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兵至武城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赵国*邯郸。

  宫中,赵王迁正闭目凝神,思绪万千,忽闻门外急报声起:“报!秦军即将兵临武城。

  恳请大王速遣援军!”

  赵王迁闻此,绝望之情更甚,急忙问道:

  “怎会如此之快?

  这么快兵至武城,那其他城池呢?”

  士兵答曰:“防陵、安阳、伯阳等数城。

  皆已失守,秦军铁蹄已朝武城而来。”

  赵王迁眉头紧锁,疑惑道:“不对!

  孤不是已派赵葱前去驻守?

  那赵葱……何在?”

  士兵颤抖着声音回答:

  “赵葱将军已率军退至番吾。”

  赵王迁闻言,怒不可遏。

  猛地一拍桌案,示意士兵退下,心中暗骂:

  “这赵葱究竟在搞何名堂?

  孤命他坚守安阳,以拒杨端和。

  他却一路溃逃至番吾!

  来人,速召郭丞相前来!”

  番吾之地,距邯郸不过咫尺之遥。

  退至番吾与退至邯郸又有何异?

  赵王迁心中对赵葱的疑虑愈发加深。

  言罢,赵王迁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头,自秦军来犯,他便食不知味,寝不安席。

  加之赵国连遭天灾。

  粮食匮乏,根本无力支撑持久之战。

  宫中粮食亦所剩无几,局势愈发危急。

  不多时,丞相郭开匆匆步入大殿。

  赵王迁面色阴沉,质问道:“郭开!

  方才有急报传来,秦军已接连攻陷安阳等数城,如今更是兵临武城。

  若武城再失,邯郸便危在旦夕!

  而你力荐的大将赵葱,却退至番吾!

  这究竟是何缘故?

  你须给孤一个合理的解释!”

  丞相郭开心中早已筹谋应对之策,缓缓言道:“大王,此事微臣早已洞悉。

  或许消息有误。

  致使大王对赵葱将军有所误解。”

  赵王迁闻言,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

  “难道孤真的冤枉了赵葱?”

  郭开微微颔首,肯定道:“正是如此。

  微臣之前所得消息。

  乃是赵葱将军在安阳两次力挫秦军。

  然而,彼军人多势众,加之赵葱将军又接到密报,称秦军将遣奇兵偷袭邯郸。

  故而才匆匆回师驰援。”

  赵王迁面露疑色:“奇兵偷袭邯郸?

  这怎么可能!我邯郸城坚池深。

  易守难攻,何人能攻陷此地?

  简直荒谬至极!”

  郭开神色淡然,轻声道:

  “大王可曾听闻铁鹰锐士?”

  “什么?铁鹰锐士竟已出动?”

  赵王迁闻言,脸色骤变,再难保持镇定。

  郭开继续道:“不错,铁鹰锐士乃天下精兵之中的翘楚,自创立以来,鲜有败绩。”

  “连铁鹰锐士都倾巢而出。

  看来秦国此次已是志在必得。

  我赵国,危矣!”

  赵王迁神色凝重,急切地问道,“孤所发求援信,已有些时候,他们应当都已收到了吧?”

  郭开回道:

  “依时间推算,他们应已收悉。

  至于他们是否会前来,臣实在难以预料。”

  赵王迁目光坚定,沉声道:“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坚守,誓死保卫邯郸。”

  郭开面露忧色,问道:

  “可大王,我们如何才能守住这邯郸城呢?”

  赵王迁忽然灵光一闪,果断下令:“昔日我们曾成功守卫邯郸,此次亦必能再创辉煌。

  郭开,你即刻前去检查邯郸守军的备战情况,孤这边自有良策召集盟友。”

  郭开疑惑道:“大王,盟友从何而来?”

  赵王迁微微一笑,神秘莫测:

  “此事你无需多问,丞相速去办理便是。”

  “遵命,微臣即刻前往。”郭开瞥了赵王迁一眼,随后匆匆退出大殿。

  赵王迁转身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速速传令赵国境内,所有门、派、宗、宫、阁、教、帮,前来邯郸支援。

  告诉他们,若能守住邯郸。

  孤将赐予每门一城,外加无数财宝。”

  侍从闻言大惊,道:

  “大王,这赏赐是否太过丰厚?”

  赵王迁神色凝重:

  “此次秦军非同小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况且,孤所赐之城皆为北方边境之地,与其落入敌手,不如赠予勇士。

  以助赵国度过此次危机。”

  侍从领命后,立刻转身疾步而去。

  赵王迁愤怒地将桌上之物一扫而空,让它们纷纷坠落在地,怒不可遏地吼道:

  “寡人所求的援军,究竟何在?

  赵国若亡,尔等亦将危在旦夕。

  为何如此愚蠢?

  为何就不懂呢?

  啊啊啊啊啊……”

  画面一转,魏国大梁城内。

  魏王增端坐宫中。

  细细审阅着手中的求救信,眉头紧锁:“赵王迁言及此次事态极为严峻,特向寡人求援,欲吾等北上相助,二位爱卿有何高见?”

  大司空魏庸沉吟片刻,缓缓言道:

  “大王,微臣以为,不宜支援。”

  此言一出,龙阳君与魏王增皆将目光聚焦于魏庸,魏王增疑惑地问道:“此言何出?”

  魏庸分析道:“大王,赵国要是并无大碍,我等前往亦是徒劳,只会徒增军士负担;

  而若赵国真的陷入困境。

  我等更不宜轻举妄动。”

  魏王增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你是说,我魏国单独对抗秦军,并无胜算?”

  魏庸点头:“此乃其一。

  再者,微臣曾闻,秦王之所以欲灭赵国,皆因其小时在赵国时饱受屈辱,此为复仇。

  故而,我等若置身事外。

  秦国日后亦不会为难我魏国。

  反之,若贸然前往,非但救不了赵国,反而会将我魏国卷入其中。”

  魏王增听后,缓缓点头,他深知大秦如今的实力,太过强大,魏国实不宜轻易得罪。

  “等等……”

  龙阳君挺身而出,言辞恳切:

  “大王,赵国之事,非救不可。”

  魏王增疑惑地望向龙阳君:

  “这……此言何出?”

  龙阳君缓缓道来:“赵国近日遭受旱灾与地动双重打击,国力衰弱,秦国趁机发难,派遣名将王翦、杨端和等人率军进犯。

  赵国本有李牧这等良将,足以抵挡一时,可惜赵王迁自毁长城,听信谗言,将李牧囚禁。

  秦军又施反间计。

  致使赵国军事指挥体系瞬间土崩瓦解。”

  “若无我等支援,赵国危在旦夕。

  秦军必将趁势猛攻,王翦、杨端和分别领兵十万,分南北两路夹击赵国,形成合围之势。”

  魏庸闻言,眉头紧锁:

  “可是,龙阳君,我们为何要救赵?

  这个问题,你似乎还未给出明确答复。”

  龙阳君目光坚定:“从私情而言,我们与先韩同根同源,若坐视赵国灭亡,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更会让魏国失去一个坚定的盟友。

  于公来说,赵国与魏国若相继覆灭,大秦东出之路将畅通无阻,再无人能挡其锋芒。”

  魏庸仍存疑虑:

  “龙阳君此言,是否过于危言耸听?

  再者,我国兵马本就不充裕,若倾尽全力援助赵国,他日秦军攻魏,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http://www.hlys.cc/25488/4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