劳,谁也抢不走,放心吧。”顾时安慰张耀,“加快速度,抓紧时间赶到和林。”
“末将遵令。”
除了顾时之外,还有一路人也赶到了和林附近,那就是从大同出发的宋国公冯宗异。冯宗异动作比徐达稍快一些,他没有选择直接北上,而是出了长城,先向西,经过黄河几字的河套平原,来到几乎是和林正南方,位于居延海边上的亦集乃。冯宗异命令吉安侯陆仲亨为先锋,先行北上,直驱哈拉和林。
陆仲亨日夜兼程,在顾时渡过土剌河的同时,他也正在旺吉河边休整,准备渡河。这两支部队,几乎是前后脚到达和林近郊,也都发现和林可能是座空城。
“妈的!一路上连个元人的影子都没看见,前面又是一座空城,耍老子玩儿呢!”陆仲亨听了斥候的回报,破口大骂。
“将军?”斥候小心翼翼地说。
“有屁快放!”陆仲亨没好气地吼道。
“标下在和林城外发现了其他斥候。”
“是元人?”陆仲亨立马来了兴趣。
“不是,是自己人。”斥候回答。
“自己人?那说个屁啊!”陆仲亨大失所望。
那斥候见状,施了一礼就要走,却没想到又被陆仲亨叫住了。
“等会儿,你刚才说,发现了自己人的斥候?”
“是的。”
“徐天德的人?”陆仲亨问道。
“标下不知。”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赶到和林!”陆仲亨一边翻身上马,一边喊道,“不能让徐天德他们抢了功劳!”
http://www.hlys.cc/25371/2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