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大秦帝国:祖龙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大秦帝国·章台宫。

  始皇帝这条华夏祖龙,步入大殿,缓缓落座于御座之上,群臣纷纷躬身行礼,齐声道:

  “陛下万岁,大秦帝国万年!”

  “诸位爱卿免礼。”

  嬴政摆手示意,“前些时日,朕已决定以皇帝之号取代秦王,今日欲增设一博士官职,广纳贤才,为历代帝王指引前路。”

  众人闻言,瞬间心领神会。

  这博士之职,定将成为未来历代秦王的智囊团,其地位自然非同小可。

  右相冯去疾上前一步,恭敬问道:

  “陛下,那这博士之选,有何具体标准?

  待遇又如何?”

  嬴政沉声道:

  “需博学多识,精通六艺,且能为帝王谏言献策,其秩比六百石,直接隶属于皇帝。”

  “博学多识?”众人心中暗自思量。

  始皇帝这是要广招儒生啊。

  左相隗状与冯去疾对视一眼。

  随即隗状挺身而出:“始皇帝陛下,微臣以为,儒生颇为合适。”

  冯去疾亦道:“微臣斗胆建议,可由群臣各自举荐,最终由陛下圣裁,不知可否?”

  廷尉李斯亦附和道:“微臣附议。”

  嬴政微微颔首:

  “嗯,朕赞同你们的意见。

  此外,太子亦需一良师,他对儒家小圣贤庄的荀子颇为敬仰,不如就让扶苏前去拜师。

  传旨,令扶苏即刻回京。

  并前往琅琊郡小圣贤庄,亲自行拜师之礼,也好深入了解一下儒家之道。”

  李斯闻言,一脸惊愕:

  “陛……陛下,您竟认同儒家?”

  嬴政淡然一笑:“法与儒,乃治国之双翼,缺一不可,法可定国,儒可化民。

  二者相辅相成,方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李斯眼见无法说服秦始皇,便躬身奏道:“皇帝陛下,微臣斗胆,欲先往小圣贤庄一行,以为前路探察。”

  秦始皇霸气一挥衣袖。

  简短有力地回应道:“可。”

  得到应允的李斯。

  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嬴政沉吟片刻,缓缓言道:

  “朕虽已一统六国,但诸多事宜仍需未雨绸缪,必要时,自当不惜一切代价。”

  李斯疑惑地问道:“陛下之意是……”

  嬴政目光如炬:“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往昔,诸侯林立,文字各异,如‘剑’一字,竟有十数种写法。

  更有繁复之字,多达数十种形态,此等乱象,严重阻碍了政令之通行与各地文化之交融,致使天下人心难以归一。

  文,乃人心之声;

  文之不一,亦映人心之离散。

  故而,文字统一,势在必行。”

  右相冯去疾闻言,拱手问道:

  “陛下,那这新文字,选用何种字体?

  天下字体繁多,范本又该由谁书写?”

  嬴政决然说道:

  “便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

  朕命李斯、赵高、胡毋敬三人。

  分别以小篆书写《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

  颁行天下,以供效法。”

  三人闻言,连忙跪下,齐声谢恩:

  “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廷尉李斯追问:“陛下,推行新文字势必会遇到重重阻力,尤其是那些固守旧习的地方势力,我们该如何应对?”

  嬴政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笑意,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阻力?

  任何阻碍大秦统一的力量,都将被扫除。

  朕会颁布诏令,要求全国上下,从官府公文到民间契约,一律使用秦小篆。

  同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教授新文字,对拒不遵从者,依法严惩不贷。

  至于地方势力,朕自会派人巡视。

  确保政令畅通无阻。”

  李斯这时也站了出来,眼中闪烁着对法治的坚定信仰:“陛下英明。

  法律乃治国之重器,推行新文字亦需法治保障,臣建议,在各地设立学塾,选拔学识渊博之士或儒家弟子担任教官,教授秦小篆,同时,鼓励民间自发组织学习,形成良好风尚。

  对于表现优异者,可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激励全民学习新文字的热情。”

  左相隗状亦表示赞同,补充道:“此外,陛下,为了加速新文字的普及,我们还应该利用商贾往来频繁的特点,让他们在交易中使用新文字,以此带动民间习惯的改变。

  同时,通过官方的史书、典籍等,展示新文字的魅力,提升其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

  嬴政赞许地点点头,心中已有了全盘规划:“很好,诸位爱卿所言极是。

  文字统一,非一日之功。

  需持之以恒,方能见成效。

  朕会将此事作为国策之一,全力推进。

  同时,博士官职的设立,也要尽快落实,招揽天下博闻,为大秦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说到此处,嬴政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遥远:

  “大秦的未来,不仅仅是疆域的辽阔,更是文化的融合与繁荣,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这五大一统之策。

  将构筑起大秦帝国的坚固基石。

  朕相信,在诸位的共同努力下。

  大秦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始皇帝万年,大秦帝国万年。”

  大殿内,群臣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退朝之后,李斯步入了廷尉府。

  夏侯央连忙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

  “大人,您的脸色似乎欠佳?”

  李斯缓缓坐下,大口饮了一口酒。

  沉声道:“陛下有意重用儒学。

  甚至设立了博士议政制度,这意味着日后法家将不再是朝堂上的唯一声音。”

  夏侯央闻言一愣:“这怎会如此?

  始皇帝陛下不是一直倚重法家吗,

  怎会突然转向儒学?”

  “我也困惑不已。

  但我绝不会坐视陛下重用儒学。”

  李斯目光坚定,“我必须快赴小圣贤庄一趟,咸阳若有要事,你且与赵高通报。

  对了,咸阳最近有事么?”

  夏侯央闻言,不禁面露忧色。

  沉吟道:“嗯……无事。

  只是闻悉大秦长公主车驾已离咸阳,正往西北方向行进,料想是前往太子处。”

  李斯微微颔首:

  “哦,陛下与太子皆对这位嬴阴嫚宠爱有加,她此行应是探望其长兄无疑。”

  正当李斯不以为意之际。

  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乍现,想到了一个绝妙之策,遂问道:“你可懂晓儒家武功?”

  夏侯央轻轻摇头:“不知,儒家功法讲究修身养性,我所学皆是杀戮之术。

  不过,阴阳家五大长老中的湘君。

  似乎懂得此道。”

  李斯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你去与他交涉,不论代价几何,务必让嬴阴嫚……”

  夏侯央试探性地问道:“除去?”

  “你疯了不成?”

  李斯厉声打断。

  “若想寻死,休要牵连本官。

  她若有个闪失,无人能承受陛下与扶苏的滔天怒火,让湘君以儒家武功,将她掳走便是,你可明白?”

  夏侯央应声点头,随即匆匆离去。
  http://www.hlys.cc/25488/4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